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雅安藏茶的歷史演變

雅安藏茶的歷史演變

中國的紅茶最早產於四川。雅安歷史悠久。因產於雅安,唐宋以來暢銷藏區而得名。自古以來,它就與藏族人民和西北地區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羌族同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雅安藏茶又被稱為紅茶、黑茶、邊茶、邊茶、四川邊茶、四川南路邊茶、大茶、雅茶等。民族同胞有“寧三日無食,不壹日無茶”、“壹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的深刻感受和體會。

據《周本紀》記載,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倒了南(四川)八族王的茶葉。明史茶法:太祖朱元璋“命天全六次為民,免徭役,使蒸紅茶易馬。”紅茶是藏茶和邊茶,天全縣就是現在雅安市的天全縣。《西藏政治教育指南》附錄:“自文成公主起茶已入藏”,即雅安產的龍團茶、鳳餅茶作為貢品、舶來品入藏。此後,雅安藏茶源源不斷地輸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唐宋以來,朝廷先後采取“茶馬互市”、“茶葉專賣制”、“土地引進制”等政策,雅安藏茶發展迅速。明代茶法:宋太祖“秦、陶、河、牙四國設茶馬司,牙設茶馬司七年”。

雅安的制作技藝主要依靠茶葉品牌和茶廠的傳統藝人和工匠在加工過程中代代相傳的口述,近代以來有文字記載。明代以前,雅安的藏茶生產是分散加工,朝廷統壹收購管理。清朝允許私人藏茶貿易,私人藏茶企業增多。到清朝末年,雅安、天全縣、滎經、名山、邛崍等縣已有200多家茶店。清光緒三十二年(1907),為抵抗英國侵略,抵制印茶入藏,重振雅安邊茶在藏區的地位,川滇邊政大臣趙二豐與四川葉全路共同主持組織雅安、名山、天泉、滎經、邛崍五縣茶商,集資33.5萬兩白銀,在雅安設立邊茶有限公司。辛亥革命後,公司解體。

民國初年,私人茶店數量恢復到100多家,隨後軍閥混戰,苛捐雜稅,藏商攜款私逃,許多茶店倒閉,民國二十四年(1935)只剩下30多家。1939年,西康省成立,國民政府擬在雅設立“中國茶葉公司西康分公司”,專營邊茶。後來民營茶企牽頭聯合成立康藏茶業有限公司包銷全部茶葉報價,關閉了名山、邛崍兩縣的茶企,只為雅安、天泉茶企購買原料代加工成品茶。

1950年2月,雅安解放,共有茶店48家,其中雅安(今虞城)30家,天泉10家,滎經8家。

新中國成立時,官僚資本被沒收,改為國營茶廠,包括草壩、河北、文鼎街、大北街。1953年,藏茶加工廠由48家合並為3家,分別是國營雅安茶廠、國營滎經茶廠、國營天泉茶廠。1972年建成國營名山茶廠,1985年建成國營雅安茶廠(現雨城區)。

2002年國家七部委公布全國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25家,其中雅安6家,約占全國1/4。這些企業對定點生產民族特產的企業實行扶持政策。

2005年,雅安藏茶生產企業15家(其中國家定點企業6家)。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食品藥品安全工程的通知》(國辦發[2003]65號)和茶葉市場準入制度開始實施。目前,已有65,438+00家企業獲得QS認證。

2007年,全市茶葉總產量5.6萬噸,其中藏茶近3萬噸,占全省邊銷茶產量的80%,占全國邊銷茶產量的40%以上。其中60%銷往西藏,9%銷往青海、甘肅,20%銷往甘孜、阿壩,內銷約為12%。

運用傳統制作原理開發的壹系列藏茶新產品,不僅繼承了傳統藏茶獨特的口感、風味、功效和內容,而且在品種、包裝、飲用方式、收藏、裝飾等方面都符合現代都市人的需求。“在家賣茶”、“壹起喝藏茶”的產銷思路,促進了藏茶產品的創新和營銷觀念的轉變。雅安藏茶產品已銷往北京、上海等地。

  • 上一篇:新開公司的股份怎麽分配?
  • 下一篇:伊潘立酮上市了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