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縣物產豐富,資源得天獨厚,就像壹個翡翠鈴鐺,鑲嵌在閩贛邊界巍峨的武夷山脈西側。已探明的礦產有鉭、鈮、鎢、錫、鐵、稀土、花崗巖、高嶺土等20多種,特別是高嶺土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龍崗硯享譽海內外,其制作的“龍崗硯”為貢品,深受歷代文人墨客喜愛。動植物種類繁多,野生動物118種,植物550余種,其中銀杏等珍稀樹木13種,中草藥138種,其中以梔子最多。最多2萬畝。另外山多溪深,自然落差大。水力資源儲量已確定為5.38萬千瓦。目前僅開發1/10河流溪流,水質純凈無汙染,是發展特色水產養殖的天然溫床。
石城是壹個農業縣。總結多年來的種植經驗,現已形成“煙草(烤煙)、荷花(白蓮)、水稻(大米)共享全球”的格局。其中烤煙品質純正,白蓮大而圓,深受八方賓客的贊賞。因此,石城縣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發展研究部、中國農業學會專門經濟委員會、中國特產報社”聯合命名。工業包括化學工業、廣播電子、軸瓦、采礦設備制造、紡織設備、南京造紙、重型紙、印刷、王潤生刷、制藥、服裝和鞋以及工藝產品。同時努力啟動食品產業,壹系列綠白蓮食品(同心白蓮、蓮蓉、蓮蓉、速溶白蓮粉、維他蓮子奶、營養蓮子片、蜜蓮心茶等。)、客家酒曲、借力粉、艾草茶、山藥、保健粉等食品相繼開發。其中,陳印茶和客家九娘榮獲“98江西市場食品質量獎”。
石城縣是著名的老區,也是國務院決定對外開放的縣之壹。今天的石城上下齊心,團結壹心,致力於“小縣大縣,小縣大工業,小縣大開放,小縣大商業,小縣大發展”的戰略。石城縣人文資源豐富,資源環境充滿熱情,民風淳樸。石城縣需要的是資金、人才、技術。它需要的是海內外有識之士的洞察力和慷慨,“借樓梯上樓”,“借船出海”。相信明天的“中國煙葉之鄉”——石城縣會更加爛漫輝煌。
石城有很多景點。這裏不僅有宋富寶四合院塔、武隆石刻、楊坊村方時亭、延陵永寧橋、太平天國幼王洪天貴福監獄等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西華山、如日山、東華山、通天寨等優美的自然風光,尤其是東華峰景區,可觀“兩省三縣”,素有“石怪、洞奇、雪萊、茶香、佛榮”之稱。
石城是中央蘇區的洪權縣,毛澤東、、朱德、羅榮桓、彭、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裏進行過長期的革命實踐活動。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石城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革命文物和遺址十分豐富。現在保存較好的有紅四方面軍洪家龍總指揮部舊址、紅十三方面軍虎威坑總指揮部舊址、紅壹方面軍秋溪整編總指揮部舊址、第五次反“圍剿”時李臘石石城阻擊戰舊址、紅軍攻克紅石寨舊址等。
石城縣是中國客家文化的搖籃之壹,素有“客家搖籃”、“閩粵通衢”之稱,歷史上壹直是客家人的中轉站。被譽為“祖祖輩輩紮根的地方,石頭城的搖籃”石城還是“花燈之鄉”,尤其是曾在金京中南海演出的大型神話花燈劇《花燈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