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目前統計,國內有70多家企業涉足數字治療,精神、行為、認知障礙是競爭最激烈的賽道,有恩奇、維邁、新景科技等20多家企業。內分泌、營養、代謝紊亂,包括糖尿病占第二位,有苗健康、微糖等10多家企業。最冷門的是腫瘤疾病領域,只有零氪、海鑫慧慧三家公司。我國已有超過19的數字化治療產品(以醫療器械軟件的形式)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批準。
伊凱資本2021,11發布的壹份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59個數字治療項目共發生127筆交易,參與機構180家,累計融資金額近43億元。《中國數字治療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指出,數字治療仍面臨行業標準不統壹、臨床試驗政策法規缺乏指導、缺乏分級分類監管、商業模式尚處於萌芽狀態等現實挑戰,建立成熟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5首次提出“數字治療”的概念,Sepah等人在論文中首次明確。目前公認的數字治療領域最大的行業聯盟DTA(Digital therapeutics Alliance)對數字治療的定義是,數字治療(Digital therapeutics,DTx)是壹種基於軟件程序的療法,為患者提供循證治療幹預,以預防、管理或治療疾病。
數字治療根據其技術原理和在疾病幹預中的作用可分為預防、治療和管理三類。數字治療的產品形態是基於軟件的,可以是獨立的軟件,也可以與通用計算設備、其他醫療器械、藥物中的壹種或多種產品相結合。
它的主要特點有兩個。首先,它基於軟件程序,而不僅僅是在線。如果進行在線咨詢,就不能歸為數字治療,因為沒有軟件也可以使用。其次,必須按照循證醫學來處理,即醫生必須控制方向,結合醫學的循證原則來指導和幹預患者的具體行為。
2017,FDA批準了《處方數字療法治療物質使用障礙(SUD)》的治療方案,供臨床使用。自此,數字治療作為壹種全新的數字健康解決方案開始進入大眾視野。2020年6月,165438+10月,康舒APP正式獲得NMPA批準,成為國內首個“數字醫學”。目前已經實現療效驗證的數字治療類型主要有遊戲交互、可穿戴設備、AR/VR體驗和應用運營。
其中,數字治療應用最廣泛的領域是心理學領域。例如,獲批的數字療法reSET和reSET-O可以治療藥物依賴,Deprexis可以用於治療抑郁癥,而EndeavorRx作為第壹款由臨床隨機試驗數據支持並正式獲批醫療處方的電子遊戲,可以通過電子遊戲經驗結合藥物,顯著提高多動癥兒童的註意力。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 Research發布的報告《數字治療全球市場報告2021:冠狀病毒肺炎-19洞察與增長》,預計全球數字治療市場將從2020年的35.3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42.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543.8+00.6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6.1%。
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醫療資源的嚴重失衡和醫院隨訪機制的缺失也使患者面臨諸多挑戰。
在此前舉行的第22屆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零氪科技與天津市胸科醫院院長、胸外科主任醫師孫大強教授聯合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通過比較ⅰ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後不同隨訪方式的5年生存率,發現主動參與隨訪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865438±0.8%,明顯高於被動隨訪的患者
然而,據陳介紹,在國內腫瘤治療環境下,患者積極參與隨訪對提高其生存效益的積極作用往往被大多數企業所忽視,國內鮮有產品采用數字化療法對腫瘤患者進行幹預和管理。
因此,數字治療在癌癥領域的應用不僅需要醫生在醫院內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進行診療領域的創新,還需要在醫院外關愛患者,改善患者的康復體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醫療支付方式。
腫瘤是數字療法被批準用於臨床的首批領域之壹。《2021中國數字化治療洞察報告》顯示,數字化治療在腫瘤治療中的價值在於通過體外研究技術和AI大數據的結合,研究藥物的內部過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及其影響因素,從而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用藥指導。
數字化治療壹方面可以提高腫瘤患者在精準治療背景下對用藥規範的認知,另壹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提高院外隨訪復查的粘性,從而提升其生存效益。
陳表示,腫瘤領域數字化治療設備證書的獲批,是填補我國腫瘤治療數字化治療應用空白的積極信號。通過算法和知識圖譜,數字療法可以預測不同等級、不同層面患者的問題,從而給予患者幹預建議。現在國內的數字治療領域還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全面競爭的局面。應用場景相對狹窄,需要更成熟的技術和臨床數據支持。
同時,醫生可以結合患者以往的癥狀和以往的治療,進行分級評估。當需要醫生介入的情況被觸發時,醫生可以根據患者以往的治療情況迅速給出預警,對患者進行幫助和管理。
過去幾年,我國數字醫療領域的創新還處於起步階段,以“連接”為主要功能。2021年,被業界譽為“中國數字化治療元年”,數字化治療開始真正進入醫療領域,輔助疾病的幹預。
《2021中國數字治療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指出,數字治療將重塑慢病管理生態。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高發挑戰的日益加劇,以及人們對數字醫療和互聯網醫療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不斷提高,數字治療行業將成為慢病管理市場付費的重要引領者和引領者,並將在重塑慢病管理生態中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傳統藥物在起效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伴隨著不良反應。雖然數字療法不會因為化學成分而對患者造成不良反應,但並不代表它是零風險。比如用戶未能正確使用,或者因為設備本身的硬件或軟件問題,數字治療的幹預可能效果不佳,或者疾病進壹步加重。作為壹種新療法,數字療法的有效性和風險需要更多的試驗結果。
上海國際人類表型研究院智能醫學部總經理鄭此前表示,2022年將是數字治療的關鍵壹年,這壹年將是其向下生根、向上發芽、向周邊繁衍的重要時期。目前,元宇宙、醫療信息化、移動醫療、醫療人工智能、醫療平臺等醫療健康服務領域的信息和數字技術齊頭並進,遍地開花。數字治療不是壹個可以貫穿整個醫療健康服務生態的系統,需要融入整體生態系統中有序推進,相互賦能,協同發展。
更多信息請下載21金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