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RKit
臉書AR工作室
微軟Windows混合現實
PTC Vuforia
谷歌ARCore
ARToolKit
維基百科
MaxST
庫丹
Xzimg
國內排名
百度AR
網易洞察AR
Shi++EasyAR
涼風臺
田燕河
太虛河
幻影AR
其他的
排名基礎
平臺紅利(市場機會)
免費和可用性(準入門檻)
開發人員的規模和素質(規模)
成品的性能、表現力和吸引力(實際效果)
國外AR SDK綜述
我們後面會解釋“為什麽國內排名只有七位”。
國外的SDK排名,從實用的角度來看,其實也只是前五。
從第六個ARToolKit開始,要麽是代碼完善性很差的開源項目,要麽是付費後才會好用的SDK,只看名字就過去了。
蘋果ARKit
2015年,蘋果收購Metaio。Metaio之前並不遜色於Vuforia的iOS AR SDK,但被收購後不再提供下載和更新。可以認為Metaio是ARKit的前身。支持iOS11升級的設備數量超過1億,ARKit是綁定功能,巨大的市場壟斷優勢壓倒了其他同類競爭對手。什麽是第壹等級?
臉書AR工作室
優勢還在於App用戶規模巨大,總規模超過iOS設備數量,平臺有自我推廣能力,略遜於iOS11。弊端是開發者只能為其平臺開發內容,商業化規則也是由平臺制定的。所以排第二。
微軟Windows混合現實
目前Hololens的市場份額還沒有規模化,這是微軟目前的主要瓶頸。不過參考PC時代第三方廠商兼容硬件的流行,硬件未來前景潛力巨大,最近已經有幾款兼容產品投放市場。此外,微軟的應用開發服務體系完整、成熟、兼容。平臺的生態基礎非常紮實。所以排第三。
PTC Vuforia
Vuforia被高通賣給了PTC公司。PTC是壹家物聯網公司。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萬物互聯將是未來的趨勢,AR作為壹種交互顯示技術前景廣闊。Vuforia最初是免費提供給開發者的,有大量的初期死忠。雖然Vuforia在2016年開始收取高額授權費,趕走了大量免費用戶,但目前來看仍然是壹款口碑不錯的SDK。目前PTC還沒有明顯整合Vuforia的跡象,而是單獨商業化,幾乎沒有平臺紅利,完全靠口碑。所以暫時排第四。
谷歌ARCore
有點晚了。ARKit已經上線,Google也趕制出了預覽版。不集成在Android中,不具備壟斷優勢。Android設備的市場占有率很高,但是性能和內核沒有iOS設備那麽集中。它的實用性如何,還有待觀察。但超越Vuforia指日可待。所以暫時排第五。
有了以上五個選項,基本上就不需要重復國外SDK的其余部分了。
總的來說,國外五大SDK的優缺點如下:
蘋果:用戶龐大;但iOS11尚未開放,實際用戶市場反饋並不明顯。
臉書:用戶龐大;但是不能進入國內市場。
微軟:開發體系高度成熟;但是設備貴,消費市場發展速度太慢。
Vuforia:成熟好用;在中國充電,PTC會引導其走向物聯網市場。
Google:數量Google:Android設備高,增速明顯;剛剛推出,還需要拭目以待。
國產AR SDK綜述
國外的AR SDK不容易滿足國內開發者的需求。主要困難是:
語言交流障礙
技術支持時差問題
技術支持響應慢,容易失效。
未來國外AR SDK只有蘋果ARKit和微軟值得考慮。
面對C端市場,開發者最好選擇蘋果ARKit。面對B端市場,微軟更有整合優勢。通常情況下,B端解決方案不會使用手機等常規設備。
國產AR SDK有壹定的本地化優勢。對於開發者來說,平臺紅利(市場)依然是國產AR SDK各方面優勢的首選。我們著重從這些SDK的平臺優勢和市場規模的角度為開發者提供參考。
第壹名:百度AR
官方平臺:百度搜索“百度AR”,第二個搜索結果。第壹項是百度AI開放平臺,也可以進入百度AR。
從使用規模來看,百度AR不是第壹,但百度平臺優勢明顯,只是起步晚了點,短期內沒有發力的跡象。
百度AR不是獨立的SDK,而是隸屬於百度AI開放平臺。眾所周知,百度近半年來在AI領域持續發力,以至於放棄了很多邊緣業務,最近甚至賣掉了百度外賣(心疼壹秒),可見百度在AI領域的投入決心。AR作為內容表達的手段,屬於AI開放平臺,無可厚非。
百度AR SDK的Slogan也標榜自己是“最AI的AR SDK”,意思是百度AR SDK將提供豐富的AI特性。百度AR月份開始內測應用,目前還在測試階段。從技術層面來說,百度AR的功能豐富度和性能都值得期待。
平臺獎金:☆ ☆ ☆ ☆。
百度AR開放平臺定義了開發者可以享受的平臺紅利,壹個來自手機百度,壹個來自百度地圖。
另外,百度也有壹些線下資源,但是這部分目測應該不是免費的,可能只提供給大客戶。
相比其他同類產品,百度ar具有平臺紅利這壹最基本的優勢。
免費和可用:☆☆☆
百度AR SDK的核心功能將永遠免費。收費部分可能與雲API和資源存儲服務有關。雲API的具體收費標準尚未公布,資源存儲服務的收費標準參考百度雲。
在可用性方面,目前百度AR SDK的使用仍然需要“申請內測”,不直接開放。
開發者的規模和素質:☆☆。
百度地圖公布的2016年註冊開發者規模為10000000。由於百度AR SDK將百度地圖作為開發者的營銷出路之壹,基本可以認為百度AR SDK的潛在開發者規模可以達到百萬。
成品的性能和表現力:☆☆☆。
百度目前的案例可以分為幾類:營銷類、公益類、定制內容類。只有1個商業案例,是百度地圖的AR實景導航。
從案例數量來看,因為7月份剛上線,目前官方案例只有15,數量不多。
案例提供視頻和可識別的體驗標識。用小米MIX手機測,AR內容的圖片沒問題。穩定性高於平均水平;當相機畫面中必須保留車標時,有效識別距離約為15cm ~ 80cm。
有興趣的開發者可以通過百度AR SDK體驗官網。需要提前準備好“手機百度”App。
第二名:網易洞察AR
入口:百度搜索“網易洞察”,第壹個搜索結果。
平臺紅利:☆☆
網易的平臺級產品有三個,壹個是新聞客戶端,壹個是網易雲音樂,第三個是網易公開課。平臺級產品與Insight AR沒有直接關系,只有網易雲音樂中有壹個“掃壹掃”入口,主要用於相關營銷活動。相比之下,百度將AR掃描的入口整合到了自己移動端的核心產品中。這個網易insight AR不如百度AR。
與百度類似,網易也將ar放在人工智能業務體系中,並洞察到AR團隊屬於網易人工智能事業部。AR和AI從屬似乎是大公司的普遍看法,雖然目前為止還沒有明顯的“契合”內容。
網易明白AR的平臺紅利是存在的,但是否會對普通開發者開放,如何為普通開發者提供紅利機會,並沒有明顯的策略和計劃。
免費和可用:☆。
網易Insight AR官網並沒有直接提供SDK下載,只是提供了壹個“聯系我們”的表格。
這與其他SDK相比是極其獨特的。壹是沒有關於使用費的說明,二次開發者不能直接參與使用,也沒有開發者文檔。對於壹個大公司的劃分,似乎不太合理。
開發者的規模和素質:☆☆。
網易不是壹個開放的、純技術的公司。很少聽說有開發者社區的積累,潛在開發者的規模缺乏合理的支撐。
但隨著網易在人工智能和AR技術上的不斷探索,或許可以形成自己的開發者社區。其品牌有壹定的號召力,但可能缺乏開發者社區的執行經驗。
總的來說☆☆☆是壹個模糊的評價,主要基於它的品牌。
成品的性能和表現力:☆ ☆ ☆ ☆ ☆。
網易Insight AR官網沒有列出足夠多的開發案例,實際列出的唯壹案例是“農夫山泉+網易雲音樂”。這個案例是壹個營銷案例。農夫山泉為此向市場投放了總計4億瓶定制瓶包裝的礦泉水。
這個案例壹定是網易洞察AR在事件營銷方面建立了壹個商業化、規模化、有影響力的實施案例,但可能是目前唯壹的壹個。相比其他SDK在這方面的成果,這個案例的質量和規模要高很多,而且是直接面向消費市場的。
我們用的是Mi6手機,iPhone 6s手機通過網易雲音樂客戶端,農夫山泉定制版。AR體驗中等偏上,穩定性不錯,空間契合度壹般,但調性可以給滿分。當相機畫面中必須保留logo時,有效識別距離約為10cm ~ 120cm。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試試。
操作流程:打開網易雲音樂>在菜單中找到“掃壹掃”>切換到AR,掃壹掃瓶子。
Insight AR官網除了上述案例沒有提供其他明確的案例,只提供了三張動圖來展示其SDK的穩定性。(由於官方Gif圖片過大,壓縮後畫質受損。如有需要,建議直接去Insight AR官網查看。)
從“農夫山泉”這壹案例的實際經驗來看,上述圖表基本符合事實效果。
第三名:石+EasyAR
EasyAR目前在中國有壹定數量的開發者。據其最新融資消息,開發者數量約為3萬人。這部分歸功於Vuforia去年的“充電”行動。比如“AR圖圖樂”等AR卡相對初級的開發者,因為Vuforia自殺性的“授權費行動”而轉投EasyAR。
平臺加成:☆
缺乏平臺優勢是EasyAR目前明顯的不足。其創業團隊背景導致目前沒有成熟統壹的出口市場。
在EasyAR的新投資者中,有壹個類似汽車之家的平臺,最新的融資描述中也說未來會針對AR看車的應用場景。在最新的“汽車之家”App中,有“ar掃壹掃”的功能入口,但沒有任何說明和提示。
但沒有公開信息顯示EasyAR的開發者有機會享受汽車之家的平臺紅利。
汽車之家App最新版本界面截圖
免費和可用:☆☆☆
EasyAR官方提供了本地化SDK下載的免費版本,稱為“基礎”版,但不支持SLAM、3D物體跟蹤、不同類型目標同時識別跟蹤、屏幕錄制等功能。
Pro版收取2999元/應用的授權費,相對來說是良心價。Pro版支持以上四種功能。
此外,EasyAR還提供雲識別API服務,收費價格為¥1200/月。
本地版主要滿足AR識別和顯示效果的基本需求,雲版主要用於管理大量的識別圖。大致的區分可以理解為:本地版滿足短期、單需求的小型項目開發,雲版滿足大型、復雜的項目開發。
還有壹個壹站式解決方案,但是頁面打不開,顯示為
開發者的規模和素質:☆ ☆ ☆ ☆。
最新融資消息稱,其開發者數量在3萬人左右(未經證實)。
相比百度AR,EasyAR目前的開發者規模仍有優勢,但未來有望被超越。相比網易的insight,EasyAR在規模和質量上都有優勢。
從長遠來看,如果不能為開發者提供穩定的“盈利”出口,僅靠純產品服務來擴大他們的開發者社區規模可能並不容易。
成品的性能和表現力:☆ ☆ ☆ ☆。
EasyAR官網提供了65個案例,大部分都是通過視頻呈現的。視頻內容大部分是甲方產品的廣告,包括少量應用場景。
由於缺少標記物(非官網提供),無法對案例進行測量,截取部分視頻動畫以供參考。
動畫1和2的AR內容看起來很穩定,而動畫3的AR內容明顯不穩定。兩個主要影響因素是手機與識別點的相對距離,以及識別和跟蹤的響應速度。相對距離較大時,手持設備時人體正常晃動造成的畫面偏移較小,因此車載ar效果相對穩定,而近距離的卡片AR更容易察覺畫面偏移,識別和跟蹤的響應速度存在不可避免的延遲,導致了圖3的結果。
第三方提供的有效識別距離數據最多270cm左右,最小距離未提供。
第四名:涼風臺的希爾
亮風臺的主營業務是AR眼鏡,SDK是其硬件產品生態的壹部分。SDK分為本地版和雲API。鑒於國內AR眼鏡產品的成熟度和市場份額甚至不如微軟的Hololens,開發者基本享受不到平臺紅利。所以這種以硬件產品為核心的SDK,按照我們的標準來說排名很低。
平臺加成:☆
亮風臺的投資方中有美圖,但沒有公開信息表明HiAR SDK的開發者可以有機會為美圖平臺開發盈利內容。
亮風臺本身的市場占有率明顯不高,無法為開發者提供平臺紅利。
免費和可用:☆ ☆ ☆ ☆。
本地SDK和雲端API都是免費的,並沒有直接體現在官方頁面上。註冊後可以直接下載使用,查看管理後臺。
開發者的規模和素質:☆☆。
亮風臺在中國的開發者數量沒有公開數據。根據其官網SDK相關頁面顯示的案例,與企業有壹定量的toB合作,但沒有證據表明其擁有大規模的開發者社區。
從其開發者社區顯示的信息來看,該社區大約有100名開發者。
成品的性能和表現力:☆☆。
HiAR SDK的性能和效果可以參考自己的App“幻想”。夢鄉App的下載入口位於官網“產品”菜單下。
用Mi6手機測,幻境App識別“50元人民幣”後出現了壹個簡單的動畫,動畫的表現力無關緊要。疊加的圖像會有輕微的抖動和連續變形,穩定性明顯不如上面三個SDK。
AR SDK排名摘要
排名第五到第七的Arsdks簡單羅列,主要是因為這些SDK項目規模較小,目前還沒有盈利或者融資的消息,所以它們的生存前景可能會出現壹些問題。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必然要避免“更大不確定性”的風險。
壹般來說,從“如何參與AR市場”的角度出發,選擇AR SDK首先要考慮平臺的優勢。從技術角度來說,大多數SDK的算法邏輯都差不多,區別在於代碼的精細化程度、開發輔助的健全性、技術支持的質量和可持續性。
ARKit捆綁iOS11無疑是目前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市場機會,需要經過實戰的檢驗。
在國產AR SDK中,百度AR和EasyAR無疑是首選考慮。兩者相比,百度AR目前略占優勢,長期優勢更多。網易對AR開放性的洞察目前存疑。
報告的復制粘貼是相當可靠的。原諒我忘了出處,當時只保存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