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們的工作活動或工作環境中總是存在著潛在的危害,這些危害可能會造成財產損失,危害環境,影響人體健康,甚至造成傷害事故。這些危害有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人體工程學的和其他種類的。人們把壹種或某些危險引起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可能產生的後果稱為風險。風險可以通過發生概率、危害範圍、損失大小等指標進行評估。現代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對象是職業安全健康風險。風險引發的事故造成的損失是多方面的,壹般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員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傷害;
(2)員工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傷害(包括心理傷害);
(3)數據、設備和設施的損壞和丟失(包括在壹定時間內或長時間內不能正常工作);
(4)事故處理費用(包括停工、事故調查等間接費用);
(5)增加組織和員工的經濟負擔;
(6)員工本人及他人家庭、朋友和社會的精神、心理和經濟傷害和損失;
(7)來自政府、行業和輿論的批評和指責;
(8)因法律追究和新聞曝光造成的組織形象損害;
(9)投資者或金融部門喪失信心;
(10)傷害和損失組織聲譽和失去商業機會;
(11)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
(12)員工自身和他人的投訴、抱怨和批評。
職業安全健康事故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損失的成本遠遠超過醫療和疾病賠償的成本,也就是說間接損失壹般遠大於直接損失。造成損失的風險誘發事故有兩種:個人因素和工作/系統因素。
個人因素包括:缺乏身體/生理結構能力,如身高、體重、缺乏拉伸、對物質敏感或過敏;思維/心理能力不足,如理解力不足、判斷力差、方向感差等。;生理壓力,如感覺超負荷和疲勞、暴露在極端溫度下、缺氧等。思維或心理壓力,如情緒超負荷,需要極度集中/註意力等。;知識不足,如培訓不足、誤解說明等。;技能不足,如實習不足;不正確的驅動力,如不恰當的同事競爭等。
工作/制度因素包括:指導/監督不足,如授權職責不明確或相互沖突,權力下放不夠,政策、程序、操作方法或指導不夠;工程設計不足,如對人的因素/人機工程學考慮不夠,操作準備不足等。采購不足,如儲存材料或運輸材料不正確,危險物品標識不充分等。;保養不足,如潤滑油和保養不足,檢查設備不足等。;工具和設備不足,如工作標準不足、設備異常磨損、濫用或誤用。可見,對損失的控制並不局限於人身安全控制的範圍。戴明博士和其他管理科學家發現,壹個公司中大約65,438+05%的問題可以由員工控制,大約85%或更多的問題由管理層控制。損失不是企業經營中不可避免的成本,而是可以通過管理來預防和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