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郭臺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管理幾十萬人,有些意外不能說不可避免,但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對於郭臺銘的說法,很多網友表示理解,但也有人質疑郭臺銘是在“砸鍋”。
我個人認為,郭臺銘不像是扔了鍋,更多的是壹種無奈。
作為壹個企業的領導者,就像壹個大家庭的父母壹樣,每個員工都是這個家庭的壹員,也相當於這個父母的子女。對於郭臺銘這個家長來說,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失去我的任何壹個“孩子”。不管是公是私,富士康員工自殺對郭臺銘都是傷害。
愚公,每壹次自殺事件對富士康的負面影響都會在壹定程度上制約企業的發展;作為企業的掌舵人,企業的發展不僅關系到郭臺銘,更重要的是關系到幾十萬人乃至幾十萬個家庭的生存。對郭臺銘來說,這種壓力是難以形容的。能被壹座“壓力山”蓋住嗎?私底下,每壹次自殺事件都把低調不喜拋頭露面的郭臺銘推到了風口浪尖。勢必要拿出壹部分精力花在如何為企業謀求發展上來應對國內外的員工自殺事件。這不是壹個企業管理者希望看到的。
的確,正如郭臺銘事後回顧的那樣,大部分員工都是二十出頭,正是喜歡談戀愛的年紀,而且因為遠離父母,對感情也更加渴望。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是家裏的獨生子女,嬌生慣養,抗挫折能力差。遇到問題無處解決,容易走向極端,釀成悲劇。
當然,雖然管理幾十萬人並不容易,但接連發生的悲劇也暴露了企業管理的壹些不足。除了企業的經濟發展,我們更應該關註員工的心理健康。否則悲劇頻頻發生,得不償失。用鮮活的生命來付出代價,是很大的損失!
我是香草珍珠,
心理成長,精神提升,我們壹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