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本原則:
從歷史上看,中國平安無疑是壹匹基本面非常穩健的白馬,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內含價值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領先行業。
近期,以平安為首的保險公司正處於行業轉型期,正由代理人規模效應驅動的粗放式發展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渠道高效發展轉變。在轉型期,業績受損的概率很大,未來三年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可以保守預測2-3年業績不會增長甚至下降。其實2019凈利潤增長20%以上有點虛,利潤所得稅減少。實際上稅前凈利潤只增長了5%,跟停滯差不多。個人認為,2020年業績下滑是轉型期的正常反映,2021年業績不好。
但是,從長遠來看,我還是樂觀的。目前我還是選擇堅持。有五個原因:
1.中國保險業的滲透率遠低於西方國家。中國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分別只有4.3%和430美元,分別排在世界第38位和第46位。這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水平,也低於全球保險業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國人均壽險保單數量不到1,只有0.8份,與發達國家差距甚遠。說明行業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2.高峰人群,主要是70後,即將老齡化,會帶來保險行業的需求。從歷史經驗來看,高峰人群是所有行業興衰的始作俑者(如房地產行業、汽車行業、教育行業);
3.在中國平安轉型的過程中,雖然代理人規模下降了40%以上,但業績並沒有大幅崩盤。反而人均銷量增加了,這至少不能證明轉型的失敗;
4.近期平安對持續經營公司的回購,以及以馬明哲為首的高管增持,都顯示了公司及管理層對公司發展的信心;
5.中國平安的股息率逐年提高,既是回饋股東的良好姿態,也是公司穩健發展的證明;
6.互聯網公司,潛在的競爭對手,最近處境不好,保險業作為金融支柱,輸不起。個人認為安全性還是樂觀的。
兩個。估價:
我們從市盈率的角度來回顧壹下最近的高點和低點,看看中國平安的估值處於壹個什麽樣的趨勢。
如下圖(請註意,這裏沒有還原)。中國平安最近壹次低點出現在2065438+2005年8月,市盈率8倍,之後開始上漲。但從a股市場的情況來看,這個位置只是第壹個低點,後面還有三個低點,這也說明了中國平安在股災中的韌性;2018年6月股價再創新高,市盈率升至13倍的較高位置;2019 1月回調至7倍市盈率;2065438+2009年9月股價創新高,市盈率回到11倍;2020年3月,由於轉型的不確定性,市盈率降至8倍。65438+2020年2月當月股價創新高,市盈率達到12倍。現在股價將近腰斬,市盈率低至7倍(如果靜態市盈率5倍的話)。
理解市盈率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壹是企業本身的成長帶來的每股收益的變化,這是股價上漲的源泉;第二,市場群體意識為企業制定價格,既預測了企業的未來,也有各種情況造成的偏見。正因為如此,市盈率才會波動。從中國平安的情況來看,增長的歷史表現壹直很好,凈利潤和內含價值年復合增長均超過20%。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平安目前的靜態市盈率是2065438+2005年8月低點時的8倍,但股價卻從當時的25元漲到了現在的49.47元,這是公司自身成長帶來的價值。那麽,中國平安未來的成長會有大的變化嗎?我不這麽認為。首先,中國的保險業遠沒有達到很高的普及率(與美國相比,很明顯保險業的普及率是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而提高的)。其次,我們這壹代人口紅利的高峰已經進入,並將繼續進入對保險的需求窗口期。最後,中國保險龍頭平安雖然在積極轉型,但這是面向未來的主動轉型。公司基本面沒有實質性改變,近期利潤缺口(疫情、Luckin咖啡賠付)等原因都是短期影響。所以至少目前來看,中國平安未來的增長是比較確定的。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長期增長沒有問題,而市場群體的定價又到了歷史低點,現在該怎麽辦?我們可以預測,今年的每股收益即使短期內受到疫情影響,也可能受到影響。考慮到去年第四季度的內含利潤,極端情況下,我假設2021凈利潤下降15%,2022年逐步回升,假設增長0%。那麽2021和2022年的預測每股收益為6.885元。假設大家的群體偏見逐漸消失,保守估計市盈率是歷史中位數的10倍。平安2021和2022年預測股價將達到68.85元!現在49.47元,我願意放心持有,期待成功轉型,恢復增長。
百萬購車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