公司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時,累計債券余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的40%。公司債券是企業債券的表現形式。基於公司債券的發行,債券持有人與發行人之間形成了以還本付息為內容的債權債務法律關系。因此,公司債券是公司向債券持有人發行的債務憑證。
發行公司債券有三種方式,即面值發行、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債券的票面利率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時,可以以超過債券面值的價格發行,稱為溢價發行。溢價意味著企業在未來期間支付更多的利息,並提前獲得補償;如果債券的票面利率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則可以低於債券面值的價格發行,這種發行價格稱為貼現。貼現是指企業在未來期間支付較少的利息,提前補償投資者。如果債券的票面利率與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相同,就可以按面值發行,這種發行稱為面值發行。溢價或折價是債券發行企業在債券存續期間對利息費用的調整。
2.發行公司債券有哪些法定程序?
對於發行人來說,發行公司債券是向社會投資者出售信用,增加負債的壹種重大社會融資行為。幾乎所有國家的公司法都規定,發行公司債券需經公司決策機構如董事會、股東大會批準,公司管理層不得擅自決定發行公司債券,募集的資金不得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就政府監管機構而言,企業債券的發行涉及社會信用大,對穩定社會經濟秩序、維護投資者權益影響大。因此,幾乎所有國家的公司法都規定,公司債券的發行必須經過相關政府監管機構的批準或認可,或者在政府監管機構登記,否則就是違法的。因此,“依照法定程序”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1.必須經過公司決策層的批準,如董事會、股東大會等。
2、須經政府監管部門同意。
政府監管部門在審批企業債券發行過程中,也通過相關法律法規對信用評級、財務審計、法律認證、信息披露等進行嚴格要求。
綜上所述,公司發債是有壹定條件的,公司越大,要求越嚴格。作為壹種有效的融資手段,企業債券的發行應在發行前確定,如發行金額、利息、發行方式等。最高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的40%。公司可以選擇溢價或折價。
延伸閱讀:
哪些公司可以發債?
債券投資如何防範風險
私募債券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