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此前宣布,將在整合後的18-24個月內評估芯片業務的成功與否。愛立信對業務進行評估後發現,自整合以來,芯片市場發展日新月異,可預見的超薄芯片市場日益萎縮。與此同時,芯片市場也面臨著競爭激烈、價格侵蝕、技術創新加速等各種挑戰。
2014年9月,愛立信決定停止芯片研發,更加關註無線網絡的機會。愛立信表示,為了抓住無線網絡領域的機遇,尤其是在小蜂窩、能效和M2M領域,愛立信急需增加約500名R&D人員。而芯片事業部的部分資源恰好具備相關研發能力,可以支撐這種增長需求。愛立信與中國的業務往來可以追溯到1982。愛立信於1985在北京開設了中國第壹家辦事處,並於1994成立了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壹直是愛立信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壹,愛立信在人才、生產和研發方面繼續打造中國在愛立信全球市場的核心地位。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愛立信全球三大產品供應中心之壹。65438-0997,愛立信中國學院在北京成立,為中國電信業培養優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2002年,愛立信中國R&D研究所在北京正式成立。
愛立信在中國——不斷強化“核心中國”發展戰略
愛立信在中國擁有超過11000名員工。2012年,按銷售收入計算,愛立信中國位列愛立信全球第三大市場(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占集團總銷售額的6%。
隨著中國通信產業的蓬勃發展,無論是生產供應、技術研發還是專業服務,中國作為愛立信全球樞紐的地位越來越突出。5438年6月+2000年2月,中國發布第十個五年計劃時,愛立信向中國政府提交了2001-2005年在中國的發展規劃。其中特別提到,愛立信在中國的投資將在四個領域大幅增加:高科技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出口以及R&D和人力資源開發。從此,愛立信邁出了打造“核心中國”的步伐。隨後幾年,愛立信不斷升級其在中國的產業基地——南京愛立信熊貓通信有限公司,如今,該基地已成為愛立信全球最大的供應中心。
在將中國打造成生產和供應中心的同時,愛立信還致力於將中國打造成愛立信全球技術研發的基石。目前,愛立信中國擁有4300多名從事技術研發的員工,每年的R&D投資超過6543.8+0億人民幣。自2002年愛立信中國R&D研究所成立以來,愛立信在中國的R&D資源得到了有效的優化整合,現已成長為愛立信全球第二大R&D基地。2004年,愛立信中國出口了第壹批在中國本土研發制造的3G/WCDMA基站產品,充分證明了愛立信在中國建立的完善的3G本土R&D和生產能力及資源。
從1995開始,愛立信開始在中國建設電信專業服務團隊,專業服務業務在中國整體業務中的占比呈現持續增長趨勢。愛立信在中國36個城市設立了壹線支持服務機構。公司擁有9000多名壹線服務工程師和來自合作夥伴的服務支持人員,形成了三級技術支持體系。愛立信也非常重視培養本地化人才。65438-0997年,愛立信在中國成立愛立信中國學院,為中國通信行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技術和管理人才。
愛立信與中國的合作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早在1892,愛立信就收到了來自中國的訂單。1894年,2000部愛立信電話漂洋過海來到上海。從這個意義上說,愛立信從那時起就是中國的通信產品供應商,與中國的合作歷史到今年已經進入120年。100多年來,愛立信以其卓越的產品和技術,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通信產業的迅速崛起做出了積極貢獻,創造了中國電信發展史上的多個第壹和第壹:
1892年,中國向愛立信訂購了2000部電話,拉開了雙方長達壹個世紀的合作序幕。
1900年,第壹臺手動道岔投入使用;
1924.第壹臺自動交換機在上海投入使用;
1961年,第壹批兩臺縱橫制交換機引入中國。
1981,北京訂購第壹臺專用小交換機;
1985年,愛立信中國第壹個辦事處在北京成立。
1987年,由愛立信提供的中國第壹個移動電話系統在廣州和秦皇島開通。
1990,為上海國際匯兌局提供匯兌設備;
1992,愛立信在中國的第壹家合資公司——南京愛立信熊貓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1994,愛立信在中國的第壹家全資公司——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1996,愛立信成為中國首家全面通過ISO9001質量認證的公司;
1997,愛立信中國學院在北京成立,為中國通信行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和管理人才;
2000年,中國第壹個WCDMA評估系統測試並上報。
2001,愛立信完成中國第壹個WCDMA手機通話;
2002年,愛立信中國R&D研究所在北京成立。
2004年,在中國舉行的2004 PT/ExpoComm展覽會上,完成了世界上第壹次HSDPA的現場展示。
2005年,國內首個基於WCDMA商用系統的EUL(增強型上行)現場演示,國內首個基於商用設備和商用PC卡的HSDPA現場演示,國內首個基於HSDPA/EUL的視頻VoIP通話現場演示。
2006年,愛立信支持香港沃達豐推出全球首個3.6 Mbps HSDPA全覆蓋網絡;
2007年,國內首個LTE增強上行和二期HSPA實況演示;
2008年,中國首次展示了速率高達42 Mbps的端到端HSPA演進技術;
2011,中國首個TD-LTE語音通話,中國首個WCDMA現網42Mbps速率的HSPA演進技術;
2012年,愛立信成功完成國內首個支持TD-LTE的現有GSM升級方案驗證。
2012年,愛立信為中國移動演示了采用載波聚合技術的TD-LTE Advanced,峰值下載速率達到220 Mbps。
2012年,愛立信在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現網實現LTE FDD/TDD無縫切換,通過LTE TDD/FDD融合組網,全力支持中國移動在香港正式啟動TD-LTE商用網絡;
2013年,愛立信幫助中國移動香港雙模LTE網絡重現展會,演示全球首個雙模高清VOLTE。
中國成為愛立信全球采購中心。
南京愛立信熊貓通信有限公司(簡稱ENC)作為愛立信全球最大的通信系統生產供應中心,2065.438+02年實現年銷售收入6543.8+02.5億元,出口52億元,國家稅收7.86億元,為江蘇信息通信產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2012期間,愛立信繼續加強在江蘇的R&D和產能。主要投資發展包括:
(1)持續投資壯大南京R&D中心實力,著力提升軟件R&D能力。目前,南京R&D中心擁有覆蓋2G、3G和4G通信標準的強大R&D實力,尤其是在TD-LTE無線接入網絡和WCDMA核心處理器方面。
(2)南京R&D中心新樓2012順利交付。新館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總投資約12000萬元,為公司進壹步發展壯大現有3G和4G LTE世界壹流實驗室,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提供了堅實保障。
(3)引進世界領先的生產模式,實現規模化升級。通過不斷引進先進的儀器設備,提高3G和4G(LTE FDD和TD-LTE)通信產品的生產能力,特別是引進愛立信全球供應鏈的主工廠生產模式,ENC不斷擴大生產範圍和規模,將愛立信集團的多項核心產品和關鍵技術轉移到南京進行量產升級。南京愛立信ENC牢牢把握其作為愛立信全球最大的生產供應中心、全球最大的新產品引進中心、中國重要的R&D基地之壹的戰略地位。它向世界各地的客戶供應和出口創新技術,業務覆蓋六大洲。
愛立信與廣東省在電信行業保持著長期卓有成效的合作。早在1985,愛立信就與廣東省郵電管理局簽訂了第壹份AXE合同,隨後在1989成立了瑞典愛立信廣州聯絡處,在1995成立了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
2010 12,愛立信宣布收購廣東北電通信設備有限公司(GDNT)資產。GDNT是中國領先的R&D和制造公司。愛立信收購北電的CDMA和GSM業務後,現在已經成為愛立信的重要供應商。GDNT成立於1995,是加拿大北電網絡有限公司、中國本地公司和電信運營商* * *的合資企業。此次收購還包括在中國的R&D工廠、制造工廠、網絡支持和客戶服務。GDNT大約有1100名員工,其中包括大約550名R&D工程師,他們已經並入愛立信。此次收購進壹步增強了愛立信在整個地區現有的R&D、制造和服務能力。
2005年,為響應廣東省政府推進山區“信息化”建設的號召,愛立信與廣東省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共同規劃並提出了合作開展梅州市山區信息化試點建設的建議,並分別投資10萬元改善廣東省梅州市山區通信基礎設施條件。到目前為止,農村信息化工程、中小學電教室工程、政府視頻會議系統工程、水庫工程已順利完工。
2010,愛立信在大連成立全球服務中心分公司。經過兩年多的持續建設,大連已成為愛立信全球服務中心在中國的主要基地。在國際領先的專業培訓和實踐下,中心專業人才的服務技能和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參與世界各地的通信網絡建設,最先進的通信技術和智力資源不斷引入中心,同時也為大連本地的人才建設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