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黃金市場介紹
2.影響黃金價格的五大因素
3.世界黃金市場提供的交易服務模式
4.黃金市場的基本組成部分
國際黃金市場介紹
(1)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黃金市場歷史悠久,其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倫敦取代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黃金交易中心。1919年,倫敦黃金市場正式成立,黃金每天上午和下午定價兩次。當天的黃金市場價格由五大黃金銀行制定,壹直影響著紐約和香港的交易。市場黃金的供應商主要是南非。在1982之前,倫敦黃金市場主要從事現貨黃金交易。4月1982,倫敦期貨黃金市場開市。倫敦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
倫敦黃金市場的壹個特點是交易系統比較特殊,因為倫敦沒有實際的交易場所,其交易是通過無形的手段——各大黃金商的銷售聯系網絡來完成的。交易會員由最權威的五大金商和壹些公認有資格從五大金商手中購買黃金的公司或店鋪組成,再由各種加工廠家、中小店鋪和公司組成。交易時,金商根據各自的買價和賣價報出買價和賣價。
倫敦黃金市場交易的另壹個特點是它的靈活性。黃金的純度和重量可以選擇。如果客戶要求在較遠的地區銷售,黃金商家也會報運費和溢價,也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報期貨價格。最流行的買賣倫敦金的方式是,客戶無需現金交割即可購買黃金現貨,到期只需按約定的預期年化利率支付利息,但此時客戶無法獲得實物黃金。這種買賣黃金的方式只是在會計賬戶上玩壹個數字遊戲,直到客戶進行了相反的操作平倉。
倫敦黃金市場的特殊交易制度也存在壹些缺陷。首先,由於各種黃金商報的價格都是真實價格,有時候黃金的市場價格混亂,連黃金商都不知道哪個價格合理,只好停止報價,倫敦金的交易也就停止了;其次,倫敦市場的客戶是絕對保密的,所以沒有有效的黃金交易頭寸統計。
(2)蘇黎世黃金市場
蘇黎世黃金市場是二戰後發展起來的國際黃金市場。瑞士特殊的銀行系統和輔助的黃金交易服務系統,為黃金交易提供了自由、保密的環境。此外,瑞士和南非也有優惠協議,南非80%的黃金都是在這裏獲得的,前蘇聯的黃金也聚集在這裏,使得瑞士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黃金中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儲存中心。蘇黎世黃金市場在國際黃金市場中僅次於倫敦。
蘇黎世的黃金市場沒有正式的組織結構。瑞士三大銀行:瑞銀、瑞士瑞信銀行和瑞銀負責清算和結算。三大行不僅可以代客交易,黃金交易也是他們的主營業務。蘇黎世金池是在瑞士三大銀行非正式協商的基礎上建立的,不受政府管轄。作為交易商和清算系統的混合體,蘇黎世黃金資金池在市場中扮演著中介角色。
蘇黎世黃金市場沒有黃金定價系統。在每個交易日的任何特定時間,根據供求情況商定當天的黃金價格,這個價格就是蘇黎世黃金的官方價格。全天金價在此基礎上的波動不受漲跌幅限制。
(3)美國黃金市場
紐約和芝加哥的黃金市場發展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主要原因是1977之後,美元貶值,美國人(主要是法人團體)進行套期保值和投資升值獲利,使得黃金期貨發展迅速。紐約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IMM)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中心。兩大交易所對現貨黃金市場的金價影響很大。
以紐約商品交易所為例,交易所本身並不參與期貨的交易,只是提供壹個場所和設施,並制定了COMEX法律法規,保證交易雙方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進行交易。該所對現貨和期貨交易的黃金的重量、成色、形狀、價格波動的上下限、交易日期和交易時間都有非常詳細復雜的描述。
(4)香港黃金市場
香港的黃金市場已有超過90年的歷史。它的形成以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成立為標誌。從65438年到0974年,香港政府解除了對黃金進出口的管制,此後香港黃金市場發展迅速。由於香港黃金市場的時差正好填補了紐約和芝加哥收盤與倫敦開盤之間的空白,可以連接亞洲、歐洲和美國,形成壹個完整的世界黃金市場。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吸引了歐洲金商的目光,倫敦五大金商和瑞士三大銀行紛紛來港設立分行。他們把落戶倫敦的黃金交易活動帶到了香港,逐漸形成了壹個無形的本地“倫敦黃金市場”,使香港成為世界主要黃金市場之壹。
香港黃金市場由三個市場組成:1香港金銀交易市場,以中國投資者為主,有固定的交易場所。金條主要交易規格為99標準金條,交易方式為公開競價和現貨交易;倫敦黃金市場由外國投資者主導,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黃金期貨市場是正規市場,其性質與美國的紐約和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相同。交易方式正規,系統比較健全,可以彌補金銀交易市場的不足。
(5)倫敦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定價
1919年9月12日上午11,產生了第壹次黃金定盤,當時黃金的價格定在每盎司4英鎊8先令9便士。最初幾天是電話報價,後來決定在瑞士辛街的羅斯柴爾德銀行辦公室舉行正式會議。今天黃金價格壹天固定兩次,10: 30上午和下午3: 00。
倫敦黃金定盤價是獨壹無二的。與其他黃金市場不同的是,它只為市場上的交易者提供單壹的黃金買賣報價。它提供的標準價格被生產者、消費者和央行廣泛用作中間價。有五家銀行成員參與定價,每次定價時,他們都派壹名代表參加。這些人在下單過程中通過電話與自己的交易員保持聯系。
在每個訂單開始時,主席(自1919以來壹直是Lohill銀行的代表)向其他四名代表宣布壹個開盤價,他們向自己的交易大廳報告,然後傳遞給他們的客戶。銀行指示他們的代表根據他們收到的訂單宣布他們是在這個價格買入還是賣出。只要這個價位有買賣雙方,就會詢問他們需要交易的金磚數量。
如果在這個價位只有買入或賣出,或者金磚的買賣數量不平衡,價格就會上下波動,如此重復上述程序,直到平衡,於是主席宣布實盤。如果買賣雙方的人數少於25人,將會宣布壹個確定的報價。如果有必要,定價過程將繼續進行,直到買賣雙方都滿意為止。通常只需要15分鐘或更少,但有時需要壹個多小時。
客戶可以在定價前提前下訂單。還可以了解定價全過程的價格變化,隨時更改訂單,直到報價固定。為了保證主席能迅速知道任何訂單的變化,每個代表的辦公桌上都有壹面小旗子。當他聽到來自他的交易大廳的更改請求時,他會立即將其掛起。只要舉著旗子,主席就不會宣布限價。
目前,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五個定價代表是:
德意誌銀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密特朗銀行、羅斯柴爾德銀行、瑞士信貸第壹波士頓銀行和加拿大楓葉銀行。
(6)東京黃金市場
東京黃金市場成立於1982,是日本政府正式批準的唯壹黃金期貨市場。絕大多數成員都是日本公司。黃金市場的價格是每克日元。標準金的純度為99.99%,重量為1公斤,每筆交易合約為1,000克。
(7)新加坡黃金交易所
新加坡黃金學院成立於1978+11。經常交易現貨黃金和2、4、6、8、10個月五種期貨合約。標準金是99.99%純金100盎司,有止損限制。
目錄:
國際黃金市場介紹
2.影響黃金價格的五大因素
3.世界黃金市場提供的交易服務模式
4.黃金市場的基本組成部分
影響黃金價格的五大因素
MagoonCapital首席執行官ChristianMagoon在其發表的報告中解釋了影響黃金價格的五大因素。主要內容如下:
像壹首鄉村歌曲,2012金價又上去了。最大的實物黃金ETF——SPDR黃金信托(GLD)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3.2%。以下五個因素影響著金價的表現,其中任何壹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導致金價的劇烈波動。
1.美聯儲
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的預期及其最終實施,極大地推高了黃金ETF。美聯儲此次提供流動性的計劃是開放的,短期內其對金價的推動作用仍將持續。主要問題是,它的效力能持續多久?
2.中國和印度
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黃金買家。這兩個國家使用黃金作為價值儲存媒介有著悠久的歷史。經濟狀況的變化使得兩國對黃金的實際需求弱於此前的市場預期。兩國未來的黃金需求水平將對黃金和黃金ETF的價格產生重要影響。
3.歐洲中央銀行
當歐債危機再次燃燒到沸點,歐洲央行的決定會讓美元走高。2012年,美元需求上升打壓金價。目前歐元和美元需求處於短期平衡,利好黃金ETF。但問題是這種平衡能維持多久?
4.黃金生產
勘探、挖掘和采礦;黃金開采是壹個高投入的生產項目。這也是黃金的供應量壹直有限的原因。資源的稀缺性增加了黃金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黃金產量壹直對黃金價格產生持續的動態影響。全球各大黃金商的產能都在下降,新增供給的減弱和勘探量的下降推高了金價。
5.伊朗
在中東,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摩擦可能會使世界陷入另壹場騷亂。在高度不確定性的條件下,黃金的傳統避險功能及其被普遍接受的價值屬性將被激發出來。因此,如果目前伊朗局勢擴大,將對金價產生重要影響。那麽問題來了,現在的沖突註定要用軍事手段解決嗎?
總結:
實物黃金ETF 2012已經掉頭向上,其中最搶眼的iShares黃金信托(IAU)漲幅達到13.46%。
沒有人知道黃金市場的未來走向,但黃金仍將具有多重屬性,仍將具有稀缺性,仍將具有文化象征意義。對於黃金ETF投資者來說,這是令人鼓舞的消息,就像壹系列主要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正在推高黃金的波動性壹樣。
目錄:
國際黃金市場介紹
2.影響黃金價格的五大因素
3.世界黃金市場提供的交易服務模式
4.黃金市場的基本組成部分
世界黃金市場提供的交易服務模式
每壹個成功的黃金市場,為黃金交易提供服務的機構和場所,其實都是不壹樣的。具體可分為無固定交易場所的無形市場,以倫敦黃金市場和蘇黎世黃金市場為代表,可稱為歐式;商品交易所有黃金交易業務,以紐約商品交易所和美國IMM為代表,可稱為美式;有些黃金市場是在專門的黃金交易所進行交易的,比如中國金銀業貿易場協會和新加坡黃金交易所,可以稱之為亞洲。
(1)歐洲黃金交易
這類黃金市場的黃金交易沒有固定的場所。在倫敦黃金市場,整個市場是由各大金商與下屬公司之間的互聯構成,金商與客戶之間通過電話和電傳進行交易。在蘇黎世黃金市場,三大銀行為客戶進行買賣,並負責結算。倫敦和蘇黎世市場的買賣雙方相對保密,交易量也很難真實估算。
(2)美國式的黃金和文學。
這種黃金市場實際上是以典型的期貨市場為基礎的,其交易與該市場交易的其他商品類似。期貨交易所作為非營利組織,本身不參與交易,只是提供交易的場地和設備。同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保證交易公平公正,嚴格監控交易。
(3)黃金與文學的亞洲風格
這種黃金交易壹般都有專門的黃金交易場所,同時進行黃金的現貨和期貨交易。交易制度是會員制,只有符合壹定要求的公司和銀行才能成為會員,會員的額度是嚴格控制的。雖然進入交易大廳的會員數量不多,但他們的聲譽極高。以中國金銀業貿易場為例:場內會員以公開競價和口頭拍板的形式進行交易。因為場內的黃金商家嚴守信用,很少違規。
實際上,上述交易所只是在具體形式和操作上與黃金交易商和銀行有所不同,其操作的本質是壹樣的,都是為了滿足世界上不同黃金交易者的需求,為黃金交易提供便利。
目錄:
國際黃金市場介紹
2.影響黃金價格的五大因素
3.世界黃金市場提供的交易服務模式
4.黃金市場的基本組成部分
黃金市場的基本組成部分
黃金市場是黃金生產商和供應商與需求者進行交易的地方。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世界主要黃金市場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交易模式和交易體系。其構成要素,從功能和作用的角度來看,可分為:
1.為黃金交易提供服務的機構和場所
每壹個成功的黃金市場,為黃金交易提供服務的機構和場所,其實都是不壹樣的。具體可分為有固定場所的有形市場和無固定交易場所的無形市場。以倫敦黃金交易市場、蘇黎世黃金市場為代表,堪稱歐式;商品交易所有黃金交易業務,以紐約商品交易所和美國IMM為代表,可稱為美式;有些黃金市場是在專門的黃金交易所進行交易的,比如中國金銀業貿易場協會和新加坡黃金交易所,可以稱之為亞洲。
歐洲黃金交易:這類黃金市場的黃金交易沒有固定的場所。比如倫敦黃金市場,整個市場由各大金商和下屬公司組成,金商和客戶之間通過電話和電傳進行交易;而蘇黎世黃金市場則是由三大銀行為客戶進行買賣,並負責結算。倫敦和蘇黎世市場的買賣價格相對保密,交易量也很難真實估算。
美國黃金交易:這種黃金交易市場實際上是以典型的期貨市場為基礎,其交易與該市場交易的其他商品類似。期貨交易所作為非營利組織,本身不參與交易,只是提供場地和設備。同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保證交易公平公正,嚴格監控交易。
亞洲黃金交易:這種黃金交易壹般有專門的黃金交易場所,黃金期貨和現貨交易同時進行。交易以會員制為基礎,只有符合壹定要求的公司和銀行才能成為會員,會員的額度控制極其嚴格。雖然進入交易大廳的會員數量不多,但他們的聲譽極高。以中國金銀業貿易場為例:會員在場內的交易以公開叫價和口頭拍板的形式進行。因為場內的黃金交易者嚴守信用,很少有違規行為。
2.黃金市場交易參與者
國際黃金市場的參與者可分為在黃金期貨交易中發揮巨大作用的國際黃金商、銀行、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各類法人實體、私人投資者和經紀公司。
國際黃金交易商:倫敦黃金市場的五大黃金交易商是最典型的。他們本身就是黃金交易商。由於他們與世界各大金礦和黃金經銷商有著廣泛的聯系,而他們的下屬公司又與許多商店和黃金客戶有著聯系,五大黃金經銷商根據自己的情況不斷地報出黃金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當然,黃金商要對金價波動的風險負責。
銀行:可以分為兩類。壹種是他們只為客戶買賣和結算,不參與黃金交易。蘇黎世的三大銀行作為代表,在生產者和投資者之間充當經紀人,在市場中扮演中介角色。還有壹些個體戶。例如,在新加坡黃金交易所(UOB),有許多自營會員是銀行。
對沖基金:在黃金市場,幾乎每壹次大跌都與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現貨黃金市場賣出,並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交易所建立大量空頭頭寸有關。壹些大型對沖基金往往利用與各國政界、工商界、金融界的千絲萬縷的聯系,先抓住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利用管理的龐大資金進行買賣做空,從而加速黃金市場價格的變化,從中獲利。
各種法人實體和個人投資者:這包括專門從事黃金銷售的公司,如各大金礦、黃金生產商、黃金制品經銷商(如各種工業企業)、珠寶公司和私人黃金收藏者,以及專門從事黃金交易的投資公司和個人投資者。根據對市場風險的偏好程度,可分為風險厭惡者和冒險者:前者希望黃金保值避險,希望將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降到最低,如黃金生產者和黃金消費者;後者希望從價格波動中獲取利益,因此願意承擔市場風險,比如對沖基金等各種投資公司。
經紀人事務所:是專門為非交易所會員進行黃金交易並收取傭金的經紀機構。壹些交易所將經紀公司稱為傭金房。在紐約、芝加哥、香港等黃金市場,有許多經紀公司。他們自己並不擁有黃金,只是派代表在交易大廳為客戶買賣黃金,向客戶收取傭金。
3.相關監督管理機構
隨著黃金市場的不斷發展,為了保證市場的公正和公平,保護買賣雙方的利益,杜絕市場上操縱價格等非法交易行為。各地都建立了黃金市場監管體系。例如,美國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FC)、英國的金融服務管理局、香港的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
& amp不間斷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