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為伊安買單,伊安屬於誰?反思伊安技術--伊安債務管理失敗的案例分析。伊安悲劇終於形成了。在中國證監會8.98億元的巨額罰單和媒體的猛烈追逐下,幾乎失去了生存的希望。這個由110億元巨額資本形成的龐大身軀轟然倒塌,它被判了死刑。所以,無論是健康的肌肉,還是它上面的惡性腫瘤,都會在瞬間煙消雲散!真正熟悉義安內情的人都知道,義安是被中國的改革大潮推上了頂峰,然後又被甩到了谷底。億安集團,壹個由豪華管理團隊打造的企業品牌,超過6543.8+000億元的資金和投資人的投入,曾經閃耀著神秘的光環!但是,她的起源、成長、衰落,再從天使到藍臉獠牙的“黑村”,有壹種常人不太明白的邏輯。麥卡洛發跡,依托中國經濟改革和中國國有資本社會化管理的大趨勢,迅速形成局面。五年時間,設立11億元,難以協調,導致項目中斷。37層的怡安廣場不僅是提升廣州形象的重大項目,也是怡安集團的標誌性建築。怡安廣場是怡安集團實際運營的大型項目,也是對怡安集團管理能力的壹次驗證。無論是廣州廣園東路、江門1973公路、怡安廣場、廣州大物流貨場的直接合作,還是揚州萬燕、揚州電動車、江門萬燕集團、花地明珠酒店等的間接合作,,依安主要是配合政府。應該說,伊安的產生和發展依賴於不同的政府機構。怡安集團之所以能夠得到廣州市政府和相關銀行的支持,是因為怡安投資了大量的城市項目,為廣州的城市和經濟建設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應該說,億安集團是民營企業投資市政工程建設的先行者。總體來看,廣州給怡安集團提供的外部環境是比較好的,客觀上促進了怡安集團的快速發展。據怡安集團壹些高層管理人員分析,如果沒有發生“怡安科技”事件,這些項目本來是可以順利運行的。但易安太依賴政府和政策,它的興衰與政策和政府密切相關。如果操作不當,尤其是政府機構的人事變動,會有巨大的政策風險。伊安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國家銀行,這是由負債形成的資產,實際上屬於國家資產。如果易安集團的資產作為不良資產處置,其價值將大幅降低,對發放貸款的銀行造成直接損失。依安的項目多為國計民生項目,這些項目多為非常好的項目。怡安集團為廣州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很多行為帶有社會性質。分析依安現象,不能脫離廣州的社會環境。因此,政府和司法機關應從保護國家財產和股東利益的角度,盡力保全怡安集團的資產,盡力維護怡安集團的生存和發展,使怡安集團承建的城市工程項目能夠有壹個好的結局。對於易安集團較為成熟的項目,盡量采取政府收購的方式,以實現資產保值。易安集團的主要經營項目都是和政府在壹起,易安集團賬面虧損較大(約6億元)。因為這些經營項目大多是爛尾項目,很難定義為真正的虧損。其實,依安重大項目的運行狀態並沒有某些媒體說的那麽差,大部分項目都度過了最艱難的啟動期。在我們的經濟環境中,不存在純粹的經濟現象。易安現象本身屬於壹種社會現象,有體制機制原因,也有文化原因。億安雖然是民營企業,但主要的經營資源和載體是政府,它的倒閉是社會成本的損失。從社會成本的角度來看,是摧毀易安的成本更高,還是改造易安的成本更高?在我看來,易安集團既有其產生的原因,也有其存在的理由。易安集團雖然存在嚴重違規甚至犯罪事件,但畢竟是個人犯罪,公司本身也從未做出過違法決策。因為個人犯罪導致企業倒閉是可悲的,所以應該合理界定個人犯罪與公司管理的關系,在處理個人犯罪的同時不能破壞企業的正常運轉。有關部門在處理億安科技案(億安集團主要高管同時被監視居住,後大部分被釋放)時采取的措施,未能照顧到某大型企業集團的正常經營秩序,造成企業損失較大。懲罰怡安真正虧損的是銀行、政府和股東。粗略估算,其損失約為10 ~ 15億元。如果易安集團能與國家、政府、銀行、國家監管部門溝通,有望緩解易安集團的壓力。只要易安存在,冤有頭,債有主,損失總能減少到壹定程度;如果易安消失了,壹切都失去了責任承擔者,損失更大。怡安集團16高管被抓後,我立即到北京聯系相關部門、知名企業家和學界,探討挽救局面的策略,得到了積極的回應。證監會相關領導也表示:希望易安集團能與政府、銀行等各方溝通,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采取積極的態度應對危機。至於易安科技案的處罰,完全是依法依規,不存在不清不楚的背景。壹些著名企業家甚至伸出援手,願意幫助怡安走出困境,但沒有得到怡安集團負責人的積極回應。對“易安科技”的反思“易安科技”是羅成命運的生死結。壹度成為解開易安管理層惡性循環的鑰匙,成為懸在羅成頭上的絞索。壹方面,“伊安科技”成為羅成生存的救命稻草,確實是解決羅成編織的產業鏈完全脫離負面運作的好辦法;另壹方面,“伊安科技”已經成為伊安集團的良好品牌和無形資產。如果羅成有足夠的理智和智慧,他本可以借此機會盤活企業,應該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本來對於正常企業來說,股市融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企業要有效合理地發揮金融資本的作用,實實在在地發展產業。然而,羅成聽信了“師爺”的計劃,把在股市裏籌集的資金投入股市“跟村”,壹單接壹單地虧損,最後無法自拔。麥卡洛沒能通過股市融資解決自己企業的根本問題,反而被套牢在股市裏,成為別人“運作資本”的工具。“易安科技”壹案早有定論,但“易安科技”對中國股市的意義遠大於對羅成的意義。現在,讓我們把“易安科技”案的“死棋”還原到當年的真實環境中,我們會有更多的理解。“易安科技”(0008)股票壹度從0998年8月的65438+5.6元漲到2000年2月的126.31元,漲幅達21.5倍,被譽為中國股市神話,“易安科技”成為中國股市神話。其實在易安科技全球沖到70元的時候,我們就聽到管理層有人公開叫好,認為易安科技的活躍給平淡的滬深股市帶來了刺激;與此同時,許多媒體為此歡呼雀躍。2000年2月5日10: 03,伊安科技股票突破百元,當地眾多股民集體起立鼓掌。從這裏開始,1億元帶來的高科技股高市盈率,將削弱甚至打消本土高科技企業尋求海外上市,轉向本土資本市場融資的意圖。在股市起步階段,沒有莊股份的推動,股市的發展會非常艱難。據有關資料顯示,在伊安科技上市之前,中國的證券公司存在嚴重的違法行為。500多家券商,除了少數,都有挪用客戶委托資金的情況;都有偷賣客戶委托的股票;銀行資金全部被拆——金額達到近4000億元。這是多大的金融風險?易安科技崛起,市場壹蹶不振,“國民”被套的壞賬壹夜之間全部解決,多年的垃圾股變廢為寶。當然,這個市場確實沒有失敗的英雄。所以那些年勇敢加入的師傅們壹直在往人身上扔石頭洗手。壹些理性的人事訴求對於股票評估,應該對易安科技這個中國第壹個股改後的百元股更加公平。有股評人甚至說,伊安科技是中國股市支撐市場的客觀需求,現在卻要“殺驢”了。至於非法操縱股價,對個人來說更是違法。事實上,在1997-2000期間,中國股市已經有超過100家公司被查出違規,占上市公司總數的10%,不知道還有多少還在黑箱裏。來自深圳的調查顯示,深交所自1998 12以來,特別是1999四季度,多次向證監會報告易安科技股價異常波動情況,並於2000年向證監會提交了《易安科技股票交易嚴重異常專項調查報告》。2000年,深交所通過實時監控發現異常股票476只,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易安科技、中科創業、ST海虹、ST深華源等17只交易嚴重異常股票的19份專項調查報告。但從深圳的報道來看,證券監管部門對“易安科技”違規事件的處理滯後、無力,導致調查久拖不決,使得操縱者心平氣和地圈錢。股民看到自己的股價超過100元,監管部門不說話,就誤把異常當成正常,結果壹個個被套牢。於是有人問,在連散戶都能看出不正常的情況下,負責市場監管的部門為什麽不果斷暫停易安科技交易,切斷非法收益的變現途徑?在此期間,不明真相誤上船的投資者的利益誰來保護?2003年3月26日,怡安科技案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5名股價操縱嫌疑人出庭後,對媒體有些失望。人們很難從操縱股價的5名嫌疑人身上找到“黑村”的影子,也談不上“神通廣大”。他們的壹致辯護是否認個人犯罪,宣布億安股價操縱案屬於“公司行為”。法律往往是壹種特殊的判斷,即對某壹過程行為本身的判斷,而不是作出完全的判斷。雖然嫌疑人可以描述足夠多的前因後果,但這超出了法律判斷的範圍。五名嫌疑人可能不是股價操縱案的真正操作者,也不是股價操縱案的受益者,但他們逃不掉犯罪過程的記錄,逃不掉法律責任。他們的背後,是無數直接受傷的投資人!人們不難看出,怡安科技案既不是羅成的獨角戲,也不是怡安科技的獨角戲。資本市場監管是壹個博弈過程;資本市場的規範從來都是壹個從不規範到規範的過程,完美的市場是不存在的。證券市場只能在發展中規範,不能在重建中規範。規範的行為對投資者來說是壹種約束,也是壹種博弈。天上人間,羅成壹不留神成了主人;天滅了羅成,羅成瞬間名聲大噪。而且前面和後面是因果關系,前面的成功導致後面的失敗。如果要描述中國股市的發展史,易安科技無疑會成為濃墨重彩的壹筆,羅成也將成為其中的標誌性人物之壹。我們無意為黑莊辯護,只是希望在認識問題上更加公正理性。
上一篇:公司債券有風險嗎?下一篇:如何避開就業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