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建立審計團隊
根據內審活動的目的、範圍、部門、過程和內審日程,由審核組長提出審核組名單,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後成立審核組。
第二,準備審計計劃
審核組成立後,組長應編制“審核活動計劃”,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後,組織召開審核組會議,以明確各成員的分工和要求,確保每位內審員對審核任務有清晰的認識,審核完成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第三,清單的編制
審核前,內審員應根據分工編制壹份檢查表,檢查表應突出審核區域的主要職能,選擇典型的關鍵質量問題。?
檢查表應涵蓋質量管理的所有職能,包括公司和顧客的壹些特殊要求。
第四,通知審計
內審前至少提前壹周通知被審核部門,通知可以是文件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審核應由被審核部門負責人確認。
動詞 (verb的縮寫)現場審計
內部審計師應遵守以下審計原則:
1,基於客觀事實的原則。客觀事實以證據為基礎,可以陳述和驗證,不含任何個人猜測或推理成分;?
2、標準與實際核對的原則。標準與實際情況之間不核對的項目,不能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3、依次遞進審核原則。審核內容包括:是否實際做了,做了沒有,怎麽做的。
4.獨立公正的原則。
內部審計是壹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運用系統化、標準化的方法,檢查和評價組織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以促進組織改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
內部審計是“外部審計”的對稱。由部門和單位內部的專職審計員進行審計。目的是幫助部門和單位的管理者實施最有效的管理。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結合是現代審計的壹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