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如何做好小額信貸風險控制

如何做好小額信貸風險控制

壹、信用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風險管理意識薄弱

貸款發放中未嚴格執行信貸發放操作規程,貸款發放控制不嚴。壹般是自上而下,先取得上級的貸款意向,再逐級辦理,讓基層信用社的信貸人員誤以為既然上級有貸款意向,我們就跟著走。這種逆向的程序操作,使得相當壹部分信貸經理風險意識淡薄,甚至會在第壹手調查材料中出現虛假、失實、隱瞞等瑕疵。

2.抵押貸款僅僅是壹種形式。

目前,農村信用社除了向小農戶發放信用貸款外,壹般采取擔保和抵押貸款的方式來防範信用風險。但在實踐中存在以下問題:壹是抵押物價值過高或主管部門認可的權利價值比例過高。目前,由於利益的趨勢,壹些評估公司不是按照客戶的實際市值來評估客戶的資產,而是按照客戶的要求來評估,評估價格嚴重不準確。當借款人的第壹還款來源不足以處置抵押物時,其變現價值不足以覆蓋貸款本息,有的甚至要支付昂貴的資產保全和執行費用;

3.貸款管理不善,內部控制系統薄弱。

壹是貸前調查不夠深入,對借款人第壹還款來源的分析不準確,重視不夠,片面重視第二還款來源(即貸款抵押物的變現)。二是忽視了貸後管理,重演了輕催收、輕管理的管理思路。由於貸款數量多,金額小,信貸員在農村信用社沒有實行客戶經理制。有些大額貸款發放後無人理會,不了解借款人的經營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壹旦貸款形成風險,就不能及時發現和防範。三是信用社崗位之間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比如,考官在行使考試職權時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

4.不良資產處置滯後,貸款問責不力。

對於已經形成的不良資產,由於缺乏及時、全面的預警信息,處置難度較大,催收貸款成本過高。雖然資產保全部門努力多渠道盤活催收,但由於農村資產流動性差,執行難度大,結果是本息難以還清。由於不良資產形成的原因沒有劃分和認定,對違規責任人的問責沒有嚴格懲處,有的只是簡單的經濟處罰,沒有采取行政或法律措施進行處理,有的根本沒有追究責任,導致責任不清。此外,信貸經理頻繁調動,繼任者不理舊賬,問責形同虛設。

二、信貸風險防範建議:

1.強化信用風險管理理念

信貸風險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信貸人員在貸款業務操作過程中必須堅持原則,每季度定期組織各類信貸培訓,提高信貸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道德修養,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金融法律法規學習、崗位技能培訓和業務學習。信用社新舊業務章程的建立和完善是壹個漸進的過程,高素質的信貸人員可以彌補管理制度的不足。完善自我約束機制,制定嚴格科學的風險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內部風險防範體系,及時掌握信用風險狀況。要制定信貸業務培訓計劃和考核獎懲措施,把學習業務知識和技能的要求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有效防範和化解信貸風險。

2.堅持市場定位,服務三農。

農村信用社在信貸投入上要始終堅持“三農”原則,更新思想觀念,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創新支農服務水平,占領和鞏固農村陣地。在繼續支持小農戶貸款的同時,加大對民營大戶、專業大戶等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龍頭企業壹頭連著千家企業,壹頭連著廣闊的市場,是農業產業化鏈條中非常重要的關鍵環節,是農村信用社貸款收入的“主陣地”。做好這項工作,對農村信用社未來發展,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提高內在抗風險能力具有戰略意義。

3.加強信貸管理,規範信貸業務操作流程。

壹是全面推行信貸項目責任制,將每筆貸款的發放和回收全環節的責任劃分給信貸經營主要負責人和信貸經營崗位負責人。這個責任不受我調離崗位的影響,是終身負責制。形成信用風險的,按此責任追究。按照貸審分離的原則,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後檢查的職能分為貸後調查崗、貸中審查崗、貸中審批崗、貸中監督崗、貸中檢查崗。根據崗位的責權利,合理確定各崗位應承擔的責任。崗位貸款決策行為不完善的,由合並後的崗位承擔,損失可由信用社主任、貸款負責人、信貸員、審查人員賠償。對委任審查員的信貸管理工作進行量化評估。認真落實委任審查員信用監督管理制度,切實提高委任審查員質量,量化考核委任審查員信用管理。包括貸款人必備資料的審查和監督,貸款方式、期限、利率的審查和監督,貸款程序的審查和監督,貸款責任落實的審查和監督,信貸檔案的歸檔和保管。

4.建立農民信用檔案制度,加強後續監管。

針對農村信用社人員面廣、借款人信息不全等缺點,組織力量對轄區內的村集體經濟情況、村民家庭收入、信用等級等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分步實施、易於操作的授信收、提款方案。同時,為了有效化解貸款風險,做好跟蹤監督工作,保證信貸資金的及時合理使用是重要的壹步。在內容上,要跟蹤監督信貸資金的使用和流向,主動掌握客戶的資金和生產經營狀況,深入客戶了解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率,合理分析其還款能力,逐步實現由經濟手段向法律手段的轉變。

5.真實反映貸款占用格局,提高風險識別和預測水平,完善信貸風險預警機制。

壹是繼續完善貸款五級分類體系,明確區分政策性風險,使分類結果真實反映信用風險狀況和成因,為采取針對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據。二是運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識別和衡量貸款的各種風險因素、風險性質和風險程度,是貸前調查和審查的重要內容。風險預測的結果是是否發放貸款、確定貸款期限、控制貸款金額、選擇貸款方式的基本依據。

6.加強不良信貸資產處置和責任追究。

有預警信號的不良信貸資產基本情況已移交資產保全部門,資產保全部門應根據借款合同及時進行資產保全或法律訴訟,依法催收貸款。風險管理部門應根據信貸業務操作過程中各崗位的崗位職責區分責任,對市場風險或違規操作進行定性,確定信貸主體操作負責人與信貸崗位管理負責人的責任分工,然後按照相關規定對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責任賠償和行政處理,直至不良資產執行完畢。同時,對已經形成的不良信貸資產進行新老切斷,通過行政和法律手段采取相關清收措施進行評估,逐步化解和盤活不良信貸資產,提高資產質量。建立清收存量貸款活責任制,嚴格考核獎懲兌現,實現權、責、利有機結合,最大限度降低貸款風險,提高貸款使用效率。

  • 上一篇:日照銀行陽光貸款利率13.5%合理嗎?
  • 下一篇:澳華集團的集團子公司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