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警方抓獲捷越聯合西寧壹分公司犯罪嫌疑人3名,初步估計案值10余萬元,涉案人員200余人。”
“其實捷越聯合是壹家小微金融咨詢服務公司,只撮合交易,沒有任何借貸,更不用說高利貸了”,捷越聯合相關負責人回應道。
公開資料顯示,捷越聯合成立於2013年6月。是基於互聯網技術,服務實體經濟的綜合咨詢服務平臺。全國100多個城市約有200家咨詢服務機構對借款人進行風控審核和貸後服務管理。
“在業務結構上,我們符合央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對‘網絡借貸’的司法解釋。捷越聯合主要為有資金需求的個人提供中介服務,形成民間借貸。”該負責人表示。
“我們是咨詢服務中介,不是金融機構,無權發放貸款。”該負責人表示,捷越聯合只是“撮合”了資金端和資產端的交易,並沒有“放貸”,更“談不上什麽“非法放貸”和“高利貸”。
上述報道還提到,捷越聯合未經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監管部門許可,以月息1.8%-2.45%向不特定人群發放抵押貸款和車貸,涉嫌非法經營罪。
那麽,什麽是非法經營罪呢?根據司法解釋,非法經營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實施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壹的犯罪。
(壹)未經許可經營特許、專賣商品或者其他限制經營商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書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從事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的;
(四)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
上述負責人表示,上述任何情況均與捷越聯合運營現狀不符。文中提到的“非法放貸”、“流產”等字眼,在案件未核實的情況下,有誇大其詞的嫌疑。另外,文章中提到的話在很多地區都被調查過,也與事實嚴重不符。
據了解,目前捷越聯合已委托律師聯系相關媒體,將通過司法途徑維權。也在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及時消除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