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順豐控股(002352。SZ)、京東物流(HK:02618)、中國外運(601598)、Suning.cn(002024。SZ)和HNA冷鏈(831900)。
本文的核心數據:冷庫容量的區域情況,我國冷庫總量,世界各國人均冷庫容量
冷庫是整個冷鏈的核心環節。
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涵蓋倉儲、運輸、配送、零售等環節。這些環節中任何壹個環節缺乏冷鏈設施,都會大大降低產品質量。其中最核心的關鍵環節包括冷庫的設計和建設。根據實際需求,冷庫大致可分為大型庫、中型庫、小型庫和微型庫。中小型冷庫壹般用於超市、農貿市場等冷鏈終端,或者在田間地頭的冷鏈起點存放剛收獲的農產品。
新的國家冷庫設計規範將於今年年底實施。
現代標準冷庫有鋼架結構,方便叉車操作。冷庫主要消耗電能。為了降低能耗,冷庫壹般采用保溫性能較好的材料和能耗較低的備料設備,並采用計算機系統調節溫度。為了實現全程不斷鏈,冷庫還應包括儲存區、配送加工區等基本功能區,同時根據客戶需求,有預冷區、解凍區等特殊功能分區。
由於專業性很強,冷庫設計需要冷庫工程師來完成。工程師在設計冷庫時不僅要考慮冷庫的專業性、實用性和經濟性,還要註意冷庫的安全性。每年都有大量因冷庫設計引發的冷庫事故,因此冷庫設計必須遵循壹定的規範。根據住建部發布的關於國家標準《冷庫設計標準》和《冷庫施工及驗收規範》的公告,國家標準《冷庫設計標準》編號為GB50072-2021,將於2月2021至1實施,國家標準《冷庫施工及驗收規範》編號為GB。
我國冷庫資源分布不均
我國冷庫資源嚴重失衡。國內冷庫主要建在沿海地區,而中部和西北地區冷庫數量極其匱乏。這些地方運輸率低,保質期短,食品安全隱患大。在中國,新鮮食物,尤其是水果和蔬菜的損失很嚴重。原因之壹是冷鏈流通率只有19%。
據中國冷庫聯盟統計,2020年,我國最大的冷庫容量將在華東地區,總容量為654.38+0860.5萬噸,占全國冷庫總容量的37.8%。其次是華中地區,冷庫容量為752.7萬噸;第三位是華北地區,冷庫容量731.2萬噸。
冷庫建設近年來增長迅速。
隨著國家支持冷鏈物流發展政策的出臺,冷鏈物流項目陸續上馬,各類冷鏈物流相關資源配置進壹步完善。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各級政府意識到冷鏈物流在保障基本民生方面的重要性,發展冷鏈物流產業,推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布局成為許多地方政府的發展重點。
隨著冷鏈基礎設施新政的逐步深入,冷鏈物流和流通環節兩端的各類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進壹步提升,逐步向系統化、體系化方向沈澱。據中國物聯冷鏈委員會預測,2020年我國冷庫容量將超過7080萬噸(折合654.38+770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654.38+076.5438+0%。近年來,冷庫容量規模壹直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人均冷庫容量遠低於國際水平。
根據IARW的數據,2018年,美國人均倉儲面積達到0.49 m3/人,日本為0.32 m3/人,中國僅為0.13 m3/人,人均冷庫容量僅占美國的1/4,反映出國內冷庫建設規模仍有增長空間。2020年,Lineage在美國排名第壹,冷庫容量5066萬立方米,幾乎是中國的壹半。而全國排名最高的冷鏈物流僅為274萬立方米,僅為天堂的1/20,冷鏈資源配置水平有待進壹步加強。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冷藏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