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郭鶴年的管理法寶

郭鶴年的管理法寶

1947年,郭鶴年以3萬多美元起家,在新加坡歌劇院街租了壹個三層樓的老店,成立了力克商業公司,從事商業、船務經紀、雜貨等。次年,其父郭病逝,返回大馬。在母親鄭格如的建議下,1949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除了鄭格如、郭鶴舉和郭鶴年,還有堂兄妹郭鶴慶、郭何瑤、郭鶴敬、郭和郭。公司合並了郭氏兄弟的資產,繼承了郭氏家族企業東升公司的傳統業務,經營大米、面粉、豆類、糖等。排名第三、年僅25歲的郭鶴年成為總經理。成功後,郭鶴年曾對外界說:“我的母親為我今天的成就做出了巨大貢獻。她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她對兒子很嚴格,對我的人生影響最大。”

此後,郭鶴年建立了馬來西亞糖廠。65438年至0954年,郭鶴年赴英國學習考察。除了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郭鶴年還對期貨產生了興趣。當時,作為世界上最早發展期貨交易的國家之壹,英國已經擁有金屬、谷物、塑料、糖、羊毛等9個商品交易所。郭鶴年對期貨的研究為他在糖業市場的迅速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

馬來西亞獨立後,郭鶴年回歸馬來西亞。20世紀50年代末,將郭氏家族的全部資金投入制糖,涉及制糖、精煉、銷售各個環節。1968年,郭鶴年與政府合作成立了PPB集團的前身——玻璃城種植有限公司,並從玻璃城政府租用了14500畝林地開辟甘蔗園。1973期間,全球市場糖價飆升,甘蔗園首次豐收,不僅為郭鶴年制糖業規避了風險,也標誌著馬來西亞食糖開始自給自足。20世紀70年代初,郭鶴年成功控制了新馬兩國80%的食糖市場,並通過與印尼首富林紹良合作,將業務拓展至印尼。在全盛時期,郭鶴年控制了國際市場上年度糖貿易總額的65,438+0/65,438+00。1976年,發起反向收購,將玻璃市場種植變為郭的商業船隊,馬來西亞糖廠成為玻璃市場種植的子公司(即PPB集團)。PPB集團最初的業務範圍並不局限於甘蔗和蔗糖,而是積極向其他業務領域拓展,如通過控股油棕進入油棕種植領域,由郭擁有的棕櫚油廠提煉,並通過其在港的嘉裏貿易銷往中國等地。因此,PPB集團在馬來西亞商業版中也被稱為郭鶴年的壹顆明珠。

隨後,郭鶴年利用在制糖業積累的資本,以“水銀瀉地”之勢多元化發展,在種植業、銀行業、房地產、航運、保險、酒店等領域進行多元化投資。在壹個具體的行業,比如航運業,他的做法還是圍繞著行業整合:成立航運公司後,成立配套的碼頭公司處理船舶維修,而航運業和保險業密切相關,他還成立了保險公司。

酒店業是繼糖業之後在郭鶴年的又壹成功投資。1971年,郭氏家族正式進軍酒店業,投資1億令吉,成立新加坡第壹家香格裏拉酒店。此後,它在各國首都和大城市建立了據點,成為亞洲領先的酒店集團。如今,由郭鶴年創立的香格裏拉酒店集團已成為國際知名的五星級酒店運營商。

今天,郭鶴年的商業王國不僅橫跨整個亞洲,還延伸到巴黎、聖地亞哥、溫哥華、智利等地。公開資料顯示,以為首的郭氏家族擁有超過65,438+00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益或投資,如豐益國際、馬航國際航運(3816。KU)、南華早報集團(SCMP)、香格裏拉五個國家和地區,總市值近1500億港元。

除了他非凡的商業智慧、勇氣和遠見,郭鶴年出色的溝通能力、與商界精英的廣泛接觸以及及時引入戰略商業夥伴也是他成功的關鍵因素。如與馬來西亞前總理拉紮克、侯賽因·奧恩、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等政要保持良好關系,與東南亞造船商曹聯手進軍航運業,與印尼商業巨頭聯手進軍印尼市場,與ADM、中糧結盟進軍中國市場。

隨著中國大陸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可以預期,郭鶴年對華投資將會增加,這將帶動更多投資者到中國尋求發展機遇,迎來中馬經貿交流合作的新階段。

他的名字不僅在印尼家喻戶曉,而且已經成為財富和成功的代名詞。除了政治領袖,郭鶴年可能是國際社會中最廣為人知的馬來西亞人。從糖業、酒店、房地產、航運、保險到媒體,郭鶴年創造了無數奇跡。他異常低調的風格也為他的職業生涯畫上了許多傳奇。

  • 上一篇:廣州的民辦高中有哪些學校?
  • 下一篇:國內a股生物醫藥行業共發生123起並購,最大單筆並購金額超過20億元。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