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海外企業的M&A風險和防範措施有哪些?

海外企業的M&A風險和防範措施有哪些?

您好,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激增,但失敗率也很高。波士頓咨詢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企業海外M&A完成率僅為67%,遠低於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因此風險較大。筆者認為,現階段中國企業海外M&A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壹,外國政府機構審查的風險。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熱潮,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加強了對中國企業並購國內目標公司的跟蹤和審查。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投資者受到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計最多。2016因為CFIUS的介入,美國芯片廠商飛兆半導體拒絕了華潤微電子的收購要約。中聯重科(000157,股吧)宣布收購特雷克斯告吹;收購中國化工的先正達曾兩次延長要約收購期限,目前正受到CFIUS的嚴格審查,前景並不明朗。同時,制度歧視也是外國政府機構在處理中國企業並購時的慣用行為。據悉,CFIUS否決的中企並購大多是國企,理由是涉及或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第二,高溢價風險。中國企業雖然可以通過收購海外企業獲得技術、品牌等無形資產,提升產業層次,但支付的價格普遍較高,高溢價現象嚴重。如盛駿電子(600699,股吧)收購KSS的溢價率達到94%,昆侖萬偉(300418,股吧)收購Opera的溢價率達到53%。即使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溢價率也在20%以上。M&A的高溢價將給中國企業帶來巨大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目前中國企業的海外M&A類似於1980年代的日企,當初日企攜巨資進行全球並購,甚至買下了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但由於收購溢價高,沒有做好並購後的整合,95%的並購都以虧損告終。

第三,高杠桿風險。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壹個顯著特點是高杠桿。壹方面,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財務風險較大,負債率較高;另壹方面,中國M&A企業融資渠道單壹,基本依靠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其中銀行貸款占整個融資的大部分。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的數據,去年公布財報並進行海外交易的54家中資企業的總負債/ EBITDA(總負債與稅前利潤、利息、折舊和攤銷之比)中值達到5.4倍,這壹指數在今年先正達收購中國化工時上升至9.5倍,中糧集團收購來寶農業時為52倍,中聯重科收購特雷克斯時為83倍。但從全球範圍來看,4到5倍可以算是“高杠桿”。高杠桿必然帶來高風險。如果並購失敗或無法整合,導致虧損,M&A公司將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

如果能給出詳細的信息,可以給出更詳細的回答。

  • 上一篇:中國有多少家保險公司上市了?他們是哪幾個?
  • 下一篇:學習合規文化的體會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