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寧波老外灘的歷史

寧波老外灘的歷史

寧波老外灘位於寧波三江口北岸,是寧波古城的門戶。寧波是唐代中國四大港口之壹,鑒真東渡的起點就在寧波。南宋時,寧波是中國三大港口之壹,並設立了市政海運公司管理對外貿易。雖然清政府壹直采取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但寧波壹直與日本、南洋保持著斷交的貿易關系。清初中國缺銅,政府鑄造銅錢,民間青銅器多通過寧波從日本進口銅、銀。日本也從寧波進口絲綢、棉布和瓷器。寧波是清朝完全閉關鎖國時唯壹保持對外貿易的特殊口岸。這種特殊的口岸地位從1644到1684持續了約40年。

1842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作為五大通商口岸之壹,世界各地的商人湧向寧波。英法等國采用壹系列手段奪取主權,建立據點,占領海關,控制海口,壟斷海運,推行西化,從而使寧波港變成了半殖民地港口。口岸於1844正式開通。不久,江北海岸發展成為英、法、美等國僑民的居住區。它是中國最早的“租界”之壹,歷史上也被稱為“外灘”。它的開業歷史比上海外灘早20年,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外灘之壹。直到上海港的崛起,寧波港的地位才逐漸被削弱。1927年,中國政府收回江北岸外國人居留的行政管理權,江北外灘也完整地記錄了近代寧波在歲月洗禮中的歷史變遷。體現西方工業文明的物件和各種設施在這裏出現,如寬敞的道路、幹凈的街道、電燈、編鐘、自行車、房屋、教堂、醫院、銀行等最早出現在這裏,客觀上促進了寧波的現代化。成為浙江省現存唯壹能體現港口文化的外灘。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四大商幫(金、惠、寧紹、潮汕)之壹,寧波商幫利用外灘作為通商口岸帶來的發展機遇和國內外航運貿易的優勢,紛紛成立航運公司。其中以寧波商人、朱、李創辦的寧紹船務公司和三北運輸公司最為著名,修建三江口至下白沙的碼頭,從事寧波至上海的運輸。《鄞縣通誌》說:“五口通商後,夷人足跡遍及全國、南洋、歐美,財富與日俱增。”

最新的文物調查顯示,寧波外灘54處文物建築中,至少有31處與寧波商人有關。這些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建築,體現了中西合璧的豐富多彩的建築風格。從建築功能上看,這裏不僅有辦公室和宗教活動場所,還有金融、貿易和豪華住宅。因此,外灘歷史文化保護區作為寧波近代史上的標誌性建築,在《寧波城市總體規劃》中被確定為六大歷史文化保護區之壹。這個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範圍是:東起邕江,南至信江大橋,西至人民路,北至船舶碼頭。目前在開發改造範圍內,巡檢院、鴻昌苑、朱宅、偃師山莊四棟建築被列為市級文保建築。

規模

杭州有新西湖,上海有新世界,寧波有老外灘。老外灘,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涵蓋了城市建設展廳、國際酒店、世界美食、城市公寓、貿易館、生活世界等個人消費的所有功能。

已經成為寧波高端多元化商圈的頂級社交平臺。

歷經百年寂寞,2005年6月5438+10月1,寧波老外灘重新開業,將形成新的商圈,與寧波天壹廣場成為壹隅。

沿江,外國領事館、天主教堂、銀行、輪船碼頭壹字排開,幾乎記錄了寧波開埠的全部歷史。這些建築至少有100年的歷史了。目前保存下來的文物有:英國領事館、巡檢院、侵華日軍海上指揮部、浙江海關、天主教堂、江北耶穌堂、寧波郵局、通商銀行等。還有壹些私宅,如老鴻昌苑、商人私宅、顏氏別墅、朱宅等。這些建築具有濃厚的歐洲風格,代表了英國、法國、德國和荷蘭。與中國的傳統住宅形成鮮明對比。歐式建築走廊

江北外灘沿線的建築都有很濃的歐陸風情。此外還有壹些私宅,如顏氏別墅、朱宅、老店“鴻昌苑”。這些建築中西合璧,與中國傳統民居形成鮮明對比,極具觀賞價值。

寧波近代商幫的起點

近代寧波商幫利用外灘作為通商口岸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及當時處於中國對外開放和對外貿易前沿的先天優勢,紛紛創辦船公司,從事寧波至上海的運輸,尤其是當時風險較大的對外經濟活動,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寧波商幫的近代化進程。據調查,寧波外灘54處文物建築中,至少有31處與寧波商人有關。

現代商業文化展示區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外灘是寧波的商業中心。這是壹個圍繞港口崛起的特色商業區。整個外灘街區可以分為三層,每個街區的功能都很明確:壹層是外路生產經營區,二層是中路消費區,三層是後路居住區。

新事物和新思想的試驗田

近代以來,寧波外灘是壹個新思想、新事物不斷萌芽,新舊思想不斷碰撞的地方。吃、穿、住、玩等等都滲透著西化。西式糕點、西式電影、夜總會、舞廳進入當地人的生活,住洋房、吃洋菜、點洋燈成為時尚。寧波人是從外灘的窗口看世界,接觸西方文明的。

創業教育中心

現代寧波外灘也是壹個教育中心。像飛迪(現在的寧波三江中學),飛德,正始,育才中學都是當時最好的學校。為了贏得人心,教會先後在外灘設置了多臺公益教育機。這些學校不僅吸收了壹批外國人當老師,還將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滲透到當時的日常教學中。當時的許多生動的教育活動即使在今天仍有相當的借鑒意義。

外國宗教集散地

6月1844 65438+10月1日,寧波五港開埠通商,並指定江北銀行為外貿公館。1860左右,大部分外國領事、商人、牧師、外國人及其親屬居住在長江北岸槐樹至桃花渡法國天主教堂壹帶。寧波外灘附近的宗教基本都是外來的。在這個地區,修道院、耶穌教堂和天主教堂隨處可見。目前外國宗教的壹個物理標誌是法國哥特式建築——天主教堂,建於1872,建築面積4380平方米。

2002年,寧波城市建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投資6億元改造老外灘。如今的老外灘,經過改造,基本保持了十裏洋場的原有風貌,成為寧波新的時尚風向標,成為新的商圈,與天壹廣場成為壹個角落。由於寧波三江口的三條河流形狀像英文字母“Y”,老外灘地區在開放之初被稱為“Y-Town”,音譯為“Bund”。然後上海外灘繼續用這個名字。

  • 上一篇:有哪些民營軍工概念股?
  • 下一篇:企業不繳納社保是否違法,會受到什麽處罰?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