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主要目的之壹是維持股價,增加股票需求。過去也有類似的流行趨勢,比如鼓勵員工增持股份,大股東增持股份。但是回購越來越有兩種趨勢。第壹個趨勢是回購金額的增加。個別公司以凈資產的10%或以上回購股份,但回購的股份要少得多。導致上市公司股票含金量大幅下降,只有短期股價支撐,長期投資價值喪失。
2.在壹些投資者看來,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然後用於股權激勵,給公司高管帶來收益,而員工持股計劃則是給員工帶來收益。但實際上,上市公司推出回購計劃時,公司股價往往會上漲,讓投資者又愛又恨。畢竟直接用現金買股票確實推動了股價的上漲。但從長期來看,回購股份的資金來源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本應分配給公司股東。但投資者對回購後的資金流失和股份減少感到厭惡也就不足為奇了。
3.上市公司如果真的想通過股權激勵來激發高管和員工的積極性,就應該借鑒成熟股票市場的激勵方案,設計更高難度的行權條件。行權條件最好直接和股價掛鉤,比如股價10元。如果行權價定為15元,高管和員工要靠自己努力。隨著公司業績的提升,股價會漲到30元,激勵計劃會有很大的價值,股東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受益,這是壹個多贏的結果。如果股東的財富總是用來給員工和高管提供福利,股東的利益就很難得到保障。最後,值得投資者註意的是,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並不是股價上漲的累計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