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己買意味著什麽?
基金經理壹般都是自己買基金,也就是和投資者共進退,比較真誠,比較值得信賴。尤其是在首次公開發行,如果基金經理認購,他會宣傳,說明他持有多少資產,這也是宣傳基金,增強投資者信心。
但無論是基金公司還是基金經理,在購買時壹般都會做廣告甚至公告,而在銷售時往往不會特別公告,往往到了年報披露時才知道已經賣出了。
年度報告通常顯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投資研究員和基金經理持有的基金。如果看季度數據,就能看出基金經理是如何利用固有資金投資基金的。
自購基金並不是什麽新鮮事。此前有媒體對管理規模超過100億的主動股票型基金經理進行了統計,其中168位基金經理中有95位基金經理購買了自己的基金,占比56%。也就是說,數百億的基金經理中,有超過壹半的人購買了自己的基金。至於其余沒有自購的基金經理,主要是因為經濟能力有限,管理的基金和自己的風險偏好不同,管理的基金和自己的風險偏好不同。
其實基金經理的利益和他管理的產品是掛鉤的,這有助於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市場和管理產品上,但這並不代表這類基金都是好的。按照這種思路選擇基金,只是壹種參考方式。
總的來說,雖然基金自己買是好事,自己的利益是通過真金白銀和老百姓的利益捆綁在壹起的,但是有沒有好的收益歸根到底還是要看基金經理的實力,不能盲目照搬自己買基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