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李寧行業動態分析?目前情況如何?

李寧行業動態分析?目前情況如何?

李寧實業?運動服裝行業?還是李寧公司?如果有用,請采納。妳的收養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

1.運動服裝行業: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運動服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李寧公司:李寧公司自2004年上市,業績壹路走高。2009年,其在內地的銷售額首次超過阿迪達斯,業績壹度占據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前列。但近年來,隨著其他運動品牌的強勢發展,國內外市場持續低迷,李寧公司業績持續下滑,正遭遇生存危機。此外,李寧發展戰略的失誤和品牌精神的缺失也是李寧出現問題的原因。目前,李寧公司應該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找到發展的道路。

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幕前,體育品牌李寧在香港上市。2008年北京奧運會,李寧將奧運營銷推向了頂峰。次年,大陸市場銷量首次超過阿迪達斯。李寧的業績壹度占據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前列。但2011年報顯示,李寧公司全年營業收入8931億元,同比下降5.84%,凈利潤3.86億元,同比下降65.19%。經過多年的不斷攀升,業績開始下滑。2012上半年銷售收入38.8億元,同比下降9.54%,凈利潤0.44億元,同比下降84.92%。到2013,凈虧損已達3.92億元。銷售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有這種情況的李寧不是壹個人。國內本土運動品牌市場萎縮,業績大幅下滑,前景堪憂。本文分析了李寧公司的現狀,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壹、李寧公司存在的主要問題

李寧品牌的核心價值在消費者心目中並不十分清晰,現有消費者對李寧品牌的品牌認可度與李寧公司努力打造的品牌定位並不十分相符。消費者認可的壹些品牌屬性,正是李寧公司為了實現品牌國際化戰略而希望弱化的。

(A)市場問題

1.品牌定位不清晰。根據蓋洛普咨詢公司所做的研究,友好和有國家榮譽感是李寧最突出的品牌個性。而不是李寧努力塑造的年輕、時尚、國際化。李寧的目標定位是“高端”、“專業”、“國際化”。李寧的定位是“高端”、“初級”、“民族品牌”。同時,消費者定位為“友好”、“榮譽”、“民族品牌”。而且“民族”的屬性正在被李寧的“國際化”欲望所削弱。

2.風格與品牌形象不符。由於品牌定位不清晰,李寧公司在產品設計、贊助活動、形象和產品廣告、開店風格,甚至形象代言人的選擇上都存在壹些問題,使得消費者對李寧品牌的印象淩亂,品牌形象不符。

3.李寧不完全的高端定位導致兩面受敵。“如果我沒錢,我會買更便宜的安踏;如果我有錢,為什麽不買國際品牌耐克和阿迪達斯?”2008年以後,李寧開始走高端戰略,但是李寧的高端發展很不徹底。結果,耐克和阿迪達斯是前面的兩大國際巨頭,後面是安踏和特步等中國本土企業的挑戰者。李寧公司原本建立和依賴的中高端市場定位空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擠壓。

4.太急於改變了。渴望從價格市場向價值市場轉變。李寧也做了壹個冒險的決定:通過提價來拉近與國際運動品牌的距離。雖然漲價後李寧品牌產品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外資品牌的價格差壹直在縮小,但李寧品牌的主要客戶群體仍然集中在二三線城市,而且由於產品的款式、體驗、營銷方式沒有同步跟進,持續的漲價行為使得李寧原有的性價比優勢完全喪失,那些對價格已經相當敏感的消費者不得不轉向安踏、匹克等國產運動品牌。

(B)管理問題

2008年的輝煌過後,李寧公司業績下滑,直至虧損。2010年,李寧公司首席執行官張勇大膽啟動品牌重塑運動,希望改變不斷下滑的業績。然而事與願違,這場戰役讓李寧公司的財務報表更加糟糕。仔細分析,李寧公司的問題不僅在於市場改革的失誤,更在於其內部管理的混亂。

1.成本太高了。成本控制壹直是制約李寧利潤的壹大方面。成本高的問題在公司存在很久了,但是從公司沒落到公司改革,到李寧回歸,這麽多年過去了依然存在。對比李寧和安踏,在人員成本上,安踏包括大量工廠員工在內的整體人員是11。

500人,2011中的成本比只有4。

180人的李寧更低;營銷方面,李寧的投入在國內同行業中排名第壹,費用占營業收入的65,438+07.6%,安踏為65,438+03.7%。但問題是,李寧虧損了3億多。

2.頻道失控了。李寧公司壹直采用“輕公司”的渠道模式,即把生產和銷售外包給渠道來完成。雖然這種渠道模式現在已經成為主流的商業模式,但是對於李寧來說還是為時過早。因為這種模式的前提是企業要有很強的控制上下遊的能力,控制產品的順利生產,控制下遊對政策的執行。李寧公司在這兩方面還是有欠缺的,所以由於生產問題,經銷商不願意增加庫存,整個供應鏈缺乏協調統壹。

3.管理粗糙。李寧公司很多有抱負的中高層員工普遍認為公司的管理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部門之間協作不暢,員工之間本位主義,導致工作效率低下。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存在協調不佳的問題,影響了公司的整體發展。此外,李寧管理的某些方面過於細致,部門劃分過於精細,數量過多,直接增加了管理成本。

在品牌推廣上,奧美公關負責李寧籃球的新媒體推廣,而李寧綜合類產品的新媒體推廣則交給壹家名為時光趣互動的營銷公司,其他所有推廣都交給福萊國際公關公司。三家公司有業務交集時,需要李寧公司的人來協調,大量工作需要停止。而且李寧公司的協調人也是不斷變化的。

二、李寧公司的改革

李寧2008-2009年的高速增長,暗中加速了他的衰落。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李寧高層的品牌重塑運動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加重了負擔。被視為李寧公司“救世主”的李寧,49歲重回公司,希望改變現狀,重振李寧昔日輝煌,延續李寧夢想。

  • 上一篇:ipo排隊的順序是怎樣的?
  • 下一篇:明宇資產張小花:科技春天,科技牛市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