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壹年,CDB按照“控制總量、確保重點、調整結構、防範風險、促進協調”的原則,均衡有序發放貸款,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該行2009年貸款近四分之三投向煤、電、油、運、農、林、水、通信等“兩基壹扶”領域,有力支持了南水北調、京滬高鐵、國家石油儲備、石油收購等重點項目建設;近70%的貸款投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其中4個省份西藏和藏區新增貸款6543.8+099億元,新疆新增貸款2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和20%。積極推進產業升級,推動“三網融合”試點、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貸款余額928億元;大力發展綠色信貸和低碳金融,發放節能減排環保貸款2320億元,服務“兩型社會”建設。
“三農”和民生是CDB支持的重點。2009年,CDB新農村建設、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中小企業三項貸款均超過“1000億元”,其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1188億元;中小企業貸款余額1036億元;發放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設貸款1,31.5億元,惠及中低收入人群1,581,居銀行業首位。向高校和學生發放助學貸款80億元,占全國助學貸款市場份額的70%;大力支持山西、青海等省中小學“校安工程”建設。與國家減災辦建立應急信息共享機制,發放應急貸款24654.38億元。
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CDB大力拓展國際合作業務,成功運作委大型融資等壹批重大項目,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等公司以及中信泰富、銅陵有色、金風科技、西電國際等開拓海外市場,為非洲23個國家的非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截至2010年末,CDB外匯貸款余額為1413億美元,貸款項目覆蓋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繼續保持對外投融資合作主銀行地位。
2011,CDB將繼續以規劃引領業務發展,加大對能源、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結合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積極支持西部大開發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重點支持農田水利、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薄弱環節;繼續深化與住建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力爭2065.438+065.438+0年新增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設貸款6543.8億元;進壹步推進國際合作業務,以中長期投融資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人民銀行2007年6月5438+2月31日公告,經國務院批準,中央匯金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於2月65438+2月31日在北京簽署協議,確認中央匯金公司自即日起向國家開發銀行註資200億美元。
此次註資也意味著匯金對農行的註資金額大體確定。此前,財政部副部長李勇透露,匯金公司將斥資近670億美元投資CDB和農行等機構,約占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00億美元資本的三分之壹。
央行指出,此次註資將顯著提高CDB的資本充足率,增強其抗風險能力,有助於全面實施商業化運作,是CDB改革中的壹項基本措施,標誌著CDB改革邁出了重要壹步。
註資後,CDB有望在2008年全面實施商業化改革。2007年初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推進CDB、中國進出口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的改革。其中,首先要推進CDB改革,按照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全面實行商業化運作,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主營中長期業務。
備受矚目的CDB仍在低調進行改革,而被延遲的股份有限公司預計上市時間為5438年6月+2008年10月。壹位接近CDB的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已經進入確定董事會和監事會人選以及章程的階段。1.融資租賃
中銀金融租賃公司:中銀金融租賃公司成立於2008年5月29日,由國家開發銀行在原深證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金申租賃)的基礎上出資70億元人民幣設立。
2.村鎮銀行
年,CDB發起並參與籌建了甘肅涇川、四川北川、青海大通、湖北大冶、宜城五家村鎮銀行。此後,該行先後在內蒙古達拉特、山東龍口、湖南汨羅、北侖、寧波、四川巴中、四川西青、郫縣、北京通州、深圳龍崗、吉林鎮賚設立了9家村鎮銀行。至此,CDB村鎮銀行總數達到15家,位居國有銀行前列,成為CDB融資支持“三農”和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甘肅涇川郭凱村鎮銀行(平涼涇川匯通村鎮銀行)
四川北川郭凱村鎮銀行
青海大通郭凱村鎮銀行
湖北大冶郭凱村鎮銀行
湖北宜城郭凱村鎮銀行
內蒙古達拉特郭凱村鎮銀行
山東龍口郭凱村鎮銀行
湖南汨羅郭凱村鎮銀行
寧波北侖郭凱村鎮銀行
四川巴中郭凱村鎮銀行
天津西青郭凱村鎮銀行
四川郫縣郭凱村鎮銀行
北京通州郭凱村鎮銀行
深圳龍崗郭凱村鎮銀行
吉林鎮賚郭凱村鎮銀行
截至2011年末,CDB村鎮銀行總資產達57.2億元,存款總額34.5億元,貸款總額24.5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國家開發銀行成立於1994,直屬國務院領導,以“增強國力、改善民生”為使命。
國家開發銀行貫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籌集和引導社會資金,緩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致力於以融資推動市場建設和規劃,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發展和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向城鎮化、中小企業、“三農”、教育、醫療、環保等社會發展瓶頸領域提供金融支持,促進科學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配合國家“走出去”戰略,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業務。
國家開發銀行堅持以市場化方式實現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努力保持和發展國際先進市場業績,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增強國力、改善民生”的使命。國家開發銀行的“二十橫政策”是開發銀行在工作中貫徹開發性金融原則的具體體現。即:“政府熱點、適時幫扶、規劃先行、信用建設、融資促進”。政府的重點是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開發銀行的工作重點,既包括物質瓶頸,也包括體制、社會和市場發展瓶頸;適時送炭,就是開發銀行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用開發性金融打通融資渠道,支持政府實現發展目標;規劃先行是結合開發銀行業務和政府組織在更高層面上的優勢,加強產業規劃、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包括制定制度、設計融資框架、規劃區域產業比較優勢、整合核心競爭力、推進地方規劃先行,切實推進“五個統籌”;信用建設是開發銀行近年來成功實踐的核心原則,即貫穿於項目開發、評估、貸款發放、本息回收等整個信貸流程和業務領域,大力建設市場體系和信貸結構,防範金融風險,確保資產質量。融資促進是指開發銀行通過逐貸、逐項的方式進行融資促進。基於優質資產的質量和資金的良性循環,可以實現比以往貸款更大規模、更高效率的融資服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