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昆侖山棗業有限公司是十四師的龍頭企業。公司與224團等紅棗生產基地合作,實現了產品的“壹袋壹碼制”,生產記錄中的每壹個數據都為紅棗的品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杜在二二四團負責農業生產。參觀種植者的棗園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他會把自己的了解詳細記錄在團裏統壹發放的《紅棗生產記錄本》上。通過“棗樹生產記錄簿”,可以查詢棗樹生長的全過程數據。
為了在清洗、加工、包裝方面有查詢依據,和田昆侖山棗業有限公司於2009年經農業部農墾總局批準,開始實施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工程,對產品“和田玉棗”實行“壹袋壹碼制”。
為了保證“和田玉棗”的質量,和田昆侖山棗業有限公司必須嚴格控制收購和加工環節。
二師31團把棉田基本情況建檔作為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10萬畝棉花有了“身份證”,為種植者科學種植棉花提供了參考。
這兩天,二師31團生產部的技術人員正忙著給棉花生產田建檔,做好規模,按照棉花株型、品種、株高、日長等進行記錄,詳細登記每塊田的承包人、地號、面積、棉花品種、株型。
今年,為實現棉花豐收和田間管理技術措施到位率,從春播開始,三十壹所組織各公司植保技術員和生產負責人,為37家公司的每塊棉田建立了“健康管理檔案”。檔案卡詳細記錄了地號、棉花品種、承包人、播種時間、各種肥料的投入量以及各種病蟲害的發生情況。
6月下旬,18師134團的西瓜大量上市。今年利用“互聯網+”模式,來自18師134團的西瓜可以追溯,消費者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知道是不是正宗西瓜。
壹三四團是夏夜西瓜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被譽為“新疆第壹瓜”,已有50多年的栽培歷史。今年,134團地裏的西瓜獲得了農業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近兩年來,花園乳業加強了公司生產過程的管理,實現了全程質量追溯體系,形成了從養殖到原奶檢驗、標準化配料、產品入庫銷售的有效產品追溯鏈。
2014,18師143團振興牧業和西部牧業合建養牛場。目前奶牛3200多頭,平均日產奶量可達22噸,為花園乳業提供奶源。為了從源頭上掌握鮮奶的質量安全,振興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牛場每次對圈舍消毒、疫苗接種、飼草料使用都有記錄,並安排專人管理、存檔,以便每頭牛的管理情況可查。
據介紹,目前,花園乳業已運行全國防偽網絡系統,將銷售刮刮樂功能應用於追溯標簽的使用,實現產品與區域綁定,實現“壹罐壹碼”。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話、短信、二維碼掃描、網上查詢等方式了解產品特性,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