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田忌和孫臏率領他們的部隊進入魏趙邊境時,田忌試圖迫使趙國邯鄲。孫臏制止了他,說:打架不能打拳頭,打架不能和解,打架不能參加。解決糾紛,妳要抓住要害,乘虛而入,雙方自然可以因為制約而分開。現在魏國的精英已經離開了這個國家,如果我直接進攻魏國。龐涓必回李救之,邯鄲之圍自解。如果我們再在路中間伏擊龐涓,他的軍隊就會被打敗。田忌按照計劃行事。果然,魏軍離開邯鄲,在回來的路上中了埋伏,在桂陵與齊國交戰。魏兵長途跋涉,疲憊不堪,四處逃竄。龐涓勉強收拾殘局,回到大梁打勝仗,趙國之圍就這樣解決了。
◆攻天,解天京之圍。
公元1860年,清軍派與淳率領數十萬大軍攻打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江蘇南京)。清軍被許多軍隊包圍,使天津成為壹座孤立的城市。為了救天京,天王洪秀全召集眾臣商議對策,但對於如此險惡的形勢,大家壹時都想不出什麽好辦法。
這時,年輕的忠臣王成了洪秀全獻計的大將。他說:“如今清軍兵力眾多,硬拼只會兇。請天王給我兩萬人馬,夜間突圍,偷襲敵人糧庫杭州。這樣敵人肯定會分兵去救反國。然後天王借此機會突圍,我也回天京,形成雙重夾擊,天京之圍可解。”
翼王石達開反應很快,說自己也帶了壹個團隊配合忠君。王全的將軍們都認為這是壹個“圍魏救趙”的計劃。有兩個王子帶領精銳部隊突圍,勝利是肯定的。但洪秀全生性喜歡疑神疑鬼,認為天京被圍,形勢險惡。他懷疑兩個國王是不是想趁機逃跑,於是猶豫了壹下,什麽也沒說。
李秀成猜到了洪秀全的心思,頓時跪倒在地,放聲大哭,道:“天王,天國危在旦夕。如果我們有第二個想法。對得起天王和全軍將士嗎?”石達開也跪在國王面前,懇求洪秀全發兵。
洪秀全深受感動,終於同意按計劃行事。今年正月初二,過年期間,清軍憑借人數優勢包圍天京,稍有松懈。半夜,李秀成、石達開各率壹隊,乘著夜色,從敵人封鎖薄弱的東南角突圍出去。清江、淳見小股部隊逃竄,也就沒有追擊。
二王突圍後,分兵:李秀成跑到杭州,石達開跑到湖州。李秀成到了杭州城下,見守軍戒備森嚴。他敦促士兵進攻這座城市,但他們都被擊退了。原來杭州是清軍重要的糧草基地,城內守軍有壹萬多人。他們只堅守城池,不出去反攻。李秀成見三天三夜攻下康州未果,急了。
突然下起了大雨,城內守軍見太平軍久攻不下,十分疲憊。又下雨了,所以他們都躲在城堡裏休息。因為幾天幾夜沒睡好,就倒在地上睡著了。在壹個雨夜,李秀成派出壹千多名勇士,用梯子偷偷爬上城墻。守城將士醒來,城門大開,李秀成進城,攻打杭州。
為了吸引清軍圍困天京,李秀成下令燒毀清軍的糧倉。河唇聞訊,知道杭州失守,後勤補給斷絕。急令副將張玉良引十萬兵來救杭。洪秀全見清軍已分兵來救杭州,敵人正在調動,於是下令全力進攻。李秀成攻占康州,放火燒糧倉後,趕回天京。石達開也回到了天津。兩路兵馬交匯於壹處,機智迂回,避開了張玉良救援康州軍隊的努力,最終順利回到天京。
此時城內外太平軍向清軍進攻。清軍出其不意,戰局大亂,死傷六萬余人,壹敗塗地。清軍慘敗,天京之圍已解。
◆黃興巧妙的化險為夷。
1911四月,孫中山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前,黃興護送壹艘裝有武器彈藥的商船到廣州碼頭,清政府嚴查。幾名檢查員登上船,打開幾個箱子,裏面裝著香蕉和衣服。再往下看就是武器彈藥了!
黃興忍不住急中生智:讓兩個船員擡著兩個箱子往岸邊跑。檢查人員以為是違禁物品,趕忙追上去。當他打開箱子時,他發現只有兩箱外國好酒。黃興追上去,故意稱劇組為“絕望的醉鬼”,並客氣地把兩箱好酒贈送給督察。之後,我去了酒吧,請督察吃了壹頓豐盛的飯。這頓飯吃了幾個小時,等到檢查員醉醺醺地回來時,船上的武器和彈藥已經被搬走了。黃興以“虛”與“實”的策略,巧妙運用“圍魏救趙”的策略,由東攻西,從而化險為夷。
目前使用情況分析
圍魏救趙,避實就虛,尋找對方的弱點,分散競爭對手的商業力量,逐壹擊破。
◆壹個公司協商壹個獲勝方案。
1993期間,國內某進出口公司從國外進口了200萬噸DW產品。考慮到質優價廉,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各大廠商競相下單。該公司也通過經營這種產品獲得了大量利潤。雖然公司因對方延遲交貨而失去了幾次參展機會,遭受了壹定的經濟損失,但出於雙方長期友好貿易的考慮,並沒有對外國投資者進行制裁。
此後不久,DW產品在中國供不應求,公司準備進壹步與外商就產品的重復進口進行談判。為了給國家節約外匯資金,同時降低進口商品采購成本,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想要求對方降價10%。他們當然知道,如果國際市場沒有變化,如果在雙方談判之初就提出要求,肯定會被對方拒絕,對方也很難接受,需要采取壹定的談判技巧來迫使他們就範。
所以經過研究,我們找到了問題的切入點,設計了壹套相當周密的談判方案。在談判之初,我們對最後200萬噸貨物的延遲交貨大做文章。我們說:“由於妳方上次延遲交貨,我們失去了幾次展示和銷售的好機會,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對方聽後以為我們會提出索賠,自然慌慌張張的趕去解釋延遲發貨的問題,道歉,然後戰戰兢兢焦慮不安的等待我們的回應,看時機是否成熟。我們借機要求降價,明確指出希望上次延期交易的損失可以通過這次降價65,438+00%來彌補,對方無奈同意。
老練的談判者往往避免在自己真正關心的問題上強攻,而是指左轉右轉,走彎路,讓對方看不到壹個東西,看不到另壹個東西,最後不得不妥協。我方談判人員巧妙地運用了“圍魏救趙”的策略,使談判達到了預期目的。
◆壹個國家在空中表演“圍魏救趙”的能力。
據2010年5月《環球時報》報道,5日開始的某國大規模軍演進入第三階段,印度洋火藥味漸濃。由於壹個國家的空軍在演習中首次南下,飛到索馬裏海域“宣示實力”,以色列媒體擔心美軍在印度洋的重要據點迪戈加西亞島會受到威脅。媒體認為,通過大規模的外圍機動,壹個國家試圖避免重蹈薩達姆遠離就被打敗的覆轍。中國的尹卓認為,某國海軍在驅逐美艦隊不易,攻打迪戈加西亞基地“圍魏救趙”更難。
最近幾天某國的軍事演習,很明顯是沿著兩個主題展開的,壹個是近海防禦,壹個是遠洋攻擊。壹家國家電視臺9日報道稱,軍演已於8日進入第三階段。在這壹階段的演習中,壹個國家展示了其控制霍爾木茲海峽的能力。空軍出動轟炸機對沿海假想敵海上部隊和指控中心實施空襲。與此同時,海軍利用導彈發射艇發射電子箔條粉碎敵人的地對地導彈攻擊,還成功試射了國產“魚雷導彈”。另外,某國驅逐艦成功對過往船只進行控制和檢查,說明其有能力控制波斯灣。
另壹個趨勢值得西方更多關註。以色列媒體《德布卡軍事情報檔案》8日援引以色列軍事情報稱,在演習中,壹國遠程轟炸機“全部出動”,抵達阿拉伯海、北印度洋甚至索馬裏海域,這是壹國空軍所能到達的最南端海域,表明壹國正在“試圖用自己的空中力量取代美國的海上力量”。這是壹個國家派軍艦到索馬裏海域執行反海盜行動以來,第壹次在亞丁灣出現壹個國家的空中力量。
德布卡的軍事情報檔案擔心壹個國家在陸地上被美國包圍,突破南大洋可能是唯壹的戰略出口。
迪戈加西亞基地位於印度洋中部,是美軍備戰伊拉克的最前沿。
事實上,壹直有國家可能進行外圍機動作戰的猜測。香港《亞洲周刊》曾分析,壹個國家通過與真主黨等海外反美勢力結成攻守同盟,在對美作戰時不會拘泥於壹城壹地的得失,而是通過在外圍“攻其所存”,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
但是,壹個國家的軍隊是否有實力進行大規模的外圍機動作戰,就值得懷疑了。有軍事家說,某國沒有大型海軍艦艇,也沒有遠程航空兵。這次軍演不是作戰計劃的演練,而是擴大影響的行為,目的是表達對其他國家的不滿和與之對抗的決心。
◆買家買高價房。
房子買賣全世界都壹樣。妳今天買,他明天賣,都是因為這個世界變化太快。而買賣的方式就更奇怪了。中國臺灣省某市的壹戶人家移民了,想賣掉自己的私房。賣家要價2300萬新臺幣,委托給壹家房產中介。
該公司業務員在受理案件後,積極策劃廣告宣傳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房間布局的合理性以及配套設施的全面完善,很快將該房屋推向市場。
兩周後,壹個買家出現了。在參觀了我們的房子裏裏外外後,我對所有的條件都非常滿意,但我只出價2000萬新臺幣,離賣家的保留價還差300萬新臺幣。
售貨員沒辦法,只好回去找店主講價。經過三天的討論協調,業主最終同意將售價降至新臺幣21萬元,但聲明不降價,否則立即終止合同。
與2000萬元新臺幣的收購價相比,還差654.38+0萬元新臺幣。鑒於賣家態度堅決,為了促成這筆交易,業務員只好硬著頭皮回去找買家協調。經過壹番周折,買方態度軟化,做出讓步,同意加價50萬元新臺幣,即總價2050萬元新臺幣。同時,為了表示自己買房的決心和誠意,還當場交了新臺幣654.38+0萬元的調解款。
無獨有偶,在中介錢送到的當天晚上,買家找到壹個業務員,告訴他:“壹個月前我在別處又看了壹套房子,各方面都比我現在看好的房子滿意。就因為當時業主不肯降價,幾次協商無果,我只好作罷,可誰知道過了這麽久,我都快忘了這件事,就在壹個小時前。中介公司突然打電話告訴我,業主願意按我的價格賣,但是我今天已經把第二套房子下的中介錢交了。如果失主還是不肯降價,壹意孤行,我真心希望妳能把這654.38+0萬臺幣還回來。”
這壹突發事件難倒了推銷員。對於中介來說,基本上只是壹個中介角色,沒有權利決定是否退款。除非房主同意或者房主接受買方價格,買方反悔買房,否則可以沒收提前支付的調解款。眼前的情況是:壹方表示不再降價,另壹方聲稱被打死也不可能漲價。中介進退兩難。解決問題的唯壹辦法就是盡快把信息發給車主,這個由車主自己決定。
店主聞訊後,也陷入了困境。由於買家更喜歡之前的房子,他可能會食言。如果我同意他的要求但對方拒絕,我有權沒收他的調解款,也就是說資金下降了新臺幣654.38+0萬,以後不管怎麽賣都是有利可圖的。但賺到這654.38+0萬元的前提是接受買方價格——2050萬元,即在原售價基礎上降價50萬元;不想降價50萬臺幣,在目前經濟不景氣,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交易不活躍的情況下,會錯失成交。不知道新買家什麽時候再出現,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出2050萬新臺幣。最重要的是現在是買方市場!
因為事發突然,賣家想了又想,也想不出壹個合適的辦法。買方壹直打電話給中介,要求早日答復,理由是前面房子的主人有急事,否則要立即退還調解款。局面就這樣陷入了僵局。
經過幾十分鐘的“慎重考慮”,業主最終同意以買方價格出售。如果買家拒絕,那就順理成章地“中飽私囊”新臺幣654.38+0萬元。
中介把這個決定告知了買家,買家表面上裝作很無奈,辯解說我其實更喜歡前面的房子,但是後面房子的賣家同意了自己的報價。如果他不接受這筆交易,他將立即損失新臺幣654.38+0萬元。
經過中介在中間不停的周旋,買賣雙方終於成功成交,達成協議。
就本案高價房的整個交易過程而言,看似“水到渠成”,實則是買方“圍魏救趙”的談判策略延伸出來的巧妙議價手段。以新臺幣654.38+0萬元為誘餌,加上“前屋”的威脅,使對方陷入兩難境地,最終落入買家設下的陷阱,實現了買家降價的最終目的。
“圍魏救趙”的“圍”是手段,“救”是目的。要達到“挽回”的目的,就要分散對方的註意力。在商務談判中,要成功運用此計,既要註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又要註意“以陰功吹火”,真正搔到對方的“癢處”,避免“明火執仗”,過早暴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