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融學院原名安徽財貿學院,2004年更名為安徽金融學院。成立於1959。學校於1959年5月經安徽省委批準成立。當時學校位於合肥南門外的原銀行學校舊址(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校區西校區),辦學規模800人。1961遷至蚌埠市交通路校區。1965年,學校被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接管,後更名為安徽商學院。文革期間壹度被迫辦中專,先後更名為安徽財經學校、安徽供銷商業學校。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傳遍了中國。同年65438+2月,國務院批準恢復安徽財貿學院,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安徽省共同管理,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為主體。1983學校本部遷至紅葉路校區(現龍湖西校區)。1984交通路校區經商務部批準變更為商務部安徽商業管理幹部學院,安徽財貿學院為兩塊牌子的事業單位。1987年“兩院”分別組建,1992年9月“兩院”正式合並,組建新的安徽財貿學院。學校隸屬於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商務部和國內貿易部。2000年2月,國務院決定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資組建安徽財貿學院,以安徽省政府為主管理,面向全國招生就業。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安徽金融學院。同年9月,學校遷至龍湖東校區。安徽金融學院是壹所以經濟、管理、法律為主體,橫跨文、理、工、史七大學科的多科性金融院校。是全國第壹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第二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是安徽省重點大學。學校位於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由三個校區組成。龍湖東校區和龍湖西校區位於風景秀麗的4A風景區紫龍湖畔,占地面積1,521畝,建築面積701,000平方米,藏書近1.8萬冊,電子圖書52萬冊,各種中外文期刊65440種。有完善的計算機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實驗室、語音室、健身房、遊泳池、室外運動場等教學體育設施,有公寓化管理的學生公寓。他們學習條件好,生活環境優雅,先後獲得“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安徽省大學生公寓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改革開放以來,學校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辦學水平;堅持教學的中心地位,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學科建設為主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確保教學質量持續提高;堅持育人為本,踐行“誠實博學、知行合壹”的校訓,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堅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立足安徽,面向全國,為區域和行業發展做出貢獻;堅持發揮優勢,突出辦學特色,進壹步提升核心競爭力。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學校有13個學院,2個教學部,3個直屬研究機構,10個融合高校的研究機構,40個本科專業,2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3個專業學位授予點: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學碩士(JM)、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高校教師。擁有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4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國家特色專業3個,省級教改示範專業4個,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精品課程22門。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為適應社會需求,學校開辟了多渠道、多層次的辦學形式,改變了普通本科制度的單壹形式,實行了研究生、普通本科院校、函授、夜大、幹部研修生、自學考試等多形式、多層次的培養體系。學校面向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全日制本科生65438人,碩士生978人。自成立以來,* * *已向社會輸送超過65438+萬名畢業生。在過去的50年裏,學校的教師隊伍壹直在壯大。目前,我校專任教師1070人,其中教授115人,副教授335人。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9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安徽省名師5人,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7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3人,安徽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6人。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經常舉辦全國性的經濟管理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講學、講學,向日本、美國、意大利、德國、法國、加拿大、英國、奧地利、瑞士、丹麥、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家和港澳臺省派出教師,積極促進與國內外高校的交流。在抓教育質量的基礎上,學校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壹系列成果。2004年以來,學校承擔科研項目551項,其中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項目等國家級項目40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00余篇,科研著作84部;獲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30項;組織校外專家為本科生舉辦175學術報告會。學術期刊《財貿研究》成為2008-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結果為優秀。根據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研究所武書連、呂佳、郭士林對2008年中國大學的評估,我校在全國451所開設經濟學專業的高校中排名第45位。在全國572所開設管理專業的高校中,我校排名第83位。改革開放30年來,學校各項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新的世紀裏,學校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秉承“誠實博學、知行合壹”的校訓精神,吸取傳統商業文化的精華,傳承徽商文化和淮河文化的底蘊,順應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始終堅持辦學特色,立足安徽,面向全國。 為地區和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同類院校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省內壹流、國內外知名的經濟管理學科。 學校學科和專業設置如下:(1)授予碩士學位的學科:應用經濟學碩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含10兩個學科點:產業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金融學、國際貿易、勞動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管理學碩士授權壹級學科(含會計學、企業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管理學四個二級學科點)。14授予2個學科(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民商法、經濟法、國際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美術學、專史、農業經濟管理、社會保障、情報學)碩士學位,授予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學碩士3個專業碩士學位。(2)本科專業: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金融學、貿易經濟、保險、金融工程、稅務、投資學、法學、國際政治、漢語言文學、英語、新聞學、廣告學、繪畫、藝術設計、動畫、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審計、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國際商務、行政管理、公共企業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工商管理、法學。(3)7個省級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國際貿易、財政學、金融學、企業管理。3個國家級專業建設點: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與金融。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金融四個省級教改示範專業。
上一篇:壹個企業靠什麽來維持自己的輝煌和基業長青?下一篇:求實、創新、團結、高效!企業精神,說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