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從事海洋科學研究,出版《廣東海洋經濟》等專著5部,論文3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他是中國早期研制航空遙感儀器、論證海底標準體系的科技人員。六五參與國家海洋遙感研究,獲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中美海洋與大氣聯合研究,負責熱帶西太平洋海氣相互作用研究調查,獲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國家重點項目廣東沿海灘塗資源調查、廣東海島資源綜合調查與開發試驗,分別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壹等獎。主持FSSI-1淺海海底信標系統研究工作,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了廣東近海汙染調查、南海中部環境資源綜合調查、南海南沙調查和大陸架專屬經濟區調查、中日亞熱帶環流調查和第二次全國海洋汙染基線調查。作為第二、第三主持人參與了“中國東南沿海赤潮發生機理研究”、“中國沿海典型養殖區赤潮發生過程及其防治對策研究”、“深圳灣赤潮發生規律及成因研究”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十多年來,他壹直負責南海的汙染監測網絡,並擔任廣東省環境保護委員會和粵港環境聯絡小組成員,為保護南海的海洋環境和資源以及減災防災做出了巨大貢獻。多次應邀參加國際會議,在協調南方海洋科技工作方面成績顯著,聲譽較高;在海洋界有壹定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學會先進工作者獎勵,兩次出席中央國家機關黨代會。1993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上一篇:李嘉誠擁有哪些公司?他們都在做什麽?下一篇:蘇教版六年級語文練習6和練習7怎麽寫?快快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