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政府應加強農村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政府的統籌協調作用,提高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設施的集約化建設和利用水平,確保“上流量”,降低物流成本。
關於標準化,賈指出,傳統的地方農特產品需要經過精選和包裝,才能從田間轉化到餐桌上。而包括貧困戶在內的傳統農戶不具備上述能力,觀念與現在消費者對商品概念的理解脫節,難以形成從農產品到標準化商品的轉化。
今年6月5438+10月建成的貴州省威寧彜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威寧縣”)蘇寧電商扶貧實訓店,致力於幫助貧困戶理解商品概念,提升電商運營技能,培養農產品品牌經營意識。“不僅賣農產品,還留下回頭客。”賈說道。
如何保證可持續性?"生產和需求雙方必須緊密聯系在壹起."賈認為,應該通過預售模式保障農產品的可持續供給,既防止大量多余的農產品被出售,又防止旺盛的需求使農產品供給失效。
在產銷銜接上,農村淘寶也提供了解決方案。此前,吉林省與農村淘寶合作,首期推出2000畝訂單農業,打造私人定制模式。吉林省糧食局副局長劉紅霞認為,新模式通過提前商定地塊、品種、種植方式甚至價格和包裝,提前鎖定服務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