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任務持續壹個月,極地周期隨風飄(非海流)。通常在兩次任務之間的兩年內,最新的是Anita-III(以前叫Anita-I,Anita-II),已經升級到48個角天線。中微子是壹種非常奇怪的粒子,幾乎不作用於任何物質,直接穿透。不帶電,質量小,沒有強相互作用,只有相互作用和引力,小相互作用和輕粒子,所以探測它是個難題!
這壹發現始於南極瞬態脈沖天線(ANITA)探測到非常高能量的中微子。ANITA與其他中微子探測器不同的是,它是壹個懸掛在37000米高空氦氣球上的無線天線陣列,可以探測超高能中微子撞擊冰蓋的無線信號。安妮塔發現了壹個奇怪的信號,似乎是由中微子觸發的,但它的能量很高,似乎違反了物理理論。研究人員還查看了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IceCube)的數據,該天文臺探測到在南極冰下約1.5公裏處部署了數千個光電探測器,探測到中微子和冰釋放的切倫科夫光。
冰立方對安妮塔不敏感,但提供了高能中微子的大方向。在分析了冰立方中大約50個中微子事件後,研究小組推測它們是由明亮的類星體發出的。為了證明這個想法,他們查閱了俄羅斯RATAN-600無線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類星體發現無線閃光火花就能探測到中微子。研究人員認為,當類星體特別活躍時,會發生伽馬射線爆炸和閃光火花,如果伽馬射線與周圍的原子發生碰撞,就會觸發中微子爆炸。中微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行進,因此它們幾乎與無線電爆炸同時到達地球。所以我認為類星體的超大質量黑洞是高能中微子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