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孟慧媛
所有的商業模式都試過了。
生鮮B2B電路競爭了7年,還沒有跑出壹家盈利的企業。到了2021,碰撞、轉型、斷臂求生已經成為行業的主旋律,但除了洶湧和痛苦,玩家們也逐漸想出了可行的模式。
近日,有生鮮行業媒體報道稱,生鮮B2B獨角獸美菜網開始萎縮。半年時間,退出10個中心城市,數百個縣城,迅速轉
編輯/孟慧媛
所有的商業模式都試過了。
生鮮B2B電路競爭了7年,還沒有跑出壹家盈利的企業。到了2021,碰撞、轉型、斷臂求生已經成為行業的主旋律,但除了洶湧和痛苦,玩家們也逐漸想出了可行的模式。
近日,有生鮮行業媒體報道稱,生鮮B2B獨角獸美菜網開始萎縮。半年時間,退出10個中心城市,數百個縣城,迅速轉型為平臺模式。
事實上,從2021年3月開始,美菜就確立了向“自營+POP”模式的業務升級策略,而接近美菜的內部人士也證實,此次“撤市”是年初開始的正常業務調整。
值得註意的是,美菜收縮城市,集中優勢區域,已經不是第壹次了。對於偷新玩家來說是個“糧食性價比”。
菜系聚劃算是阿裏巴巴旗下品牌,專註於生鮮供應鏈新零售。2019下半年正式上線,壹路高歌猛進。多地城市開放後,從2020年3月開始,食劃算主動大規模關閉薄弱地區的前置倉,只保留優勢城市利潤較好的前置倉,力求向單點集中。
新玩家的出現給行業帶來了有價值的變數。
生鮮B2B行業在迷霧森林7年,壹直沒有可行的運行方式。在新老玩家碰撞和越走越近的過程中,關於行業未來走向的答案似乎逐漸清晰。
在偶然與必然之間,2021無疑是生鮮B2B行業的變革之年。
生鮮供應鏈改革是壹個系統工程,需要“重金投入”。中國萬億級生鮮市場的背後,是復雜而分散的農產品生產組織和流通環節。B2B的人想砍掉中間流通環節提高效率的時候,不得不面對5%的毛利率用來支撐30%的運營成本的現實。
所以在初期,整個行業都是靠資本輸血為生。2019之前,“燒錢”壹直是行業最大的關鍵詞。
但是,壹味的“燒錢”模式是不可能貫穿始終的。2019,11,生鮮電商黑馬平臺大蘿蔔因經營不善宣布資金鏈斷裂;2010至10,曾經的“種子選手”郭毅生鮮已進入自願破產重整程序。
事實上,由於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跑出壹個盈利的企業了,資本從2018開始變得謹慎起來。曾經成功獲得8輪融資總額超過80億元,2018之後,再無融資消息。
高投入、低毛利意味著B2B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弱,2020年不期而至的疫情無疑會給本已脆弱的資金鏈帶來沈重的壓力。
近日,美菜再次傳出上市融資的消息。據媒體報道,Meicai.com還將考慮通過港股IPO或壹級市場融資尋求新的現金流補充。巧合的是。另壹家生鮮B2B平臺宋也表達了融資意願。據業內人士透露,正在積極謀求宋重返京城的願景。
這個時候,收緊業務,斷臂求生,就成了行業的潮流。半年時間,美菜砍掉了全國15城市的中心倉,退出了10中心城市和數百個縣城。餓了麽旗下的“吃貨”也於今年5月宣布倒閉。
生鮮B2B到下半場,考驗企業自身應變能力的時候到了。與行業老玩家的尷尬處境相反,新進入者“性價比”很高,業務如日中天。
據生鮮行業媒體調研報告顯示,4月底,B端轉型後的菜品性價比高、動力足,在杭州迅速打開市場。1倉庫,200人團隊,日訂單突破1500,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搶占杭州市場份額。
菜園子於2065438+2009年下半年正式上線,阿裏及其創始人方傑持有70%股份,為美菜原coo。
美菜靠退市倉生存下來,這借鑒了早期食品性價比的戰略打法。其實關城的性價比布局比美餐早了整整壹年。
新玩家的出現往往可以加速行業本身的常規內部叠代,食品性價比就是這樣的樣本。
2019下半年,美食聚劃算App、微信小程序上線,率先在杭州、蘇州、寧波三個城市上線。創下“最快29分鐘”的配送速度。從此,美食聚劃算就像是生鮮配送領域的壹匹黑馬,咄咄逼人。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國戰“疫情”期間,高性價比蔬菜線上銷量大增,單倉日訂單超過1000。
值得註意的是,聚劃算也是業內最早開始“斷臂轉型”的玩家之壹。2020年3月,聚劃算主動大規模關閉寧波、蘇州等地的前置倉,將業務力量集中在利潤更好的杭州。單個城市的重點被穿透,先形成局部優勢再開疆拓土。
其實杭州壹直是美菜之鄉,美菜在杭州壹直保持第壹的地位。菜系的性價比策略對美菜在杭州的主導地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這次美菜封城撤倉,不僅是為了自身的生存,也是為了老玩家對新玩家模式的認可。
另外,聚劃算早期以to C起家,“最快29分鐘”的配送速度是其壹大特色。到2020年,食品聚劃算全面進行業務調整,C端全面向B端食品配送轉型。
C端服務業務的體驗讓B端轉型後的聚劃算,更加註重用戶體驗,為杭州的聚劃算按下加速鍵快速打開局面。用to C的思維去做to B的服務,是菜品成功的另壹個秘訣。
對美菜性價比的認可也體現在這個to C基因上。
2020年2月,美菜網旗下美菜商城接入支付寶小程序,美菜開始加速發展C端業務。為什麽沒有C端基因的美菜要發力C端市場?創始人劉傳軍表示:“美家買菜”並不是說美家買菜向C端消費者轉型,而是希望To B供應鏈能夠有服務C端的能力。
關城撤倉收縮,集中優勢兵力局部滲透;用to C的服務標準做b端業務。這兩種創新模式是性價比菜品成功的關鍵因素。
生鮮B2B行業正處於積極變革的階段。以前所有的供應鏈企業都想做中國版的Sysco,但是經過多年的探索,玩家發現中國生鮮市場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完全照搬國外的Sysco模式無法貫穿盈利模式。
行業的真正方向還得從自己的市場去探索和培育。老玩家菜品對新玩家菜品的認可和借鑒,或許意味著屬於本地生鮮B2B市場的行業模式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