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全球3000多家“隱形冠軍”企業,有幾家在德國?

全球3000多家“隱形冠軍”企業,有幾家在德國?

說起“德國制造”,大多數人豎起大拇指都會想到西門子、寶馬、奔馳的logo。

但不為人知的是,妳抽的煙,買的成品魚,看演出時的舞臺幕布,都是德國企業生產的。

豪尼是全球唯壹能提供整套卷煙生產系統的企業,占據高速卷煙機械市場90%以上的份額。

全球唯壹的大型舞臺幕布制造商Gerriets的市場份額為100%。

伸縮狗鏈制造商Flexi占據了全球80%的市場份額。

有許多德國公司主導著全球市場,如魚加工工具制造商巴達,機場行李車制造商王中,等等。雖然名字不同,但他們有壹個共同的稱號——“隱形冠軍”企業。

這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大多不是最終用途的消費品,壹般不為大眾所知,所謂的“隱形”已經出現,但他們已經成為全球市場上真正的“冠軍”。

什麽是“隱形冠軍”企業?

“‘隱形冠軍’企業是指在某個細分市場絕對領先,在自己的領域已經躋身世界前三,但年銷售額不超過50億美元,公眾認知度相對較低的企業。”世界著名管理學者、理論提出者赫爾曼·西蒙6月110在江蘇太倉舉辦的首屆隱形冠軍俱樂部上總結道。

根據西蒙的調查統計,全球“隱形冠軍”企業超過3000家,僅德國就超過1.3萬家,日本次之,中國只有68家。

我們不禁要問,“隱形冠軍”企業很重要嗎?他們是什麽樣的企業?

這要從中德兩國的國民經濟特點說起。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出口都是大企業做的,但有兩個例外,就是中國和德國。在中國,68%的企業是2000人以下的企業,德國企業占90%以上。

也就是說,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中德出口貿易的中堅力量和中堅力量。因此,“隱形冠軍”企業的數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些‘隱形冠軍’實際上是德國經濟的支柱。德國雖然有好的大企業,但真正有實力的還是中小企業。”德國駐上海領事館副總領事克勞迪婭·斯帕爾(Claudia Spahl)告訴中新社記者,中國是直通車。這些企業維系著德國的產能和生產基礎,是德國經濟的刺刀。

“隱形冠軍”企業的幾個特點使其對國民經濟至關重要。

“隱形冠軍”企業精耕細作某個細分行業,就像本文開頭提到的狗鏈制造商Flexi,專註於研發可伸縮狗鏈。專註精力必然精益求精。“隱形冠軍”企業通過不斷創新和滿足市場需求來提高產品質量和顧客滿意度,開拓全球市場。

“隱形冠軍”企業勇於投入創新,研發支出是普通企業的兩倍,達到營業收入的6%;他們獲得的專利數量是人均30件,是大企業的5倍。

敢於創新,敢於投入,讓“隱形冠軍”企業擁有獨特的產品和技術,進而掌握市場定價權。所以他們的產品利潤也很高,是壹般企業的兩倍以上。

此外,這些企業都是高績效組織,願意在培訓員工方面投入巨資,因此每年的離職率平均低至2.7%,企業的平均任期達到20年,是大企業的3倍。

創始人西蒙認為,“隱形冠軍”企業可以成為全球中型企業的戰略模式,特別是在中國和德國等中小企業占絕對比例的國家,應該努力培育這樣的企業,它們為所有公司提供了如何增長、如何創造就業和如何創新的寶貴經驗。

培養中國的“隱形冠軍”

縱觀歐美制造業強國的發展路徑,大型跨國公司的表現令人羨慕,但無數中小企業才是其持續國際競爭力和不間斷經濟動力的核心。

就中國制造而言,不斷受到生產技術瓶頸、勞動力成本上升、能源環境矛盾、海外貿易壁壘的困擾。如何實現作為制造業基石的中國制造,尤其是眾多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

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培育和成長經驗或許值得借鑒。西蒙告訴記者,要培養中國的“隱形冠軍”,企業和政府都要參與。

對於中國企業,西蒙在業務層面采取了四項舉措:

宏偉的目標。企業要有遠大的目標,極端的野心,註重效率增長,在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

專註於重點。專註於狹窄的市場,專註於價值鏈中的壹個環節,做這個領域的專家,做壹流的企業;

全球營銷。在市場細分下,企業只有把市場拓展到全球,把對產品的專註和全球銷售結合起來,才能做強做大;

不斷創新,貼近市場和客戶。中國制造業的傳統是以低價取勝。然而,隨著人力資源等各種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來自越南和印度等低成本國家的競爭,中國制造業的未來競爭力在於其投資研發、改善產品服務和打造品牌的意願。

此外,中國要想產生更多的“隱形冠軍”企業,在全球貿易中勝出,政府還應該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保護知識產權。中國創新的國際化程度和R&D能力仍然較低。中國企業應加大在R&D的投資,以創新產品提高利潤;同時,中國政府也應該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保護創新。

發展制造業。“隱形冠軍”企業必然誕生在制造業基礎非常雄厚的國家。英美等國家壹直有很多服務型企業,所以金融危機受挫嚴重。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雖然決心重振本國制造業,但為時已晚。

西蒙建議,中國未來的發展應該專註於捍衛其制造業,不應放棄。

其實在中國也有壹個這樣的地方,這裏聚集了近40家各自行業的全球“隱形冠軍”企業。

這個城市是江蘇太倉。如果不是特別關註,很難想象在這座安逸舒適的江南縣級城市,有這麽多極具競爭力的德國“隱形冠軍”企業。

從1993第壹家德國企業Kern-Ribes進入太倉,到2017,太倉的德資企業已經超過280家。由此,太倉也被稱為“中國德企之鄉”。

“德國‘隱形冠軍’企業的聚集,不僅給太倉帶來了就業、稅收等明顯的效益,也深刻影響著當地企業的發展方式和經營理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太倉市委書記沈密告訴我。

  • 上一篇:天等的自然資源
  • 下一篇:事件管理流程的管理步驟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