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股東權益變動,力帆汽車當日停牌,65438年2月23日復牌。至此,從8月份開始,力帆汽車旗下的力帆乘用車等10家全資子公司向法院申請力帆汽車重整,力帆汽車重整四個月已經開始出現曙光。
控股股東變更為,實際控制人不再姓尹。
事實上,兩江基金和吉利麥捷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麥捷”)作為財團參與了力帆汽車的重組。招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經理白奕陽認為,力帆汽車重組引入外力對其未來發展極為重要。
企業調查資料顯示,兩江基金是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背後的大股東是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吉利邁捷是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背後的大股東是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換句話說,力帆汽車的重組是由重慶兩江新區政府主導的,吉利參與其中並發揮了重要作用。
165438+10月6日,力帆汽車重組管理人與兩江基金母公司吉利少校、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科技集團”)共同簽署《力帆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重組投資協議》?,明確重組出資人身份,確定吉利麥捷與兩江基金共同發起設立滿江紅基金。此外,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或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持股比例超過70%的絕對控股公司(以下簡稱“產業投資者”)是力帆重組的主要參與方。
企業調查資料顯示,滿江紅公司由兩江基金和吉利邁捷共同出資設立,雙方持股比例分別為565,438+0%和49%。但值得註意的是,滿江紅公司是在今年8月6日註冊成立的,當時力帆汽車還沒有確認重組投資方的意向;65438+2月65438+4月,滿江紅基金成立。
此外,力帆汽車的公告顯示,本次權益變動將通過資本公積轉增股票實現。變更完成後,滿江紅基金和產業投資者將分別持有力帆汽車29.99%和20%的股份,對力帆控股的持股比例將降至65,438+03.75%。根據力帆汽車的公告,產業投資者可以明確定義為吉利;此外,吉利仍持有滿江紅公司49%的股份,業內有觀點認為吉利是重組後力帆汽車的實際控制人,但吉利表示不方便回復,以公告為準。
9月,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偉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截至目前,力帆汽車已剝離尹姓,兩江管委會和吉利成為實際控制人。
燃油乘用車產量為零,未來重點在新能源。
今年6月5438+10月和6月5438+065438+10月,力帆汽車傳統燃油乘用車產量為零,新能源乘用車產量也下降了60%以上。6月5438+065438+10月,力帆汽車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僅為145。今年前三季度,力帆汽車實現營業收入26.06億元,同比下滑60%,凈利潤-34.45億元,同比下滑超30%。
根據《力帆股份重組方案》,重組投資方將把力帆打造成為智能網聯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的龍頭企業,成為吉利科技集團電動汽車制造業務的唯壹上市平臺。重組方案顯示,將引入智能化、平臺化、網絡化的電動汽車置換業務,打造新品牌、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將逐步形成年產65438+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能力。在品牌建設方面,依托吉利品牌的支持,產業投資人的專業團隊將打造壹個全新的品牌,專註於B端大眾市場和C端中高端整車市場。
白壹洋曾分析“吉利科技集團和國有基金共同參與力帆汽車重組,不在港股吉利汽車旗下,吉利汽車?很可能是希望在吉利控股下再搭建壹個上市融資平臺。”目前吉利確實想通過力帆實現換電業務上市。
今年7月1日,重慶兩江新區與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吉利高端新能源汽車(重慶)生產基地項目、吉利工業互聯網總部及數字化工廠項目落地兩江新區;9月,吉利科技集團吉利科技智能換電站在重慶全國首發,換電模式將率先在重慶兩江新區落地。
根據吉利科技集團的規劃,計劃今年在重慶完成35個換電站的建設,2021年在重慶完成100個換電站的建設,2023年超過200個換電站——將重慶打造成為輻射華東、華北乃至全國的換電站示範城市。可以說,對於吉利來說,大本營在重慶的力帆汽車是壹個很好的紐帶,也便於吉利汽車鞏固壯大重慶市場,進而輻射到其他地區。
此外,據悉,力帆汽車在6月165438+10月16日召開的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表示:“壹旦重組工作完成,將首先量產80V”;吉利科技集團旗下電動MPV楓葉”;165438+10月19日,力帆汽車發布公告稱,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與力帆股份就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簽署了授權協議,以及關於基地加工業務的轉讓協議或其他加工業務協議,以支持和保障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的產能。
根據重組計劃,力帆汽車未來將專註於新能源汽車和動力交換。正如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所說,力帆汽車很可能成為吉利的生產基地或代工廠。不過,白騎士的進入可能會阻止力帆退市進入破產程序,力帆能否借力重生還有待觀察。
新京報殼牌財經記者?王林林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