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許上海報道。
作為從1992開始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老手,擁有15歷史的申萬巴黎基金投資總監常無疑是業內最有經驗的基金經理之壹。投資這麽多年,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常並不自負。在采訪中,他表示自己更願意談的是理念、投資方法、思維模式、對投資的態度。他認為,這是壹個基金經理安身立命的根本。
對於自己的投資生涯,常有三點體會:第壹,決定壹個基金經理命運的,是前五分鐘的思維方式。它不要求妳是否有非常深厚的理論功底,也不要求妳是否非常聰明,而是要求妳的思維模式在最後五分鐘內是否理性客觀,避免情緒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其次,目標計劃確定後,堅持自己的運營紀律,在運營紀律的過程中抵制誘惑和壓力;第三,與團隊分享成果或者總結經驗教訓。
競爭職位
常有豐富的經驗。1992大學畢業後進入壹家信托投資公司,之後負責自我管理和研究業務,包括當時的資產管理。公司給他的自辦規模壹開始是50萬,後來壹路逐漸增加到1億。
2000年,基金公司開始在中國嶄露頭角。常研究了海外資本市場的發展,發現在壹些成熟的國家,如美國,除了儲蓄和保險,基金產品幾乎排在第二或第三位。他意識到基金將是投資者未來投資的壹個發展方向,於是2000年底,常毫不猶豫地應聘到了當時總部在京的大成基金,離開了有壹定基礎的原單位。
到大成基金後,常從基層做起,壹開始在交易部工作。他當時也有疑惑。八年後,他做了八年前開始的工作。有價值嗎?但常冷靜思考後的選擇和等待得到了回報。
2001年,大成基金組織基金經理大賽,常獲得大賽第壹名。直接升任基金經理助理,參與管理封閉式基金——基金景洪(凈值討論)。2002年至2003年9月,任大成封閉式基金景洪基金經理助理。在此期間,本基金的投資業績在同類基金中處於中上水平,存在風險。
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常擔任大成封閉式基金景福(凈值討論)的基金經理,期間收益12.05%,跑贏上證指數(股市)和投資基準,風險調整後收益位於同類基金前列。2004年2月,加入申萬巴黎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管理總部,協助公司旗下李晟精選(凈值討論)基金的投資管理工作。2005年起任申萬巴黎新動力(凈值討論)基金經理,2006年新經濟(市場論壇)基金發行時出任新經濟基金經理。
判斷市場的六個指標
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價值投資被奉為金科玉律,擇時被排除在這個體系之外。很多人羞於談及擇時,但其實這種方法還是有很多基金在操作的。如果壹定要說擇時,常對的理解是,擇時就是在合適的時間配置合適的資產。
什麽時候是合適的時機,常主要看三個指標:GDP增速、流動性增速、行業發展速度、行業景氣度,然後尋找行業內最具代表性的子公司。對於選股標準,常關心的是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和公司治理結構。雖然很多研究者認為估值水平非常重要,但常認為,壹旦妳有了良好的盈利模式和公司治理結構,盈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此外,常還巧妙地運用了“自上而下”的主題投資方法。比如今年年初,他精選的上海本地股主題投資,尤其是地產股,讓申萬巴黎的資金受益匪淺。
判斷市場是高是低,是危險還是安全,常還總結了6個信號指標:1,投機氛圍是否濃厚,2,債券收益率差是否變大,3,價格壓力是否增大,4,短期利率是否上升,5,收益率曲線是否走平,6,經濟活動是否放緩。
但是,很容易找到指標。成功的基金經理在紛繁復雜的海量信息中,找到最理性的投資方案,並最堅定地執行,這是區別於他人的重要壹環。“在壹定程度上,決定壹個基金經理的關鍵不是他的專業知識,而是他的人生閱歷和世界觀。”
在常看來,健康的人格、積極的心態、成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是投資成功的必要基礎。在此基礎上,基金經理能夠合理運用投資原則和工具,通過冷靜有效的思考,在合適的時機做出清醒的決策,從而取得持續良好的業績。基金經理是專業投資者。與普通投資者不同的是,他在關鍵時刻可以更加理性、冷靜、堅持。
常陶勇本人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同行評價他是壹個有特色的基金經理,不斷用哲學的方式思考,在壹些關鍵的投資時期有令人信服的判斷體系。
出售股票的三個原則
對於賣出股票,常也有三個原則:即股價上漲的程度與公司創造利潤的程度嚴重背離;股價的估值水平與整體市場水平相差太大;公司基本面的發生和預判有本質區別。
“雖然我認為確定盈利模式後,盈利是自然的,但是在每次年報的過程中,我還是要檢驗我的預測是否準確。比如我從2006年底的業績可以看出2008,從2007年的股價可以看出2009。但是對於透支太多,講故事太長的股票,我會非常小心。我的股票池不會冒這個風險。”
其次,股價的估值水平和市場的整體水平不會相差太多。雖然部分高成長行業可以給出較高的市盈率,但如果偏離市場水平太多,可以作為考慮減持的標準。
第三,公司基本面的發生與之前的判斷有本質區別。類似虛增利潤、做假賬等財務報表問題,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利益傾向不壹致,應該毫不猶豫地減持這只股票。
許多投資者都在思考如何學習購買股票,但常更關心的是何時減持股票。但是中間並不是說要做壹個減持的時間表,而是就像有壹個風險釋放的路徑壹樣,當我們介入這個股票的時候,就要思考如何提前釋放這個風險,或者說如何管理這個風險。因為基金投資的核心是尋找風險和投資的平衡點。這是最重要的。(本文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