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GICS產業分類(壹)

GICS產業分類(壹)

壹、國內外主要行業分類標準比較

國內外有六大權威行業分類標準。總的來說,這六個分類標準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管理型和投資型。聯合國國際標準產業分類法(ISIC)、北美產業分類體系(NAICS)和國家統計局是典型的管理標準,而北美產業分類體系(global industry class ification Stan?由摩根士丹利和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 Company,簡稱GICS)聯合發布的dard和富時(FTSE)是以投資為導向的。中國證監會的指引雖然是針對上市公司的行業分類,但由於是基於國家統計局的分類標準,並參考了國外主要的管理型分類標準,所以仍然是政府管理型的。上證180指數采用投資導向型GICS作為行業分類標準。

二、管理和投資分類標準的比較。

1與分類標準的定性比較分析

分類的目的管理分類標準的目的是反映國民經濟的內部結構和發展狀況,而GICS和富時明確提出分類的目的是服務於投資者的投資分析、業績評價、資產配置或指數跟蹤基金,並應用於銀行或券商的衍生活動中。

行業分類的原則是,前者以產品為導向,後者以產品為導向,根據消費者的市場需求進行分類。因此,兩種分類的結構和層次是非常不同的。兩個分類標準在細類的劃分上仍然是基於產品的同質性,但在大類的劃分、內容和結構上有很大的差異。管理型基本上是站在生產者的立場上分類的。投資類型考慮行業投資價值的認同,從生產者的立場轉向消費者的立場。從結構層面看,管理型基本是以三類產業的劃分為基礎,投資型以消費特征為主要分類依據,淡化了商品和服務的區別以及三類產業的概念。

在分類的數量上,前者也比後者詳細得多。比如GICS只有123個分行業,而NAICS系統有165,438+070個分行業,國家統計局標準有913個分行業。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細化分類有利於方便統計和管理,因為分類的對象是幾十萬個產業活動單元;但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過於精細的分類會導致行業內公司過少,對經濟形勢的波動和單個公司不同業務的波動過於敏感,公司的子行業歸屬多變,行業缺乏穩定性,同時增加投資者的使用成本和復雜程度。

分類對象管理是將所有營利性或非營利性的產業活動單位進行分類,投資類只對上市公司進行分類,上市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單位,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組織和協會不屬於其分類對象範圍。管理分類主要著眼於宏觀的行業總量,通過拆分跨行業經營的公司的產值和利潤來計算。投資分類側重於單個公司的投資價值。由於證券是由每個公司作為壹個整體發行的,投資分類在計算時將每個上市公司作為壹個整體。所以,相比較而言,按管理標準劃分的行業比較簡單,包括本行業各部門的產出成果;以投資為導向的分類行業是主要從事本行業領域的公司的集合,本行業的公司也可能從事其他領域的活動,因此其行業概念並不單壹。

公司所有權法的管理類型基本是按照產出特征劃分的,主要考察其主營收入;投資型在考慮收益因素的同時,也考慮了其利潤來源的特點,體現了其為投資者服務的宗旨,因為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最終取決於其為股東創造利潤的能力。

2.中國證監會準則與GICS分類標準的統計比較。

相比GICS,中國證監會的指引屬於管理類,後者屬於投資類。為了弄清兩種分類方法的異同,我們做壹個循環比較,看它們在各個層次上的分類相同,並對整體分類相似度做壹個大概的說明。

由於兩者在分類的很多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所以在統計結果上也表現出很大差異。剔除統計中的重復,中國證監會壹級分類約61%可在GICS找到,中國證監會二級分類約42%可在GICS找到,中國證監會三級分類僅約11%可在GICS找到。因此,總體而言,中國證監會和GICS的分類方法有很大不同。第三,GICS和富時兩種投資行業分類標準的差異

1,具體分類方法不同。當按行業對公司進行分類時,GICS首先考慮收入,其次才是利潤。第壹個原因是收入波動小於利潤,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公司的活動;第二,大多數公司提供收入的行業和地區細分數據,但許多公司不提供利潤的行業和地區細分數據。但由於公司價值與利潤的關系更為密切,因此利潤仍然是壹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富時主要考慮各項業務稅前利潤占總利潤的比例,不考慮公司收入。從可投資性的角度來看,收入和利潤兼顧更科學。

2.分類原則有區別。GICS更註重產品的市場需求和消費特性,而富時相比GICS仍然更註重產品的經濟性質或生產過程,雖然隨著管理分類發生了質的變化。應該說,著眼於產品的市場需求,更能體現公司在現代社會的投資價值。

3.對行業投資機會的不同判斷富時是從靜態的角度看待行業的,所以非常註重行業對經濟周期的敏感性。這是因為如果行業非常穩定,其投資機會只在於隨經濟波動而發生的周期性行業增長和衰退。GICS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行業,認為行業的投資價值在於其未來的發展前景。應該說關註行業發展前景更符合現代投資的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興產業的出現和成長,壹些新興產業的投資價值越來越高。因此,關註新興產業的發展前景,比關註經濟周期的敏感性,更有利於判斷產業的投資價值。

4.有不同級別的分類標準。GICS是四級分類,富時是三級分類。分類層級的增加適合同時對大量上市公司(如全球數萬家公司)進行分類,但也會增加使用的成本和復雜度。稍微簡單壹點的分類層次適合對單個國家的上市公司進行分類。

中國投資行業分類標準的確定

1.GICS可以作為中國投資導向型產業分類標準的基本依據。

綜合以上因素,在現有的投資導向型行業權威分類標準中,我們認為GICS是最適合中國投資導向型行業分類標準的依據:

1.在對公司進行行業分類時,收入和利潤兩個因素中,收入更適合中國國情。國內很多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虧損,如果只考慮利潤,很容易被歸為非主營業務。

2.采用GICS是中國投資行業與國際市場接軌、吸引外資的需要。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是根據聯合國國際標準產業分類法(ISIC)制定的。

3.GICS更適合現代投資分析的需要,更能反映經濟發展的最新特征。比如關註行業的消費特點和市場需求,不區分商品和服務。

4.GICS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產業結構的未來發展趨勢,如服務業和信息產業的快速擴張。因此,采用GICS具有前瞻性,不需要在壹段時間內頻繁調整,有利於引導中國的產業發展方向和證券市場的投資理念。

第二,基於GICS的中國上市公司分類實證研究。

1,選擇判斷行業分類方法優劣的標準和指標

壹個投資導向型行業分類標準的衡量標準在於能否成功區分不同行業的不同投資價值,或者能否將同壹行業投資價值相近的上市公司歸為壹類,將不同行業投資價值不同的上市公司歸為不同類別。對於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表現,我們認為最重要的表現指標是凈資產收益率。至於股票投資的其他特征指標,如市盈率、換手率等,反映的是在某個時點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主觀評價。因此,我們在實證研究中選擇凈資產收益率作為首要評價指標,但為了考察市場對行業分類標準的認可度,從側面確認行業分類標準的實用性,我們也選擇市盈率對分類後的上市公司進行統計分析。

2.研究方法、數據來源和樣本描述。

我們分別按照《GICS》和《中國證監會指引》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進行了分類,並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分類後各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進行了統計分析,剔除了絕對凈資產收益率大於100%的公司。在市盈率的統計分析中,排除了市盈率大於300,市盈率小於0的公司。

3.結果和分析

統計結果顯示,按照《指引》中的分類方法,各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無顯著差異(f = 1.539;p = 0.104 > 0.05);根據GICS分類法,上市公司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行業間差異顯著(f = 2.354p=0.012<0.05).因此,可以認為GICS的分類比《指引》中的分類更能區分不同行業ROE的差異,更能反映行業間投資價值的差異。

此外,按照《指引》中的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的平均市盈率沒有顯著差異(f = 1.261;p = 0.237 > 0.05);按照GICS分類方法,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沒有顯著差異(f = 1.648;p=0.098>0.05).但是,根據中國股市的實際情況,我們將顯著性水平放寬到0.10。當顯著性水平為0.10時,上市公司按指引計算的平均市盈率不存在顯著差異(f = 1.261;p = 0.237 > 0.10);按照GICS分類法,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在行業間差異顯著(f = 1.648;p=0.098<0.10).因此,可以認為GICS分類法更能區分行業間的市盈率差異,更能反映市場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認可的差異。

我國上證180指數采用GICS作為行業分類標準。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它能更清晰地區分上市公司的行業投資價值,更有利於引導我國證券市場的投資理念,更有利於我國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

第三,修改GICS的壹些建議

中國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差距較大,證券市場仍在高速發展。上市公司有壹些不同於國外成熟股票市場的特點。因此,在應用GICS對中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進行分類時,應根據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對GICS進行適當的修正。

1.我國上市公司行業特征不明顯,多元化公司比比皆是。為解決這壹問題,GICS標準的具體分類方法(進入標準)必須進行適應性調整。

比如,GICS規定,如果壹個公司橫跨兩個行業,屬於壹個提供60%以上收入的行業,或者同時提供50%的收入和利潤,如果兩個條件中有壹個不滿足,將根據歷史和未來趨勢進行分析;如果公司橫跨三個行業,則屬於提供50%以上收入或利潤的行業。不符合條件的,屬於綜合工業板塊或者金融板塊的跨部門控股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完全遵循這樣的行業歸屬標準是不合適的,需要根據中國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制定切實可行的標準。

上交所180指數公布的分類標準規定:(1),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50%以上的,該公司屬於該業務對應的行業;(2)如果壹家公司沒有主營收入占其總收入的50%以上,但某項業務的收入和利潤是所有業務中最高的,且均占公司總收入和利潤的30%以上,則該公司屬於該業務對應的行業;(3)、如果公司沒有壹項業務收入和利潤占比超過30%,由專家組進壹步研究分析確定行業歸屬。

2.我國上市公司穩定性差,變更主營業務或資產置換頻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可以適當減少分類標準中的子行業數量,適當合並壹些相似的子行業,使分類標準“粗化”,從而降低公司的行業敏感度,減少行業變動的頻率。

3.GICS包括四個等級的分類。分類層次雖細,但也復雜,尤其是國內上市公司。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將GICS的四級分類簡化為三級或二級分類。

4.根據中國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特點,廣鋼的行業可以進壹步調整,有些應該進壹步細分,有些應該去掉。比如可選消費品、工業、原材料這三個中國上市公司比較集中的經濟領域,應該進壹步細分,而賭博(博彩)、CatalogRetail(電視直銷、郵購)這類中國根本沒有上市公司的行業,在制定行業分類標準時應該剔除。

  • 上一篇:有哪些機械股?
  • 下一篇: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不得少於監事會成員或總人數的三分之壹?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