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勢頭良好。
塔吊劃破天空,轟鳴的機器聲和飛揚的塵土...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二期,深圳富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投資38億元的藍寶石水晶項目正在建設中,壹座座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項目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6543.8+02億元,稅收6543.8+05億元。該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企業原本並不打算在梅州投資,因為市委書記李佳三個月內十余次到深圳進行企業工作,企業最終被真情打動,最終入駐園區。
“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是市委市政府今年要打的“三大攻堅戰”之首。黨政壹把手親自抓,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招商引資的意見》和《梅州市鼓勵外商投資優惠辦法》,建立服務平臺,優化整合專業招商團隊,主動作為,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突出產業鏈招商、主題招商、以商招商,大力實施鄉賢“返鄉創業工程”,著力引進壹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高環保低排放甚至零汙染的企業,切實提高招商質量和效益,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作為梅州招商引資的主戰場,今年6月被確定為全省十大重點園區之壹,招商引資勢頭良好。成功引進中國王源新能源、紫晶光電、五羊摩托、三壹重工、科倫藥業等8個投資超過6543.8+0億元的大項目。碧桂園、海航集團等國內500強企業已進駐梅州,參與園區開發建設。近日,廣盛公司與梅州加強合作,在園區建設“中國南方稀土科技城”。目前* * *建設合作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將有壹批大型企業和稀土高科技項目落戶。截至目前,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園(南區、北區)入駐企業132家,計劃投資233.5億元,投產企業81家。
工業園區實現“擴能提檔”
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壹座建築面積12900平方米的商務中心已進駐銀行、電信、移動營業廳、超市、服裝店、網吧、小吃店等。在占地3.7萬平方米的創業廣場,籃球場、足球場、室外舞臺、徒步綠道為員工提供了優美的文體活動場所。擁有眾多工廠的工業園區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為提升園區配套服務功能和承載能力,我市不斷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壹步擴大園區規模、提升園區檔次,全力推進二期征地拆遷和場地平整,打通園區發展框架。今年6-7月期間,征地4800多畝,二期工程同步平整1,000多畝。同時,繼續完善園區配套功能,加快園區商務中心、新水廠、新梅江大橋、變電站等重點項目建設;並吸引知名企業碧桂園入駐,建設壹批星級酒店、商務辦公、生活社區等優質配套服務項目。
園區建設過程中,市政府專門成立了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化運作,充分發揮省產業轉移競爭性扶持基金6543.8+0億元和廣州* * *建設基金的放大效應,三年投入25.38億元開發建設,園區建成區達到7.26平方公裏,二期4.5平方公裏開發正在加快推進。
打造產業“集群轉移”新模式
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年產40萬噸珠江啤酒梅州生產基地已經開工建設。珠江啤酒以“總部+制造基地”的形式,壹期計劃投資2.27億元,將位於市區的梅州公司搬遷至園區,擴建為粵東啤酒釀造中心。主要的釀造設備將從廣州總部遷來。還有壹個五羊摩托車項目,計劃投資30.5億元,主要生產摩托車及配件。壹期主要生產助力車、自行車、電動車。這種系統化、壹體化的整體轉移得到了黃華華省長的高度贊揚,他說“這種產業集群轉移的新模式是真正的產業轉移,是徹底的產業轉移”。
此外,中國王源集團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五屆客家高峰論壇上正式簽約,計劃在梅州投資200億元生產新能源動力電池和電動環保汽車,並帶動超過10家配套廠商入駐產業園。
為加快實現工業園區產業集聚,我市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實施“雙轉移”戰略的機遇,加強產業培育“對接”。比如,依托廣州汽車產業優勢,積極支持和引導梅州本地企業廣東華強公司與廣汽集團優勢資金和技術對接,實現互補對接、合作共贏,探索“華強模式”。今年初,我市成功引進廣西柳州五菱汽車有限公司重組梅州齒輪廠,成立廣東劉玲洪通實業有限公司,並計劃投資5億元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螺旋錐齒輪生產基地,進壹步提升產能,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實現做大做強的目標。
目前,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的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現。以汽車零部件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以通信設備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為重點的新興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