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738家上市公司
最近有幾只股票在兩市上市,所以股票數量不是固定的,而是在逐漸增加。
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指數”,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反映上海股票市場整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交所整理了上交所,7月1991日發布,上交所撤單以“點”為單位,基準日為1990+2月19。基準日期定為100點。
隨著上海股市的不斷發展,2月21、1992日新增上海a股指數和上海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和b股)各自的走勢。6月1993,1日新增上證分類指數,分別為工業指數、商業指數、房地產指數、公用事業指數和綜合行業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各自的走勢。
至此,上證指數已經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壹系列股價指數。
2.計算公式
上證綜指是以報告期內發行的股票數量為權重,采用發牌公式計算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采樣股票總市值/基準日采樣股票總市值)×100。
總市值= ∑(市場價格×發行股票數量)
其中,基準日采樣股票的總市值也叫除數。
3、修正方法
當總市值因非交易因素發生變化時,采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持指數的連續性。校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的樣本股票總市值/原除數=修正後的樣本股票總市值/修正除數,從而獲得修正後的連續性,並據此計算未來指數。
股票分紅時,指數不做修正,任其自然下跌。
根據上海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遇有下列情況之壹的,必須進行修改:
(1)IPO;
(二)股票退市;
(3)股本金額的變化(配股、配股、減資等。);
(4)股權退出(暫不納入指數)和股權恢復(重新納入指數)
(5)匯率變動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納入指數,即當天不納入指數,但當天收盤後指數進行修正。修正方法如下:
當日總市值/原始除數=當日總市值+新股發行數量×當日收盤價/修正除數。
除權:在除權交易日開盤前修改指數;
前壹日總市值/原除數=[前壹日總市值+除息股發行數量×(除息報價-前壹日收盤價)]/修正除數
權利的收回:在有轉讓的股票除權基準日,該股票被排除在指數樣本股之外;
復權:被撤銷股份供股上市流通後第十壹個交易日起納入指數計算範圍。
4、指數的發布
目前上證指數是逐筆實時計算的,即每次有新的交易時重新計算指數,計算出的樣本股價格(X)按照以下原則確定:
(1)如果當日沒有成交,X=前壹日收盤價。
(2)如果當天有交易,X=最新成交價。
上證綜指每天都以各種方式向國內外市場廣泛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