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2年工業磷酸壹銨需求將增長至29萬噸(與2020年相比),2023-2025年磷酸亞鐵鋰需求將快速增長至207萬噸,對應工業級磷酸/磷酸壹銨需求總量為161000噸。從2025年到2030年,磷酸亞鐵鋰的需求將快速增長到1000萬噸,對應工業級磷酸/磷酸壹銨的總需求約為800萬噸。
說明:目前國內磷酸二氫銨總產能約為165438+萬噸。按照2025年的需求,目前的市場缺口約為565438+萬噸,到2030年將有690萬噸的缺口,這對於擁有磷酸二銨整體產能的企業來說有著明顯的機會。
(1)黃磷和磷肥雖然可以生產高純度磷酸和工業壹銨,但擴能需要1.5年以上。總磷加工能力受政策限制,磷化工產能擴張目前受政策限制,磷加工屬於類許可業務。
(2)不同產品的生產能力可以替代。比如黃磷和磷肥可以轉化為工業級磷酸/磷酸壹銨,但轉化會導致黃磷和磷肥本身短缺,總磷加工量大的企業會受益。進壹步緩解短缺可能需要調整產業政策。
(3)磷礦資源面臨短缺。此時提高磷礦產量會面臨兩個壁壘,第壹是磷礦開采的政策壁壘,第二是磷資源的稀缺性壁壘。磷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我國現有的儲采比只有35年左右,每噸磷酸亞鐵鋰消耗1.9噸磷礦。2025年,磷酸亞鐵鋰的潛在需求將占2020年磷礦石產量的4%以上,2030年可能達到20%。這種需求將導致磷礦石的短缺。
(4)根據行業內公司的口徑,生產肥料級磷酸壹銨每噸需要約1.5-2噸磷礦,而壹噸工業級磷酸需要約3.7噸磷資源(換算成純五氧化二磷)。如果提純成磷酸二氫銨做電池,會消耗更多的磷礦資源。隨著磷酸亞鐵鋰比重的增加,需求將從磷酸亞鐵鋰-磷酸鐵-高純磷酸/工業壹銨-黃磷/磷肥-磷礦的產業鏈向上傳導,供不應求的產品價格將快速上漲。
2.磷酸二氫銨(磷酸鐵鋰電池用實際收入)企業
1、川發龍蟒:全球產銷量最大、國內出口量最大的磷酸銨生產企業,出口量超過國內出口總量的50%;目前,公司以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磷酸二氫銨和飼料級磷酸氫鈣為核心產品,磷酸二氫銨產能40萬噸/年,飼料級磷酸氫鈣總產能55萬噸/年,磷石膏產能200萬噸/年。公司襄陽基地白諸磷礦年產1萬噸磷礦生產規模已基本建成,正在進行礦山驗收。生產結束後,剩余的磷礦產品將對外銷售。田瑞礦業年產磷礦365萬噸,獲得磷礦資源9000多萬噸,而公司原有儲量超過4800萬噸,合計6543.8+0.38億噸。
註1:2021前三季度利潤8.4億,同比增長42.2%,創歷史新高。但第三季度較第二季度下降64.5%,總股本1763萬,每股收益0.56元。目前總市值318萬。
2.新陽豐:公司擁有農用磷酸壹銨產能654.38+0.8萬噸,磷銨總產能居國內前列,其中磷酸二氫銨產能654.38+0.5萬噸/年,磷酸為中間體產能。規劃磷酸產能40萬噸/年,磷礦石產能90萬噸/年,磷礦石資產總儲量約5億噸,部分未充分勘探。
註2:2021前三季度實現利潤10.51億,同比增長32.54%,創歷史新高。但第三季度較第二季度下降3%,總股本1.3.05億,每股收益84元。目前總市值236.9億。
3.*st鄭錦:公司2020年將生產磷酸壹銨45萬噸,全資子公司貴州金正大擁有磷酸壹銨,其中磷酸二氫銨20萬噸。磷礦儲量8000萬噸,規劃年開采能力200萬噸。
註3:2021前三季度利潤-2300萬,同比增長92.54%。第三季度虧損-6900萬,總股本32.86億,每股收益-0.01元。目前總市值83.4億。
4.六國化工:尿素產能:30萬噸/年,磷酸壹銨產能:45萬噸/年(其中公司有兩家控股子公司生產磷酸二氫銨,湖北六國產能為5萬噸/年,新科化工產能為3萬噸/年。
)、磷酸二銨產能:64萬噸/年(本部濕法磷酸產能為40萬噸P2O5/年,每實際生產1噸磷酸產生約4.5噸磷石膏,實際副產磷石膏約* * 1.6萬噸/年;磷石膏綜合利用率為100%。湖北六國濕法磷酸產能20萬噸/年,副產約654.38+0萬噸/年。目前磷石膏綜合利用率35-40%),復合肥產能654.38+50萬噸/年,硫酸鉀產能6萬噸。
註4:2021前三季度利潤2.4億,同比增長61.68%;第三季度利潤8800萬,總股本5.22億,較第二季度下降9.9%。每股收益0.46元,目前總市值4491萬。
5.雲圖控股:6萬噸黃磷、60萬噸純堿、43萬噸農用磷酸壹銨、654.38+萬噸磷酸二氫銨、654.38+0.4萬噸優質食用鹽、6萬噸食用氯化鉀、8萬噸調味料、60萬噸氯化銨、654.38+磷酸二氫鉀。探明儲量1.8億噸的磷礦、2.5億噸的鹽礦和2億噸的硫鐵礦;
註5:2021前三季度利潤7.8億,同比增長110.68%,三季度利潤3.77億,同比增長69.2%。總股本101億,每股收益0.78元。目前總市值161.8億。
6.川恒股份:公司控股子公司直接持有的磷礦儲量為654.38+0.6億噸,參股公司天壹礦業的磷礦儲量為3.7億噸。根據持股比例,磷礦權益儲量為654.38+0.8億噸。兩* * *是3.4億噸。磷礦產能250萬噸/年,擬建設年產50萬噸磷酸鐵生產線,磷酸二氫銨產能654.38+0.4萬噸。
註6:2021前三季度實現利潤211億,同比增長48.56%;第三季度利潤1.7億,同比增長51.6%。總股本4.88億,每股收益0.43元。目前總市值200.7億。
總結:
按工業磷酸壹銨產能排名:川發朗曼(40萬噸)、*st鄭錦(20萬噸)、新洋豐(654.38+05萬噸)、川恒股份(654.38+04萬噸)、雲圖控股(654.38+00萬噸)、六國化工(8萬噸)。
按磷礦儲量排名:新洋豐(5億噸)、川恒(3.4億噸)、雲圖控股(654.38+0.8億噸)、川發朗曼(654.38+0.3.8億噸)、*st鄭錦(0.8億噸)、六國化工(無)。
按市值排名:川發龍文(3654.38+0.8億)、新洋豐(236.9億)、川恒(200.7億)、雲圖控股(654.38+0.8億)、*st鄭錦(83.4億)、六國化工(44.9億)。
與2020年三季度增速相比,排名如下:雲圖控股(110.68%)、*st鄭錦(92.54%)、六國化工(61.68%)、川恒股份(48.56%)、川發龍蟒(42.2%)。
與2021二季度同比增速相比,雲圖控股(69.2%)、川恒股份(51.6%)、新洋豐(-3%)、六國化工(-9.9%)、川發朗曼(-64.5%)和*st鄭錦(虧損)
綜合排名標的關註順序:新洋豐、雲圖控股、川恒股份、川發龍蟒。
備註:還有壹些企業沒有放上去(所以不全)。
投資有風險,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