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說法?中石油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可以說是國內最有資質的燃料加工廠。它的前身是中國石油工業部,早期的各大石油勘探公司都是它的子公司。
中國的油田主要在北方,比如大慶、遼河、克拉瑪依。由於地理原因,北方的煉廠都是從中國北方油田提煉原油,中石油的原油來源幾乎都來自中國。因此,中石油在原油和天然氣的勘探和開發方面更擅長上遊努力。
中石化的全稱是中石化集團,中石化的廠址主要在南方地區。因為南方油田少,中石化的原油來源基本靠進口,大部分在中東。中石化沒必要在原油勘探上做太多研究,中石化會把更多精力放在煉油化工的中遊。
65438-0988年,國務院對中石油、中石化上中下遊進行重組整合:兩大石油公司以長城為界劃分南北,形成兩大集團平行競爭格局,這也是人們盛傳石化選在南方,石油選在北方的原因。後來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對立逐漸被打破。目前下遊銷售業務存在相互滲透。南方可以看到中石油的很多加油站,北方也可以看到中石化的很多加油站。南中石油北中石化的印象已經漸漸淡了。
第二,“中石化比中石油更抗燒”
很多車主聽說中石化的油比中石油的更耐燒。同樣,加滿壹箱油,總會覺得在中石化加的油會開得更遠。是這樣嗎?汽油屬性中有三個重要的關鍵詞:密度、熱值和揮發性。其中,熱值決定了同體積汽油轉化為內能的比例,而密度決定了註入同體積汽油的質量。
_
雖然中國石化公司和中國石油公司的煉制方法基本相同,而且經過加工後都符合國家標準,但兩者在原料和添加劑上的差異,使得中國石化公司的油品密度略高於中國石油公司。
國ⅴ排放標準實施前,中石油密度為0.72-0.73,中石化為0.75-0.77。也就是說,同樣體積的汽油,中石化的汽油質量大於中石油,即汽油含量更高,這也是大家認為中石化的汽油比中石油的更耐燒的原因。
但近年來,隨著國ⅴ和國ⅵ排放標準的實施,兩國在汽油密度上的差距進壹步縮小。而且中石化和中石油有石油互換協議,很多地方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油庫互相出口石油。不是所有城市都有油庫,所以同壹地區中石油和中石化幾乎沒有區別。
有些老司機可能會發現,實際用車的時候,在中石化加油可以比在中石油多開幾裏,但是請註意,不同的路況,不同的駕駛習慣也是油耗的決定性因素!此外,不同批次的油品之間可能存在差異。如果妳真的執著於油品,建議長期在同壹個加油站加油,因為不同地區的加油站油品會因實際生產經營而略有變化,但這個影響不大。
第三,“中石油讓步大,所以油品差。”
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加油站經常會有壹些促銷活動,但是很多朋友發現中石油的優惠力度往往大於中石化,這也讓大家覺得中石油的油品可能不如中石化,但事實並非如此。
_中石油和中石化在上遊勘探開采和中遊煉油方面處於相對優勢地位,但下遊銷售的競爭依然很強。除了這兩桶油,市場上還有中國中海油、中化石油和壹些民營加油站。雖然油價是國家發改委統壹制定的,但實際運營中的地理位置和周邊加油站數量(競爭環境)才是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也就是供求關系。加油站會根據不同的區域做出不同的營銷調整。所以中石油和中石化有壹些直下的活動是很正常的。
為什麽中石油的優惠力度好像比中石化大?首先,中石化的原油主要是從國外采購,而中石油是自產。從源頭上看,中石化的成本比中石油高,而且中石化在煉油過程中的成本也高,導致中石化出廠價高。所以看起來中石油的優惠力度往往略大於中石化,但這種現象並不普遍,與油品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