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連雲港200多家化工企業關停:僅34家企業存活。

連雲港200多家化工企業關停:僅34家企業存活。

文《法人》全媒體記者彭飛

2065438+2008年4月,受環境汙染事件影響,江蘇連雲港市“關良”化工園區200多家化工企業集體停業整頓。連續停業整頓壹年多,沒有壹家企業驗收復工,國務院督查組曾點名指出政府監管方式和手段存在“壹刀切”現象。

法人曾於2020年6月5438+065438+10月9日報道此事,引起巨大反響。165438+10月27日,國務院再次將此事列入部分地方和單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進行通報。

近日,《法人》記者從連雲港市工信局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連雲港“關良”化工園區剩余的59家企業中,有25家被列入關停退出名單。這意味著,在化工園區的200多家企業中,只有34家企業成為幸運兒,在這場備受矚目的“壹刀切”事件中幸存下來。其余170家企業將徹底關停。目前,當地政府正在研究相關退出機制。

在之前的采訪中,“兩灌”化工園區200多家化工企業之所以集體停業整頓兩年多,從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和化工園區多家企業來看,都是因為環保整改的要求。

然而,“長期停業整頓”的原因似乎並不那麽簡單。記者調查了解到,連雲港對停產整頓企業復工的要求,並不完全取決於企業是否整改達標,還取決於關停目標是否完成。

記者掌握的材料顯示,連雲港某政府官員在2065438+2009年4月連雲港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上,明確要求將關閉企業數量作為考核指標。該負責人在文件中表示,“在完成關閉企業的序貫進度前,市政府不受理相關縣(區)復產審核報告。”

這意味著復產必須建立在關閉企業指標完成的基礎上,關閉企業數量不能完成。部分企業即使達到驗收條件,也無法恢復生產。

這種將復工條件與關閉企業指標掛鉤的做法,受到了大量企業的詬病。

上述政府官員要求將關閉企業數量作為考核指標,被指背後原因或為引入另壹家更大的化工企業。

2018年底,上市公司東方洪升收購的“洪升16萬噸/年煉化壹體化”項目落地連雲港市許巍新區,成為連雲港石化基地首個千萬噸級以上的煉化項目。公開數據顯示,項目達產後,預計年均營業收入約925億元,年均凈利潤約94億元,利稅超過200億元。

2020年7月27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向連雲港市委市政府發出預警函(以下簡稱“預警函”),稱當地政府對承諾事項“打折扣”,石化基地項目環評失控,風險較大,導致“654.38+06萬噸煉化項目”存在無法如期投產的風險。

預警函還透露了壹個重要信息:連雲港承諾2020年底前關閉139家化工企業。《預警函》指出,根據連雲港市環境質量現狀和實際排放量分析,排汙指標可能成為無法兌現的“白條”,不利於區域環境質量改善,阻礙重大項目建設和投產,也將給企業投資帶來巨大風險。

從這封“警告信”中還可以看出,連雲港市政府要求關停“兩灌”園區的化工企業,或許是為了給洪升煉化壹體化項目騰出環保指標。這種做法是典型的換籠。”壹些商界領袖質疑道。

2019,12年6月,國務院督查組明確指出政府督查方式單壹,存在“壹刀切”現象。發生事故或被媒體曝光後,被要求停產。雖然制定了復產的工作程序,但真正復產的企業很少。

隨後,江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回頭看”,國務院再次指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不是要限制發展,而是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壹些地方采取了“壹刀切”的方式,比如全面停產、禁批、限批,直接把安全和發展對立起來。連雲港市灌南、灌雲化工園區企業長期停工,部分低風險高效率企業未能復工。連雲港市、鹽城市在解決安全生產歷史遺留問題上做得不夠。

2020年6月27日165438+10月27日,針對灌南、灌雲化工園區企業存在的問題,繼多家媒體報道連雲港“壹刀切”的做法後,國務院再次將連雲港上述舉措報道成壹些地方和單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問題。

通報指出,江蘇省連雲港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部門壹拖再拖,復產申請久拖不決。檢查發現,2065438+2009年6月,連雲港市出臺《關於做好全市化工企業復產工作的通知》,提出化工企業復產審批程序,包括縣級核查、市級部門審核、市政府審批。在審查環節,要求市級相關部門在五個工作日內將審查結論報送市工信局。2020年4月6日,江蘇華爾化工有限公司通過灌南縣向連雲港市政府提出復產申請,但該市生態環境、消防、住建三部門未提出審查意見,牽頭部門市工信局未按照職責執行。截至18年6月6日現場檢查,公司復產申請仍未通過,無法進行正常生產經營。

“兩灌”化工企業停業整頓期間,部分執法人員強行拆除了部分企業的生產設備。

其中,連雲港邁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連雲港瑞坤化工有限公司、江蘇中燃化工有限公司在灌雲化工園區的生產設備均在此期間拆除。

企業提起行政復議後,灌雲縣政府的強拆行為最終被連雲港市政府確認違法,企業隨後提起行政賠償訴訟。

對此,連雲港市司法局曾發布情況通報稱,3起案件被確認違法後,3家企業可能提出行政賠償請求,也可能影響其他21家企業跟進。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引發群體性信訪、行政復議或訴訟,造成更大的不穩定性。

此外,據報道,邁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在三家被拆遷企業相繼提起行政訴訟後被拘留。記者了解到,邁克公司已撤回對灌雲縣政府的行政訴訟,曾某已被取保候審。

灌雲縣委宣傳部回應記者稱,接到連雲港市政府行政復議決定書(確認拆除設備違法)後,灌雲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責成煙威港鎮人民政府及時與企業溝通協調,提出對拆除設備進行評估,並在評估價格的基礎上討論補償事宜。目前,連雲港邁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達成退出補償協議,其行政賠償案件已撤回;由於連雲港瑞坤化工有限公司和江蘇中煙化工有限公司要求過高,雙方至今未達成壹致。

目前,設備被拆除的企業已與政府達成協議,並獲得部分補償。但仍有數百家企業被永久關閉。他們將如何退出,如何補償?

近日,壹份響水生態化工園企業退出補償政策在關良園區企業間流傳,但關良園區化工企業尚未收到補償政策。

法人將持續關註連雲港“兩灌”化工園區企業存在的問題。

結束

編輯:崔曉琳|統籌:王千

編輯:王千|排版:張博

  • 上一篇:醫師協會主席致辭
  • 下一篇:馬雲套現430億,退休。如果支付寶破產,余燦的錢會被取出來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