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金正大水溶肥料脫去高端外衣,進入尋常百姓家。

金正大水溶肥料脫去高端外衣,進入尋常百姓家。

水溶性肥料壹直被認為是高端產品,壹般農民買不起。為了讓水溶肥進入尋常百姓家,金正大開始為水溶肥褪去高端高貴的外衣。金正大將建設654.38+0萬噸水溶肥料生產基地,以探路者的身份闖入行業視野。

擴大水溶性肥料的市場份額

高趙翔,農業部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節水處處長。近五年來,他是水肥壹體化領域最活躍、最知名的推動者和布道者。“水溶肥正在從少量葉面噴施的輔助肥料,變成批量田間施用的主要肥料!”近日在南寧舉行的水肥壹體化技術應用國際峰會上,高對水溶肥的判斷直接而有力。

長期以來,在肥料家族中,相對昂貴的水溶性肥料被賦予了“小肥料”的標簽。這個“小”有三層含義:壹是應用面積小,主要用於種植附加值高的小型經濟作物;二是與用量最大的氮、磷、鉀肥相比,水溶肥料多為微量元素肥料,用量較小;第三,在作物整個生長期,水溶性肥料很少用作基肥,大部分用作追肥。

然而,這種情況正在改變。高翔用“四個轉變”來形容這種轉變:水溶肥料正在從經濟作物走向糧食作物,從設施農業走向大田,從高端走向平民,從旱區走向全國。據介紹,目前,水肥壹體化技術在新疆的棉花、內蒙古的馬鈴薯和東北的玉米上應用非常成熟。在華北,玉米和小麥的水肥壹體化應用正在進行。即使在雨量充沛的南方水稻種植區,水肥壹體化推廣也已進入試點階段。“在水溶性肥料的總消耗量中,我估計現在90%都用在了田間。”高翔說。

事實上,水肥壹體化雖然是壹項先進的農業技術,但與之配套的水溶肥料對我國農民來說並不陌生,而且使用已久。水肥壹體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來說,就是將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通過灌溉管道帶到田間每壹棵作物上。如果按照這個定義,我國的水肥壹體化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從廣義上講,只要同時給作物供應水肥,就可以認為是水肥壹體化。按照這個定義,我國水溶肥的使用面積並不小。

按照高的核算,目前達到農業部註冊標準的水溶性肥料產量僅占肥料總量的1%;但如果包括可溶性硝基肥料,這壹數字將增加到3% ~ 5%;如果農民將尿素等化肥溶解後再施,比例將超過10%。

即將到來的水溶性肥料“大田時代”

在高翔看來,將水溶肥引入田間,不僅是為了打開更廣闊的市場,更是農業資源產業的使命。近十年來,我國糧食增產十年成效顯著,但隱憂並未完全消除。三大主糧中,小麥和水稻增長速度相對較慢,糧食口糧保障形勢依然嚴峻。有必要也有可能實現“中國人的飯碗要主要裝中國糧”的目標,水肥壹體化技術正在走向田間。

原因是水肥壹體化高度符合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階段性要求。

有壹句話經常被大家引用:中國用世界9%的耕地、6%的水資源、30%的化肥,生產了世界26%的農產品,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節水、節肥、節地已成為中國農業的迫切要求。與此同時,在快速城市化和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的背景下,“誰來種地”的隱憂日益凸顯。

這些問題和不足可以通過發展水肥壹體化來解決或彌補。在節約肥料方面,美國的肥料利用率在60年代有了質的飛躍。研究證明,在那之前和之後,美國的水溶肥料用量從之前的65,438+00%躍升至60%,而傳統肥料則從60%大幅下降至65,438+00%。

與節肥壹樣,水肥壹體化的節地效果同樣顯著。因為水肥壹體化實現了灌溉和施肥的自動化,地理和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制約將大大減少,原來未開墾的土地可以開墾利用。高粗略估計,通過推進水肥壹體化,在保證現有糧食產量的基礎上,至少可以節約10%的土地。

如果政府關心的是生態效應和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那麽對於農民來說,經濟利益是他們首要關心的問題。至此,水肥壹體化展現出廣闊的前景。借助自動化精準灌溉施肥技術,壹方面可以用更少的人力耕種更多的土地,實現規模經濟;壹方面可以保證農業生產的穩、高、優,提高農產品的市場效率。壹項研究表明,在經濟作物中,水肥壹體化技術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60%以上。

“可以說,水肥壹體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大技術,也是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農業的‘壹號技術’。”高這麽說。

加快水溶性肥料釋放的政策是有利的

與水溶肥加速走向田間相對應的是,管理層對水肥壹體化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利好政策不斷釋放。

根據農業部規劃,到2015年,水肥壹體化推廣面積達到8000萬畝,其中新增5000萬畝。西北地區重點推廣棉花、玉米、果樹水肥壹體化技術,新增面積654.38+00萬畝;東北四省區重點推廣玉米、馬鈴薯、蔬菜水肥壹體化技術,新增面積654.38+08萬畝;華北地區推廣小麥、蔬菜、果樹、花生水肥壹體化技術,新增面積654.38+00萬畝。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地區推廣果樹、蔬菜、糖料作物水肥壹體化技術,新增面積654.38+02萬畝。

同時,在“十二五”期間,農業部等政府部門將大力發展膜下滴灌、微灌、噴灌、集雨補灌、水肥壹體化、旱作節水機械化等高效節水技術。以果蔬等經濟作物生產為重點,大力推進微灌肥壹體化,在各類作物上發展以現代微灌、水肥壹體化為核心的高效節水技術。

此外,政府主導的標準農田建設和高產創建也在為水肥壹體化的實施創造條件。據高介紹,在新疆和東北三省,在去年支持資金6543.8+0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政府將增加60億元的農業設施建設。在華北,這項工作正在加速進行。以山東、河北、天津等省市為例,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水肥壹體化,尤其是山東,成立了以副省長為首的相關機構。

水溶性肥料推廣瓶頸有待突破

雖然水肥壹體化及其水溶肥即將迎來行業曙光,但必須承認,與農業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推進水肥壹體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資料顯示,在以色列,90%以上的農業實現了水肥壹體化技術,創造了沙漠農業的傳奇;在美國,25%的玉米、60%的馬鈴薯和32.8%的果樹使用水溶性肥料產品,采用水肥壹體化技術。而在我國,按照水肥壹體化的嚴格標準,比例僅為1%。

第壹個原因在於觀念的限制。“我們和以色列在發展農業方面最大的差距不是技術,而是理念。在大家的印象中,以色列的水肥壹體化是因為缺水。其實北京和以色列的水資源基本相當,而北京的人口是以色列的三倍,也就是說北京的人均水資源只有以色列的三分之壹,但是為什麽我們還沒有普及水肥壹體化呢?是思維模式的束縛。”高對解釋道。

除了發展理念的缺失,技術短板也需要彌補。在這方面,中國作為後發國家,應該借鑒發達農業國家的經驗。顯然,作為新壹輪水肥壹體化技術推廣的倡導者,金正大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壹點。

2013年以來,他們在國際合作上動作頻頻,邀請了美國、挪威頂尖的水肥專家,與滴灌技術發明者、全球最大的現代農業系統企業Netfim以色列公司合作。“未來,我們將在實驗示範、實驗室建設、產品推廣等方面攜手引領中國水肥壹體化發展。”金正大副總經理羅文生透露。

  • 上一篇:高誌堅最終判了汪輝祥幾年才被逮捕?
  • 下一篇:南寧商標轉讓壹般費用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