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鄙視死後壹年:易圖和從雲爭奪IPO,誰能成為AI第壹股?

鄙視死後壹年:易圖和從雲爭奪IPO,誰能成為AI第壹股?

壹場由AI公司主導的IPO競賽正在緩緩開啟,獨角獸們走出了上市的步伐,但業界喊了兩三年,最終答案仍未定論。

“AI四小龍”中的曠視科技在去年8月打響了上市AI初創企業的第壹槍。但赴港上市計劃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而終止,失去了先發優勢。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

6月5438+065438+10月以來,易圖科技、從雲科技、雲知聲、田蕓李飛等AI公司陸續提交科技創新板招股書,其中雲知聲、易圖已進入詢價階段。但雲知聲近期的質疑可能拖累其上市進程,AI第壹大概率度過,或在65438+10月或明年2月見分曉。

但是,上市不是終點。這些獨角獸仍將面臨技術和商業化的競爭,燒錢大戰不會停止。同時,他們也會真正接受大眾的考驗。如何消化有泡沫的估值是壹個很大的壓力。

國內估值最高、發展最快的AI公司商湯,曾被視為第壹家上市的公司,卻被人忽略為打響第壹槍的AI獨角獸。去年8月,在赴港上市計劃被披露4個月後,曠視科技正式提交港交所招股書,估值40億美元,有望成為AI第壹股。

但是,後來國內外環境發生了變化。去年6月5438+10月,美國商務部列出“艾四小龍”等28家中國企事業單位,限制其從美國采購零部件。鄙視承銷商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都重新評估了與他們繼續合作的風險。港交所上海市委壹開始很擔心,但最終選擇繼續。

按照當時的計劃,曠視科技在提交申請材料、做好去年下半年的財報後,可以在今年年初上市,但環境越來越不利。受疫情影響,上市準備工作並不順利,直到今年5月底才提交補充材料。早在今年2月,被作廢的招股書就壹直沒有恢復。

今年6月初,有媒體報道稱暫停港股上市計劃,主動放棄上市,在港股和科創板上市問題上搖擺不定。當時,迪法恩回應稱,暫停港股上市的消息不實,並稱科技創新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是中國科技企業發展的良好機遇,迪法恩正在積極考慮。

不過,殷琦當時表示,藐視法庭並沒有終止上市計劃。“我們希望上市後股價堅挺穩定,或者在合適的時機穩步推進上市。上市是公司商業運作和治理信心的表現。它是壹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今年9月,界面新聞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迪法恩斯正尋求在香港和內地科創板同時發行股票。據知情人透露,曠視的上市計劃已經有了實質性進展,很大概率會在今年年底上市。當時鄙視表示不予置評。

盡管到目前為止,港交所和上交所都沒有發布新的招股書,但年底上市無望。搜狐科技近日查詢曠視上市事宜,對方表示目前沒有消息可以透露。但顯然,曠視已經失去了上市的先發優勢,AI第壹股將拱手相讓。

目前,已有多家AI公司提交科技創新板招股書加入AI首戰,包括“AI四小龍”中的易圖、從雲,智能語音公司雲知聲,AI算法+芯片公司田蕓李飛。這四家企業被錄取的時間相差壹個月。其中,較早的雲知聲和易圖在12的2月初就進入詢價,但至今沒有回應。從進度來看,AI第壹股最有希望誕生在這兩家公司。

然而最近,雲知聲在智能醫療和家電領域70%的市場份額遭到了投資者的質疑,其競爭對手科大訊飛也聲稱其數據嚴重失實。有分析認為,雲知聲可能面臨多輪問詢,影響上市進度。那麽依圖科技很可能會率先上市,成為AI第壹股。

根據修訂後的科技創新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從交易所受理到中國證監會註冊,科技創新板企業審核時限不超過3個月。也就是說,如果進展順利,易圖科技有望在明年6月或2月獲批上市。

此外,還有壹批AI公司正在籌備或正在上市。國內估值最高的AI獨角獸商湯科技此前多次傳出上市計劃。據《財經》早前報道,商湯在壹份融資方案中提到,預計三年內A+H股兩地上市,並壹直在與券商接觸。

此外,提供企業級人工智能PaaS平臺服務的第四範式近日被透露正在進行Pre-IPO融資,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壹季度提交上市申請。去年9月,機器人公司大雲科技也提交了在美國上市的招股說明書,但因為被列入實體名單而被擱置。極有可能選擇科技創新板,另壹家機器人公司育碧去年開始IPO。在更早的8月底,斯皮策宣布獲得數億元Pre-IPO戰略投資時,也表示將全面啟動上市計劃。

可以說,AI獨角獸已經從前幾年的融資競爭逐步升級為IPO競爭。有業內人士表示,被資本困住的創業公司,上市之路往往並不完全由創始人決定。畢竟背後的資本是有利益回報訴求的。同時,科技創新板的及時推出無疑為這些機構提供了退出渠道,AI明年將迎來更密集的上市潮。

根據胡潤今年8月發布的全球獨角獸榜單,中國有20多家AI獨角獸企業,但目前有明確上市計劃的不到壹半,更多新興AI公司處於爆發前夜。

在無法繼續依靠投資機構輸血後,上市成為了這些獨角獸最後的選擇,但上市也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考驗。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商湯已完成總計約40億美元融資,是“AI四小龍”中吸金最多的壹家,背後有阿裏、軟銀、IDG、淡馬錫等機構支持。另外三家公司也有多家知名機構加持,其中曠視融資總額約為654.38+0.3.5億美元,按數字算超過4億美元。被稱為“人工智能國家隊”的從雲已經從大多數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資機構獲得了35億元人民幣。

但是,燒了這麽多錢,這些企業還沒有實現自身造血,還沒有在技術研究上形成牢不可破的壁壘,還沒有打開更廣闊的商業化空間。從目前已披露業績數據的AI公司來看,收入高速增長、高虧損、高投入是AI公司的普遍現狀,雖然之前獲得了巨額資金,但未來發展仍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

就收入而言,公司如迪法恩斯、從雲、易圖等。都有幾倍的年復合增長率,但從規模上來說都不如商湯。根據《財經》披露的數據,去年商湯營收超過50億元,而從雲和易圖剛剛分別超過8億元和7億元,去年上半年營收不到6543.8+0億元。

雖然營收保持高速增長,但仍難逃虧損。前述媒體披露,商湯2017和2018年度凈利潤分別為110萬元和0.59億元,但去年未實現盈利。迪法恩斯從2016到2019累計虧損高達96億元,從2017到今年上半年累計虧損近73億元。同期,從雲和雲知聲也分別虧損了近23億元和9億元。田蕓李飛從2017到今年前三季度虧損總額超過65433。

即使扣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或股權費用等非經營性因素的影響,很多企業仍然出現重大虧損。如果扣除該數字,虧損仍將達到近23億元,雲將虧損11億元。與此同時,這些企業的R&D投資也保持增長,占收入的100%以上,這已成為虧損的主要因素。

在商業布局上,企業紮堆嚴重,應用領域重疊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AI四小龍”都是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都有安防和金融領域。智慧城市/園區、醫療衛生、交通運輸、商業零售等領域也是很多企業同時看中的賽道。這也和行業整體情況壹樣。艾媒咨詢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安防和金融是AI應用最重要的兩個場景,去年占比分別為53.8%和15.8%,合計接近70%。

然而,雖然“AI四小龍”都是以計算機視覺起家,但在發展路徑上卻逐漸顯現出差異。商湯的打法是廣撒網,覆蓋更多行業,鄙視則是通過開放、平等的方式構建行業生態。從雲構建了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基於算法和芯片整合了多個技術領域。與此同時,AI企業核心化建設和軟硬件壹體化也正在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

不少業內人士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認為,AI行業已經進入優勝劣汰階段。雖然這些獨角獸已經獲得了壹定程度的商業驗證,但是如何挖掘更多的場景,深度食用,仍然是壹個挑戰。這需要通過提升自身的技術或服務來構建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從未在更大規模或更廣範圍內推廣應用產品。

但對於目前普遍虧損的AI公司來說,這仍然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上市將為這些公司提供更多的彈藥。很多公司在招股書中都提到,融資渠道相對單壹是他們的競爭劣勢。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AI應用市場,如何獲得擴大企業規模所需的資金,被這些公司認為是制約其快速成長的重要因素。

隨著AI公司開始上市,燒錢大戰也隨之而來。目前提交科創板的4家AI公司中,

易圖募資金額最高,達到75億元,從雲和田蕓李飛也分別達到37.5億元和30億元,雲知聲募資超過9億元。AI技術及相關系統或平臺研發是集資的主要流向。例如,根據數字,70%以上的資金將用於芯片研發、基於視覺推理的邊緣計算系統和高級視覺智能計算平臺。

這些項目僅靠這些公司目前的現金流難以支撐,技術仍將是AI公司未來投資的重點,這將可能繼續成為企業利潤的障礙。事實上,目前AI行業更多的技術表現為優化而非顛覆。大部分企業的技術實力還是比較淺薄的。要保持競爭優勢,就要不斷優化或開發高端技術,這必然意味著更大的投入。

  • 上一篇:井岡山景點介紹
  • 下一篇:兩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同壹個人,是不是同壹家公司?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