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先從“美式經紀人”和“英式經紀人”的定義說起。美國券商是指在“美國”招攬客戶的券商,包括本土的福匯美國和嘉盛美國,以及海外券商ALPARI的美國分公司。後壹類是美國的“外企”。它們都受到美國監管機構CFTC和NFA的約束。英國經紀人是指在“英國”招攬顧客的經紀人。不僅是當地CMC,還有其他國家的英國分公司,比如FXCM UK。後壹類是英國的“外國公司”。它們都受到英國監管機構FSA的約束。資金的安全性和在美國券商開戶是不壹樣的。錢被存入外匯經紀人在銀行開立的另壹個賬戶,以區別於美國經紀人自己操作的賬戶。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美國GAPP),當客戶以外匯公司的名義將資金存入“客戶資金賬戶”時,該客戶就是該公司的債權人。除了交易的盈虧,客戶賬戶裏有多少錢是外匯公司欠客戶的債,總有壹天要還的。簡單來說,如果美國券商不幸破產,交易員作為債權人,可能無法全額拿回本金!英國經紀人的情況比較復雜。在英國有兩種經紀人。壹個是金融服務管理局(FSA)授權持有客戶資金的經紀人。通過授權的英國經紀人開戶,客戶賬戶受到FSA補償計劃的保護。壹旦經紀人破產,妳可以獲得高達5萬英鎊的保護。這也是最好的資本安全類型。值得註意的是,另壹類英國經紀人,他們沒有FSA授權,持有FSA護照,可以發展英國客戶,但客戶的資金不受FSA補償計劃保護。壹些海外經紀人在英國設立了分支機構,但他們對FSA的補償計劃含糊其辭。其實交易員需要非常仔細的問這個問題——開戶是否受到FSA補償計劃的保護?杠桿倍數不壹樣。在外匯交易中,杠桿也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只要幾百塊錢,就可以通過“杠桿”調動幾萬塊錢。杠桿也有不同的“倍數”。美國的杠桿率最高是50比1,英國的杠桿率多為200比1和100比1。妳選擇什麽樣的杠桿取決於妳的交易偏好。美國平臺不能鎖單。鎖單是指在交易者的同壹個賬戶中,同時維持同壹貨幣對的多頭和空頭。中國讀者也將“鎖定訂單”稱為“對沖”。美國禁止鎖令,英國不受此限制。不同類型的交易,英國是比較廣泛的。美國禁止差價合約(CFD)交易,CFD占交易平臺的壹半。所以美國平臺的交易類型較少,通常僅限於幾十種貨幣對和貴金屬。財務披露的透明度是不同的。監管機構CFTC將每月披露美國外匯經紀商的資產。此外,還會披露美國券商的活躍賬戶數、客戶盈虧比、訂單執行速度等。英國經紀人對此諱莫如深。監督機制不同。美國實行雙重監管機制。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是美國政府部門,也是重量級監管機構。CFTC在外匯存款監管方面相當積極主動,長期以來與業界保持良好互動。公司和CFTC有固定的窗口和聯系人,政策執行也很有效率。全國期貨協會(NFA)是美國的壹個非營利性行業自律機構。1991年,記錄了當時美國約150000名期貨從業者,約10000家傭金商公司,數據全部公開,供公眾或投資者查詢。到1998,所有的數據都數字化了,建立了壹個叫做後臺歸屬狀態信息中心的系統,俗稱BASIC,方便公眾在NFA網站上搜索信息。所有會員的基本信息,公司股東結構,執照記錄,被投訴的案件和案件的最終判決,只要是NFA會員,都有壹個會員號,投資者可以在網站上輕松找到。近年來,所有正規外匯公司也被納入這壹體系。對於接受客戶的投訴和抱怨,NFA也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自行判斷,或者私下為雙方進行和解。這無疑是金融監管的壹大進步,表明NFA不僅引領行業發展,收取會員費,還起到了站在投資者壹邊,打擊無良金融機構的作用。英國是統壹的混合監管。無論是我們所在的證券業、信托業、保險業,還是零售外匯業,只要屬於金融領域,都在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的監管之下。
上一篇:哪種濾袋比較好?下一篇:我命令自己每年寫壹本書買壹套房。財經作家吳曉波為什麽這麽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