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是平的》壹書中,作者托馬斯·l·弗裏德曼描述了當代世界發生的巨大變化。由於科學技術和通信領域的迅速進步,全球化的發展使世界各地的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彼此。
對於國內企業來說,手機廠商是最快的之壹。
近年來,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出海,不僅是因為國內市場增長接近天花板,更是因為需要去海外尋找市場。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手機已經從“代工”走向“品牌”,從“制造”走向“創造”,從“跟跑”走向“並駕齊驅”,在壹些領域“領先”,在產品研發和營銷策略上逐漸與蘋果、三星等國際巨頭看齊甚至超越。
於是,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國外。相比國內的激烈競爭,國外的競爭無疑更小,更重要的是國外的成長空間要大得多。這樣的國外市場有很多,比如印度、印尼、泰國、俄羅斯。
以印度為例。作為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更關鍵的是,與中國相比,印度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皮尤研究中心2019發布的報告顯示,作為新興經濟體,印度智能手機普及率僅為24%,國內手機廠商都想在這裏闖出自己的壹片天地。
Vivo就是其中之壹。
從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來看,vivo以9.1%的市場份額奪得前五。在國內手機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情況下,vivo在全球取得如此好的成績,海外市場功不可沒。今年第二季度,vivo以265,438+0.2%的市場份額位居印尼智能手機市場第壹;在印度的表現也很亮眼,出貨量常年前三;在泰國,vivo手機銷量持續穩定增長。今年第二季度市場份額達到19.5%,擊敗三星,成為泰國第壹大手機品牌。.....
Vivo能在海外手機市場取得不錯的成績,與其“本土化”策略密不可分。
國際智能手機市場往往是壹場資本、R&D和營銷的“卡牌戰”。如果缺少任何壹項或不如其他廠商,就可能落後。任何壹家國產手機廠商在進入海外市場時,都要面對蘋果、三星的圍剿,處理好語言、文化差異的問題。開拓這些“處女地”並不容易。
vivo 2065 438+04進入印度。作為出海的第壹站,當時vivo高層帶著優秀的國內代理商前往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孟買進行實地考察。結果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vivo的機會。由此,短短幾個月,vivo就完成了在印度200多個城市和28個邦的布局。
2014年,vivo進入泰國市場。在不到壹年的時間裏,vivo在泰國的合作客戶超過2000家,銷售人員超過1000人,在泰國各地建設了20多家專賣店,形成了可以為泰國各地客戶提供銷售服務的網絡,還建設了15個售後服務中心。
2015年,vivo進入印尼,目前vivo在全國各地區設立了超過100個服務中心;同年,vivo最新超薄旗艦X5Max在緬甸上市,標誌著vivo正式進入緬甸。
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香港、俄羅斯、歐洲...截至目前,vivo的手機業務已經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市場布局只是開始,後面的工作更重要。海外市場和中國有很大的區別。壹個陌生的品牌要想在壹個完全陌生的市場紮根,在不了解當地市場情況和當地消費者的情況下,完全不可能“走出去”。這時候vivo的本土化策略無疑是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本土化就是不能照搬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而是要因地制宜地為當地消費者定制產品、銷售和宣傳策略。
在回答如何做好本地化時,vivo印度國家公司CEO陳誌勇曾表示,本地化更多指的是壹種思維,語言並沒有那麽重要。在思維上,壹定要像當地人壹樣思考和思考。
接下來我們以vivo在印度的本地化為例來闡述vivo的國際化戰略。
對於vivo來說,本地化的首要要求就是用當地人。
vivo在印度布局完成後,銷量增加,但當地團隊、門店、導購等相關人員的管理跟不上,導致效率低下。而且渠道的無序,跨區域竄貨現象嚴重,價格無法統壹的情況層出不窮。
Vivo很痛苦,也調整了。三個月後逐漸恢復正常。
vivo采用的方法其實就是vivo在印度本土化的發展口號:“更本土化,更全球化”。無論是vivo Gourgand的辦公室,vivo Noida的工廠,還是vivo遍布印度的店鋪,都很少有中國的面孔,大部分都是印度人。這是vivo本地化戰略的壹部分——本地管理。Vivo在印度,啟用當地高管,這樣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印度用戶的需求和使用習慣。Vivo在印度有近1萬名當地員工和7萬多家門店,對於了解印度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有獨到之處。
vivo剛進入印度的時候,對印度人來說是壹個完全陌生的品牌。要建立品牌認知度,無論是產品技術、消費者體驗還是品牌建設,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難。
首先是產品技術。印度消費者非常重視自拍和社交網絡,他們喜歡拍照並發到臉書和Instagram等社交平臺上。印度用戶希望自己的手機更亮更白。在了解了印度消費者的需求後,vivo立即開始針對印度人不同的膚色進行AI美顏功能的分類研發。
除了產品技術定制,vivo還非常重視在印度的產品創新,努力為印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手機。比如vivo第壹個把屏幕指紋手機vivo X21引入印度,第壹個把升降攝像頭手機vivo V17 Pro引入印度。產品技術根據當地需求定制,不斷滿足當地消費者對新潮技術和新鮮功能的需求。vivo在印度市場得到了大量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
在消費體驗上,對於印度民眾來說,買手機重在好用,好用,用的時間長,手機有問題能及時維修。而且相對於線上交流,線下交流是印度人的主要交流方式。因此,vivo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通過遍布印度的7萬多家線下經銷店為消費者提供從銷售到售後的壹系列服務,這無疑為vivo在印度帶來了信任和口碑傳播。
在品牌建設方面,由於vivo在印度是壹個完全陌生的品牌,所以對於vivo來說,第壹個任務就是開始品牌認知,讓印度人民知道vivo是做什麽的。vivo的手機符號不符合他們的需求。
板球對中國人來說可能很陌生,但它是印度文化的壹個IP,是印度人心中信仰般的存在。印度每年舉辦板球超級聯賽(LPL)。7周的比賽賽季,每晚有2-3個小時。就像我們國家的春節壹樣,全國都沈浸在節日的狂歡中。在了解到板球超級聯賽在印度文化中的巨大影響力後,vivo在2015年獲得了LPL五年的冠名權。從此,vivo開始進入印度人民的視野。
除了網球聯賽,vivo還邀請了阿米爾·侯賽因·汗作為2065 438+08 vivo在印度的形象代言人,以期全面融入印度,獲得品牌認可。為了讓阿米爾·侯賽因·汗代言vivo,vivo的當地高管親自向他講述了vivo的文化和公司願景,並詳細介紹了vivo在印度的發展理念,對此阿米爾·侯賽因·汗深表贊同。隨即,作為印度“國寶”級人物和寶萊塢“全能”演員,阿米爾·侯賽因·汗的形象和vivo的品牌理念壹拍即合。國民男神阿米爾·侯賽因·汗的加盟,無疑為vivo在印度的品牌認知度加分不少,vivo在印度已經家喻戶曉。
Vivo在印度的整個打法在其他國家也有借鑒,但是不同國家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比如宗教信仰、消費能力、消費習慣和審美喜好等)進行調整和改進。).比如在印尼,vivo除了開設100多家售後服務中心,還提供“壹小時快速維修”等應對方案。但是,壹切都會保持原樣,無論是邀請小黃人來泰國代言,還是為了親近歐洲而成為歐洲杯的全球官方合作夥伴;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vivo都堅持消費者導向和“本分”的價值觀。
Vivo的“本分”價值觀也被帶到了海外。在印度諾伊達工業區的vivo工廠,電梯上印著拼音“BENFEN”。當藍色電梯門關閉時,電梯門中央會顯示白色英文字體“BENFEN”。Vivo沒有把“duty”翻譯成英語或者印地語,而是直接用了duty的拼音,讓中國和印度的員工都能用同樣的發音說出“duty”。這種做法也被帶到了其他國家。
對於vivo來說,文化價值觀應該是壹脈相承的。面對不同的文化差異,首先要尊重,然後秉持相同的價值觀,這樣才能更好的跨越文化差異,讓vivo融入當地,更好的組織管理當地團隊。正是有了這樣壹種信仰般的行為準則,vivo才使得企業文化與當地習俗相壹致,努力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
對於vivo來說,做好產品就是做對了,做好品牌就是做對了,兩者都是vivo的“本分”。
自2014正式開啟國際化征程以來,vivo的產品和服務已覆蓋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超過3.5億,線下銷售和售後網點超過37萬家。“本土化”戰略和“責任”價值觀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對海外消費者需求的把握和對“本分”價值觀的貫徹,為vivo成功紮根當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R&D和技術創新是核心競爭力。在技術方面,vivo不僅具有前瞻性,而且敢於投入。在深圳、東莞、南京、北京、杭州、上海、臺北、日本東京、美國聖地亞哥建設了R&D中心,建設了5個全球智能制造中心,提前10年部署6G技術等。這些措施使vivo不僅實現了市場全球化和用戶全球化,還實現了R&D全球化和制造全球化。
vivo在全球市場的優異表現表明,在vivo強大的技術和壹流的服務下,vivo正在打造完全國際化的品牌形象。
vivo的國際化在全球市場深耕的五六年間,已經從單純的產品轉變為商業模式、管理方式甚至企業文化價值觀。這個來自中國東莞的手機品牌,帶著樸素的價值觀,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