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現在很多用人單位為了降低成本,不願意給應聘者高薪,但是又很難吸引很多求職者來面試,所以會采用“給假工作”的招聘方式,把職位定的太高,吸引應聘者自動“上鉤”。新招:如果求職者對企業不了解,為什麽不去這家企業待幾天,了解壹下情況再簽勞動合同呢?如果求職者是在人才市場面試,最好觀察壹下其他應聘者與用人單位的信息交流,從側面掌握其具體情況,防止弄虛作假。
陷阱二,空頭承諾大招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來自農村的劉明覺得面試普通員工應該沒什麽問題。他在人才市場看到壹家物業管理公司招聘物業代表,就去面試了,月薪2500元也符合自己的預估。他到公司上班後才發現,說白了,物業代表其實是個不穿保安服的保安。劉明安慰自己,踏上兩條船,然後去找。關鍵是月薪還不錯。然而,直到發了工資我才知道。說白了,月薪2500,其實就是每天工作12小時,每月只休息兩天,工資總額加上其他加班時間。如果沒有加班,工資是政府部門規定的最低工資。
分析: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很難找到操作工,尤其是保安、搬運工等壹線工人。所以,用人單位給這個普通的技術工種起了個好聽的名字。比如物業管理公司的保安叫“物業代表”,餐廳的服務員叫“高級客服”,檢票員叫“客戶代表”。雖然工作內容沒有改變,但是從標題上改變了求職者對壹般技術工作的反感和厭惡,讓不了解的求職者會錯意,浪費時間和精力。
出新招:求職者在找工作時,需要詳細了解用人單位面試職位的技術工種和薪資構成,不要被用人單位含糊其辭的回應所拒絕,也不要被招聘公司宣傳的“高薪”所誘惑。
陷阱三,誇妳戴高帽。嘉祥是壹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的時候,因為自己不夠標準,被幾家家用單位拒絕了。就在他猶豫的時候,被某保險行業的管理層詳細介紹到了壹個招聘攤位,車險公司的總監對他進行了面試。導演對保險業大好形勢的熱情贊揚和分析,讓嘉祥壹掃之前的不快。主任還承諾,壹進企業就當“經理”。但嘉祥進入企業後才知道,基本上每個人的宣傳冊上都是所謂的“經理”,而他的“銷售總監”職位其實就是壹個業務員,底薪只有幾百元,靠拉人才可以拿高薪。
分析:求職者想找到壹個好公司並不容易。在招聘中,用人單位通常利用求職者的急躁和虛榮心,以給求職者“戴高帽”的形式進行招聘。出新招: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有標準,喜歡,在工作中嘗試接受挑戰是可以的,但如果不了解,興趣不大,無論用人單位有多急切,多真誠,都需要深思熟慮。面試相應職位時,不要自大。如果被用人單位表揚了,就輕率地同意壹頂“高帽子”,避免吃力不討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