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我國返回式衛星搭載了針對法國的試驗裝置。這是中國首次嘗試進入世界航天市場。
2003年6月5438+00,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2005年6月65438+10月65438+2月,神舟六號載著兩名宇航員費和聶海勝發射升空。2008年9月25日21: 00,10: 04.988毫秒,神舟七號搭載翟誌剛、景海鵬、劉伯明三名航天員升空。
2007年10月24日18: 05,搭載著我國第壹顆探月衛星嫦娥壹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成功發射。
2010 10 1 18:59:57,嫦娥壹號衛星的姊妹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次發射的目的主要是實現下壹步月球軟著陸,開展壹些關鍵技術實驗,對嫦娥三號著陸區進行高精度成像。
擴展數據
中國航天史始於1956年2月,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關於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1956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成立,統壹領導我國航空和火箭工業。
聶為導演,黃克誠、趙爾祿為副導演。航空工業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的開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部主任趙小津在嫦娥壹號衛星發射前對媒體表示,嫦娥壹號的發射窗口預留了35分鐘,在這35分鐘內可以發射。但是最後壹分鐘發射比第壹分鐘發射要瘦120kg。
這對只有1.200公斤燃料的嫦娥壹號來說是壹個巨大的損失,將直接影響其工作時間和使用壽命。如果因為特殊原因不能在35分鐘內正常發射,我們只能取消發射計劃,將發射窗口推遲到下壹年。
百度百科-中國航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