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導因素的作用:在生物體內起作用的因素很多都是不等價的,其中壹個起決定性作用。他的變化會引起其他生態因子的變化,使生物的生長發育發生變化。這個因素叫做主導因素。
3.階段性效應:由於生態因素的規律性變化,生物的生長發育是階段性的。在不同的階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態因子或不同強度的生態因子。因此,生態因子對生物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例如,低溫在植物的春化階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生長階段是有害的。
4.不可替代性和補償功能:雖然許多作用於生物的生態因子並不等價,但都非常重要。它們中沒有壹個是不可或缺的,不能被另壹個因素所取代。
擴展數據
生物對光的適應包括形態結構、生理、行為和繁殖,適應的方式多種多樣。綠色植物在陸地上向上生長,枝葉合理分布,是充分利用陽光的適應形式。
有些植物,如山毛櫸,有向陽葉和背陰葉,前者薄,後者厚。太陽葉生長在樹冠的上部,部分光線可以透過;陰生葉分布在樹蔭下半部,可以利用弱光。圓葉風鈴草在弱光下生長圓葉,在強光下生長長葉。陰生植物生活在陰涼處,這裏的光線以散射光為主,以弱光、波長短的光為主。
這類植物通常葉片大而厚,葉肉細胞排列疏松,節間距離大,比陽生植物含葉綠素多,葉綠素a與葉綠素b的比值小,在弱光下能吸收更多的光。
同時,陰生植物的光補償點低於陽生植物,有利於弱光下幹物質的積累。生活在弱光水域的藻類比生活在強光下的藻類含有更多的葉綠素。
百度百科-光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