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美印“聯合巡航”靠譜嗎?

美印“聯合巡航”靠譜嗎?

熱點新聞:據《印度教徒報》報道。com,印度海軍參謀長蘇尼爾·蘭巴海軍上將近日在印度洋沿岸10個國家參加的首屆果阿海事會議(GMC)上表示,面對日益增加的海上威脅,印度海軍正在積極擴大在印度洋的巡邏區域,以覆蓋所有關鍵區域。

印度海軍導彈驅逐艦INSRANA(舷號D52)和INSRANJIT(舷號D53)。楊妃軍事資料圖

點評:作為印度洋地區最大的軍事強國,印度壹直將海軍視為維持在該地區主導地位和威懾潛在對手的有效工具。其海軍戰略的主要目標是以遠洋艦隊為依托,逐步實現從“區域威懾與控制”向“遠洋攻擊”的戰略轉變,不斷增加在印度洋地區重要交通通道和咽喉要道長期部署的軍艦和偵察機數量。隨著印度地區野心的不斷擴大和“東向戰略”的深入,印度將逐步突破地區界限,將影響力擴大到更廣泛的地區。

但由於種種因素,印度對介入亞太地區爭端的手段和程度壹直保持著極大的克制,對美國提出的各種建議也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因此美印所謂的“聯合巡航”短期內不會實現。

印度雄心勃勃的海軍擴張計劃

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印度壹直在進行雄心勃勃的海軍現代化。然而,由於國內經濟發展和國防基礎能力的限制,其進展並不順利。大部分武器裝備主要從國外購買,國產數量很少。公開資料顯示,印度海軍目前擁有138艘軍艦和235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其中包括由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改裝的1“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於20165438+10月入役;1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正在建造中,預計2025年服役;3艘國產“德裏”級驅逐艦(15型)和3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15A型);4艘改進型“加爾各答”級驅逐艦(15B型)正在建造中,計劃分別於2018年、2020年、2022年和2024年服役,以逐步淘汰5艘蘇制“拉吉普特”級(61ME型);6艘俄羅斯“塔爾瓦德”級護衛艦(11356型)和3艘基於“塔爾瓦德”級護衛艦的“施瓦裏克”級護衛艦(17型),它們是在俄羅斯北方設計局和加拿大CAE公司的技術援助下研制的。總的來說,印度海軍是印度洋地區作戰能力非常強的軍事力量。

但隨著近年來印度野心的不斷膨脹,對海軍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將其打造成為“印度洋的安全保護傘和第壹反應力量”。在這種情況下,目前的實力捉襟見肘,遠遠達不到要求。為此,印度在2012年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海軍“大躍進”計劃,計劃到2022年將其艦艇數量增加到160艘以上,包括3艘航母、60艘大型水面戰艦和潛艇、約400架各型飛機,並將國產核潛艇和航母作為兩個優先項目。其目的是通過發展大型的、具有戰略威懾作用的艦艇,建立壹支具有強大遠洋作戰能力的艦隊,以保衛國家的重大地緣戰略利益,確保對印度洋沿岸其他國家的絕對優勢。

可以預計,在“沿海防禦-區域控制-海洋進攻”的戰略方針指導下,印度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將不斷擴大,輻射範圍也將不斷擴大。未來,印度海軍不僅將成為印度洋上最強大的力量,也將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之壹。

實現關鍵位置的全面部署和監控

隨著地區安全形勢的不斷變化,特別是周邊國家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印度開始擴大軍事活動。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海軍計劃在印度洋地區實施新的“以任務為導向”的戰備值班制度。具體內容是:印度海軍軍艦將長期部署在從波斯灣延伸至馬六甲海峽的印度洋地區,包括波斯灣、亞丁灣、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等關鍵航線和咽喉要道,以完成多項任務,包括應對常規軍事威脅、恐怖威脅、反海盜、人道主義救援、地緣政治挑戰等。

根據這種基於任務部署的思想,海軍參謀長蘇尼爾·蘭巴海軍上將主持召開了為期4天的海軍指揮官會議,審查和調整新的部署計劃。會議決定,印度海軍將隨時用12-15驅逐艦、護衛艦和大型巡邏艦在印度洋巡邏。例如,當壹艘“希·瓦裏克”號隱身護衛艦在孟加拉灣毗鄰的孟加拉國和緬甸海域巡邏時,應該有壹艘“塔爾瓦爾”級護衛艦部署在馬達加斯加、毛裏求斯和塞舌爾附近海域;“特裏蘇爾”號護衛艦在亞丁灣進行反海盜巡邏時,應在安達曼海附近部署“科拉”級護衛艦,使部署在重要海上交通要道和關鍵地點的印度艦艇和飛機能夠24小時巡航,相互配合,提高兵力部署的有效性。

除了全天候巡邏,印度海軍還要求加強對印度洋的實時有效監控。165438+10月4日,蘭巴上將在第壹屆果阿海事會議上說:“我們在海軍內部已經達成共識,我們的權益區域應該壹直處於監視之下,這樣我們可以提高對環境的認識,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為此,印度開始使用盧克米尼衛星(GSAT-7)和進口的美國P-8I反潛巡邏機對印度洋進行監視。P-8I反潛巡邏機是P-8A反潛巡邏機的印度版,由美國根據印度海軍的需求定制改裝。在P-8I巡邏機引進之前,印度軍隊在印度洋巡邏和監視的主要機型是俄羅斯制圖-142和伊爾-38。這兩個型號都比較老,機載設備和有效射程都不足。5438年6月+2009年10月,印度海軍與波音公司簽訂合同,購買8架P-8I反潛巡邏機。目前,這8架P-8I反潛巡邏機已經全部進入印度海軍服役。根據印度海軍的設想,P-8I反潛巡邏機將與中程海上偵察機以及從美國和以色列購買的無人機“海上衛士”、“搜索者”、“蒼鷺”在印度洋構建三級海上監視網絡,確保對印度洋的有效控制。

和美國壹起巡航不太現實。

隨著世界經濟政治重心的東移,印度逐步加緊實施“東向戰略”,通過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積極介入亞太地區的爭端,意圖實現印度的大國野心。近年來,美國也不斷加強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除了頻繁派軍艦進入相關海域進行高頻度軍事偵察,還多次誘導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盟國或夥伴國搞針對性很強的聯合軍演和聯合巡航,得到壹些國家的積極響應。

美印聯合巡航的想法最早出現在媒體上是在2015和12。印度國防部長馬諾哈爾·帕裏卡爾(Manohar Paricard)在夏威夷拜訪美軍高級官員時,雙方討論了聯合巡航。2065438+2006年3月,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裏斯提出組建壹個由美、日、澳、印四國海軍組成的非正式戰略聯盟,進行所謂的聯合行動,以維護亞太地區的航行自由,並稱印度是美國這個“大織錦”中的重要織物之壹。

面對美國關於聯合巡航的積極邀請,印方與其近期對美積極的做法相反,並不積極,多次予以澄清和拒絕。例如,在哈裏斯描述了美印聯合巡航的可能性幾天後,印度國防部長馬諾哈爾·帕裏卡爾(Manohar Paricard)公開予以駁斥,稱印度不會參與聯合巡邏。這壹次,蘭巴上將也明確表示,在海上只會與周邊國家進行合作巡邏和聯合巡邏,不會與美印采取聯合行動。“目前,我們不會考慮與美國海軍進行聯合巡邏。”

印度的拒絕有很多考慮。首先,印度是地區大國,有強烈的世界大國情懷和抱負,奉行不結盟政策,所以不願意屈從於美國的意誌,成為美國的追隨者。

其次,印度的“東進”政策是其大國戰略的組成部分,其目標是不斷擴大其“利益範圍”,而美國則希望通過加強與印度的軍事合作來維持其地區主導地位和滲透印度洋。兩國目標存在明顯沖突,這也是冷戰結束後美印軍事關系從未破裂的原因。

最後,太平洋地區不是印度的核心利益區。對印度來說,太平洋地區是其力量的擴張區,但不是主要的戰略核心區。在這個地區,印度壹直是機會主義的,希望利益最大化,風險降低。美國希望與印度實施所謂的聯合巡航,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色彩,這必然會嚴重破壞地區戰略平衡,與相關國家發生沖突,對印度沒有任何好處。所以,印度不願意成為地區秩序的破壞者,更不願意被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因此,美國與印度聯合巡航的想法最終只能是壹廂情願。

  • 上一篇:旅遊公司工作總結
  • 下一篇:那個制造商生產貼片電容器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