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之下,獨角獸遍地。如何上演金融科技領域的“獨角獸大戲”?
現狀是巨頭們還在吸收牌照加速擴張,而機構投資者在等待機會,不願錯過或預見發展紅利。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悉,京東金融已啟動融資高達6543.8+03億元,主要用於並購金融牌照、技術研發和市場投入。
目前,此輪融資已初步敲定領投方,如CICC、中糧等,約占6543.8+00億。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領投方和京東金融將計劃在本月底簽署正式法律文件,並在4月前完成支付。
根據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機構估算京東金融投前估值已達6543.8+0.20億元。本輪融資塵埃落定後,估值將達到654.38+065-654.38+090億元。
十億融資開始。
最新的融資方案顯示,京東金融目前擬融資約6543.8+03億元,領投方包括CICC、中糧集團等超大型LP,約占6543.8+00億元。據內部人士透露,融資方案將於本月底簽署,4月完成支付。
對於京東金融而言,這是其自2017年二季度末正式重組交割以來,首次開始融資。
上期2016,1,京東金融完成A輪融資,獲得由紅杉資本中國、嘉實投資、中國太平保險領投的66.5億元。融資完成後,京東金融估值466.6億元,成為僅次於螞蟻金服和陸金所的估值最高的互聯網金融機構。
據JD.COM 2017二季報顯示,2017年6月30日,京東金融重組完成,京東金融正式開始脫離集團獨立運營。
在A輪融資拆分前,京東金融的股權結構為:JD.COM集團持股69%,A輪投資人持股14%,管理層持股17%。
為了順利推進重組分拆之路,京東金融於2065.438+07年初啟動總額為6543.8+04.3億元的A+輪融資,其中集團出售其28.59%的股份,開放給新投資人和劉基管理層認購。A+融資完成後,京東金融的估值接近600億,與A輪融資後的估值相比變化不大,主要是股權激勵。
京東金融的融資亮點
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悉的融資方案顯示,京東金融有以下投資亮點,分別是:
首先,電商成交額的持續增長和互聯網消費金融滲透率的提升是推動互聯網公司在個人消費信貸市場獲得壹定市場份額的最重要的兩股力量。JD.COM作為國內第二大B2C電商平臺和最大的直營B2C電商平臺,繼續保持高於整體電商行業的增速。
其次,JD.COM商城為京東金融提供了互聯網金融稀缺的天然土壤。京東金融依托JD.COM電商交易場景和賬戶體系,為用戶(包括消費者、直供商、POP商戶)提供及時、便捷、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如消費金融(JD.COM白條、白條+)、供應鏈金融(北京鮑貝、北京小貸)、支付、理財、眾籌、保險等,打造極具吸引力的綜合性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
第三,JD。COM的自營B2C場景,有利於消費和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大規模、高質量拓展。
壹是傳統銀行由於獲客成本和風險控制能力有限,潛在的消費金融需求遠未得到滿足,消費信貸滲透率仍然較低;
二是在供應鏈融資領域,銀行缺乏創新,不介入供應鏈上下遊交易,導致服務效率低,成本高。
第三,京東金融處於高速成長期,增長潛力巨大,在金融控股方向有進壹步發展的潛力。
第四,互聯網行業運營經驗豐富的團隊,JD.COM集團強大的資金支持,控股股東的回購承諾,顯著降低了項目下行風險。
估值1000多億
之前很長壹段時間,參考業內其他公司的估值,輿論對京東金融的估值印象壹般在千億元級別。
但根據記者獲得的融資材料,目前京東金融的估值已經穩穩站在654.38+020億元,而融資完成後,機構給京東金融的報價高達654.38+065 ~ 654.38+090億元。
估值飆升與京東金融的產品線擴張有直接關系。目前其業務架構主要分為消費金融、支付業務、財富管理、供應鏈金融、信貸工廠、保險業務和眾籌業務。
京東金融在公開場合壹直強調的這些業務,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盈利。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末,京東金融營業收入達到1033億元,較2016年末的44.65億元增長131.35%。其中消費金融板塊貢獻的營收最多,占52.8億元營收的51%。其余為支付業務收入16億元,占比15.49%;供應鏈金融收入6543.8+05億,占比6543.8+04.52%;理財1.23億元,占比11.91%。
值得註意的是,撬動這十億收入的京東金融,並沒有同陣營BAT那麽多牌照。不斷向外界傳遞的想法是,它的定位是科技公司,主要是幫助金融機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獲得牌照並不是最重要的。此次,記者獲得的融資材料中明確顯示,京東金融獲得的融資將用於獲取金融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