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是經營貨幣的企業,它的存在有利於社會資金的籌集和融資。它是金融機構中非常重要的壹員。我們可以看到銀行的業務。壹方面,它通過吸收存款的方式,將社會上閑置的貨幣資金和小額貨幣儲蓄匯集起來,然後以貸款的形式貸給需要補充貨幣的人。在這裏,銀行充當貸款人和借款人之間的中介。另壹方面,銀行為商品生產者和商人辦理貨幣收付和結算,同時也充當支付中介。總之,銀行扮演著信用中介的角色。商業銀行的基本職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創造和金融服務。銀行證券是社會保障的壹部分,是社會保障行業的壹個分支。就預防手段而言,它包括三類:人為預防、實體(物質)預防和技術預防。技術防範是20世紀80年代在銀行安全防範領域采用現代電子報警等科學技術逐步形成的壹種新的防範措施。
銀行安全技術防範系統是壹個具有檢測、延遲、響應等綜合功能的信息技術網絡,它將具有防入侵、防盜、防搶劫、防破壞功能的專用設備、軟件等子系統有效地結合成壹個有機整體。銀行的盈利渠道有貸款、銀行保險、理財基金產品銷售、金融設備銷售、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盈利、套期保值業務、票據業務等。國內大部分銀行的盈利比例為:貸款30%,銀行保險10%,理財基金產品銷售10%,金融工具銷售5%,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30%,對沖業務5%,票據業務10%等。外資銀行利潤比例為:貸款15%,銀行保險15%,理財基金產品銷售15%,金融工具銷售10%,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利潤35%,對沖業務5%,票據業務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