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隆基股份隆基股份早在2018就開始關註和布局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近三年來,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權威專家進行了深入的研發合作,在電解制氫設備、光伏制氫等領域形成了技術積累。2021年3月底,隆基股份通過全資子公司隆基綠色能源創投和上海朱雀投資設立Xi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氫能產業化布局。
2.陽光電源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是國內最早開展光伏制氫研究的光伏上市公司之壹。公司表示成立了專門的氫能事業部,並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在先進的PEM電解制氫技術、可再生能源與電解制氫壹體化、制氫系統優化等方面開展合作。具體光伏制氫項目方面:2065438+2009年7月,陽光電力在山西晉中榆社縣簽約300MW光伏、50MW制氫綜合示範項目;2065438+2009年9月,山西省屯留區200MW光伏發電項目(壹期)開工,並舉行500MW光伏制氫項目二期簽約儀式。
3.寶豐能源2019以來,高端煤基新材料龍頭企業寶豐能源啟動制氫項目。2020年4月,公司“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寧夏寧東基地開工建設。該項目將涉及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氫氣儲運、加氫站、氫能運輸示範應用、與現代煤化工耦合生產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本項目總投資654.38+0.4億元,氫氣總產量654.38+0.6億立方米/年,副產氧氣0.8億立方米/年。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6億元,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目前壹期工程正在進行中,這是寧夏首個氫能產業項目,也是全國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壹體化項目。
4.晶科科技2019,晶科科技表示:“到2025年,‘光伏+儲能’制氫系統技術將取得長足進步,具備大規模應用的經濟可行性。”為此,公司國內外布局:國外,2020年與AirProducts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光伏新能源領域展開合作,將“制氫”與“綠色電力”相結合;在中國,該公司正努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的實施。
5.大唐集團2020年8月,為完善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發電地方制氫產業發展布局,由雲岡熱電公司作為具體項目承擔單位開展的6MW光伏地方制氫技術示範項目落戶山西省大同市。作為大唐集團重大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和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制氫的重要研究平臺,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6.億利潔能2021 2月,億利潔能母公司億利資源集團與京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光伏制氫等新產業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7.長城汽車2021 3月,長城汽車召開氫能戰略發布會,表示將利用光伏制氫,然後在氫能領域投入30億元研發,使產能達到10000臺的規模,2025年成為全球氫能市場前三。
8.新疆庫車光伏制氫項目據中國石化新聞網2021月初報道,廣州(洛陽)工程公司啟動新疆庫車光伏制氫項目總體規劃和可研準備工作。制氫項目規劃建設1000MW光伏發電,輔以當地風光棄等綠色電力資源,建設2萬噸/年綠色電力制氫裝置。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制氫項目。廣州(洛陽)工程有限公司為項目總體院,負責項目總體、輸配電系統設計、電解水制氫、儲氫及系統配套機組設計,信息產業電子第十壹設計研究院負責光伏發電機組設計,中網聯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負責新疆當地綠色電力資源的整合與交易。
:
1.國際巨頭聯手,制氫項目不斷刷新紀錄。在國際市場上,光伏制氫已經開始落地,比如知名的日本福島氫能研究基地。該基地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氫工廠,總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其中654.38+0.8萬平方米為光伏發電區,4萬平方米為制氫車間。該系統裝置的制氫能力為654.38+0.0萬千瓦。此外,世界上最大的綠色氫項目也在創造新紀錄。2020年7月,AirProducts、ACWAPower(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和NEOM宣布簽署協議,共同投資50億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建設壹座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世界級綠色氫基氨廠。該項目計劃於2025年投入生產,其中包括太陽能和風能可再生能源發電超過4GW的創新集成;使用蒂森克虜伯技術通過電解每天生產650噸氫氣;利用空氣產品公司的技術進行空分制氮;采用HaldorTopsoe技術,年產綠氨65438+20萬噸。據不完全統計,到2020年底,全球正在開發的最大綠色制氫項目有13個,均在GW水平以上,合計61GW。這些重大項目主要分布在西歐、南美、中東、澳大利亞等地。
2.光伏成本大幅降低,國內企業積極布局。目前,煤制氫是我國最成熟、最廉價的制氫方式,其成本約為天然氣制氫的70% ~ 80%。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的成本主要取決於發電效率和成本。隨著風電、光伏發電等產業的擴張和技術進步,可再生能源制氫的成本仍有大幅下降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