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卡”IR被動紅外導引頭是法國SAT公司研制的雙波段紅外成像導引頭。它采用雙波段機電掃描方案和完善的信號處理技術,作用距離遠,抗幹擾能力強。
垂直發射米卡近程防空系統
2000年7月,法國航空航天-馬特拉公司(米卡空對空導彈的制造商)、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CASA)和德國戴姆勒-克萊斯勒航空航天公司(DASA)合並,成立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天公司(EADS)。“米卡”導彈也將轉讓給EADS的控股子公司歐洲導彈集團(MBDA)。隨後,MBDA接手了米卡導彈的後續研制工作。2000年,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航空展上,MBDA首次公開展示了他們新開發的垂直發射系統“VLMicaAirDefenceSystem”。MBDA公司的營銷經理當時表示,垂直發射的“米卡”防空導彈系統已經進行了壹系列成功的地面試驗,將在三年內研制成功。根據MBDA的研究,在6年內,垂直發射的“米卡”導彈可以贏得6543.8+0億美元的銷售市場。2001垂直發射“米卡”防空導彈在法國隆德試驗中心首次發射成功。
MBDA認為,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空中威脅與日俱增,特別是在加強空軍的飽和攻擊能力方面。只要協調好,大量不同類型的空中平臺(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巡航導彈、無人機)可以同時從不同的高度和方向在空中。而且這些空中平臺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普遍降低,尤其是各種精確制導炸彈、無人機、巡航導彈,成為地面防空系統的噩夢。為了適應變化了的戰場態勢和傳統的、新興的威脅,地面防空系統必須具備以下性能:1。同時攻擊多個目標的能力;2.電子戰和抗幹擾能力強;3.發射、控制和探測系統的分散部署能力;4.無死角。此外,它還應該具有更低的全壽命周期成本,以適應全球國防資金萎縮的趨勢;培訓、使用、維護相對簡化,對物流供應系統的依賴要減少,操作人員也要減少。這些要求是傳統地基防空導彈系統難以滿足的,尤其是對付低可探測目標。
基於上述判斷,MBDA認為,在未來十年內,將有壹批地空導彈系統因不能滿足戰爭需要而退役。MBDA選擇米卡作為改進和重點發射的對象,主要原因是:中遠程防空導彈技術難度大,研制風險高,美國愛國者PAC-3和俄羅斯S-300/400系列的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相對而言,近程防空導彈的技術難度較低,未來幾年將淘汰壹批80年代技術水平的系統,這將在市場上留下壹個窟窿。
基於這些原因,MBDA選擇了技術先進的“米卡”空空導彈作為改進對象,整合了垂直發射、分散部署和模塊化結構的概念,推出了垂直發射“米卡”防空導彈系統。雄心勃勃的MBDA還將垂直發射的米卡防空導彈系統分為陸基和海基兩種變體,試圖從陸地到海洋全部捕捉。垂直發射是新型“米卡”導彈的最大賣點。MBDA此前曾為英國海軍裝備的海狼防空導彈研制過垂直發射系統(具體研制工作由英國BAe系統公司承擔),此次移植可謂駕輕就熟。
垂直發射的地對空型米卡防空導彈系統是壹個開放的、分散的模塊組合體。每個作戰單元(MBDA公司稱之為戰術行動中心(TOC))包括以下模塊:1.4導彈發射模塊基於壹輛5噸卡車(這也是法軍凱撒自行榴彈炮的底盤),配備4個組合式標準發射箱和2名乘員。通常發射箱水平放置在底盤上,發射準備時由液壓系統完成架設工作;2.雷達探測模塊安裝在汽車底盤上的三坐標雷達,最大跟蹤距離50公裏,最大探測高度9000米,裝有自動敵我識別系統;3.戰術指揮中心對發射與探測模塊進行遠程指揮,執行威脅分析、目標分配、系統監控等任務。由於分布式的系統布局,探測模塊、發射模塊和戰術指揮中心都是獨立的,整個作戰單元不會因為壹個模塊被破壞而癱瘓。保證了整個系統的高戰場生存概率。與此同時,MBDA在新的米卡系統中引入了網絡化作戰的概念,並加強了車輛和作戰部隊之間的數字通信系統。傳感器(雷達和紅外探測器)獲得的數據可以在作戰單位內部甚至不同單位之間自由流動。這樣,整個防空網的內部結構就不再是層次樹,而是壹個網絡,每個模塊都成為網絡中的壹個節點。打掉壹個節點可能會削弱整個網絡的作戰能力,但絕不會導致傳統指揮結構的完全癱瘓。這種作戰能力的代差,尤其體現在探測/指揮艙在戰鬥中被摧毀的時候。傳統的作戰架構遇到這種情況,作戰單元必然會癱瘓。在基於網絡的作戰結構中,即使壹個探測/指揮模塊被摧毀,發射單元仍然可以從網絡中獲取共享信息,保持其作戰能力。
地對空米卡發射的導彈和空對空米卡基本相同。它還具有被動紅外和主動雷達制導模式和推力矢量控制能力。可以對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空對地導彈進行全方位攻擊。該系統具有發射後忽略的能力,可以全天作戰,同時攔截多個目標。垂直發射的米卡導彈最大速度超過3馬赫,最大射擊高度9000m,最大射程10-12km(比米卡空空導彈小很多)。垂直發射的米卡防空導彈系統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當它突發起火時,能在12秒內發射8枚導彈,平均發射間隔為2秒。
如果說地對空米卡導彈系統突出了垂直發射和網絡化作戰的特點,那麽艦空米卡導彈則充分體現了MBDA在成本計算和潛在客戶心理思考方面的能力。
艦空米卡導彈的基本作戰性能與地空導彈無異。其重點是與現有平臺和作戰系統的有機整合。由於艦對空米卡也是模塊化垂直發射單元,其數量可以隨意增減,以適應不同噸位的平臺,可以整體安裝在艦艇的甲板或上層建築上。MBDA公司聲稱,安裝垂直發射的艦空“米卡”導彈系統不會破壞艦艇原有的整體隱身能力,可以與艦上現成的傳感器系統有效集成,因此不需要為“米卡”設計專門的火控系統甚至專門的控制臺。這就大大降低了艦空米卡的改裝成本,對於很多資金有限,渴望提高艦點防空能力的國家來說,這是很有吸引力的。
垂直發射米卡導彈的鑒定
MBDA公司將壹種射程為50公裏的空空導彈改進為射程為10公裏的近程防空導彈,消除了空空米卡兩頭兼顧但兩頭不兼顧的弱點。而且在防空導彈系統中,首次出現了主動雷達和被動紅外制導方式的混裝,大大拓展了其戰術應用,使防空系統在強電子幹擾的作戰環境中有了更多的對抗手段。
從商業角度來看,MBDA公司研制的垂直發射“米卡”防空導彈系統是非常成功的。首先,由於使用了大量成熟的技術和組件,開發風險接近於零;其次,由於垂直發射米卡的三個主要部件——導彈、輪式車輛底盤和垂直發射系統已經量產,固定成本低,研制成本低,所以垂直發射米卡的價格應該更有優勢。這在當前各國國防預算緊縮的背景下,對銷售業績影響很大;由於米卡的空對空導彈已經銷售了數千枚,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用戶群,空對空米卡的成功出口,讓國際市場的買家對米卡的性能和售後服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垂直發射的米卡絕對可以搭上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